分享

向古人学教育

 芦苇片语馆藏 2013-03-20

这几年我的教育理想坚持得很不易,前后迫于现实压力放弃了两次实践的机会。10年末,我在放弃了一所幼儿园后,进了家人安排的单位。所幸工作很清闲,这两年多来读了不少古代教育文献,从中获益良多。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我仍不会放弃理想。《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在左右不了外在的情况下,我只能不断自我修养。

教育目的

谈论教育,首先要说到教育的目的。

现行教育是为经济和政治服务,学校以学生就业率为目标,家庭也是以谋一份好饭碗为期待。虽然不堪,但也无可厚非。清代学者陆世仪说:“家庭之教,又必原于朝廷之教。朝廷之教以道德则家庭之教亦以道德;朝廷之教以名利,则家庭之教以名利”,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很难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在古人看来这样的教育只是小人之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

古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人”,倡导“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大学》)的大学之教。“大人”是内圣外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是“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张载)。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名声,取利禄而已”。古人求学立志为先,成圣成贤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目的。从小学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大学章句?序》)起,便是为成就“大人之学”,“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朱熹《小学?原序》)。

虽然在今天不能不考虑到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是人生的内涵毕竟不仅仅只是穿衣吃饭,教育是需要有超越的眼光和终极的价值。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可以也应该给学生授谋生之业,但也要注重传“大学之道”,解纷繁人生之惑。“生命”,不仅要“生”存,更要知天“命”。《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就是让人生与天命合一,使人“顾諟天之明命”(《尚书》)。

教育内容

我们常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但事实是智育压倒一切,教育的最高成果是造就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只会追逐分数与利益的人,是谈不上有智慧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12字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古人无论是学习六艺、六经、或是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乃至技艺方术等等,根都是在“道德仁”上。如果仅仅是掌握一些技艺本领,那只算 “术”,充其量也只能做一个匠人。孔子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扎根“道德仁”,是为人所鄙弃的“小人”。《老子》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今天我们即使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也至少需要学习“礼”,“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记》),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规矩。

我国历史悠远,没有先人的智慧又何以让文明绵延至今?而且几千年来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无论是“易”的“絜静精微”(《礼记?经解》),“道”的“玄之又玄”(《道德经》),还是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古人在千年前的智慧就令后人叹为观止。正是从古人的智慧土壤中,才开出了灿烂悠远的中华文明之花。

“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人的六艺之学,其中“射”“御”中可窥见古代体育的风貌。孔子本人即是勇武有力之士,并非文弱书生。古代体育不仅有身育,更有心育的内涵。《礼记》中说:“射者,仁之道也”“以立德行者,莫若射”。古人有春秋行“乡射礼”之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此种深蕴礼乐精神的体育又岂是今天的体育可比?

美育,广义上讲就是“艺术教育”。今天的学校,美育是指一周几节音乐美术课,而古人的美育是贯穿生活、化进心灵的。古人说:“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史记》上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便是艺术化教育的大家。孔子的教育情趣横生,《论语》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场景:一天孔子和四个弟子围坐一起交流,而曾皙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弹琴。《礼记?王制》中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宋代程颐说:“古自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有文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威仪以养其四体,歌舞以养其血气,义理以养其心”,可见古人的教育充满艺术之美。

今天的学生在劳育方面尤为欠缺,而古人非常注重“习劳”。童蒙初学就要学习洒扫,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就列有“洒扫涓洁”一章。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贵族子弟,习劳是古人强调的必备品德。曾国藩就曾在家书中说:“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古人之教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与“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包含着古人的全面素质教育,“六经”则是古人的经典教育。“六艺”可以随时代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六经”却是需要历代传承的经典。就教育内容来讲,今天的教育轻视经典,不注重文化的传承,教材不断地改换,连教材内的文章都可以随意删改,而古人却强调学习先王之教,孔子更是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教育不仅只是狭隘的为自我实现,同时负有传承文化、整理文化、创新文化的社会责任。“六经”是我们民族的圣经,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马一浮说“国学者,六艺之学也”(此处六艺即指六经),不学习“六经”的教育不能算中国教育。

古代教育,除了“四教”(诗书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外,《论语》中还记载有“孔子四教”(文行忠信)。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注重人文教育,这点也是今天学校教育所欠缺的。无论是个人的实现,还是人类文明的进程,人文精神才是发展的动力核心,客观的自然与社会知识以及人的机械理性并不能改造现实,只有精神的文明、心灵的觉醒能引领未来。

这里还想特别提到一点,今天的教育者应重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表达,凝聚着深沉的民族生命经验,关于天地人、关于生死与信仰。过去,这样的传统就是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已经和传统渐行渐远。今天我们应该把传统节日尽可能还原,而这样极其生活化的节日文化又特别适合儿童,在无形中是儿童最好的一次文化洗礼。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要得当,需要了解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规律。

《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人凡事讲究本末次第,在教育上以生活和道德教育为本,而学文次之。小学教育中的“洒扫应对进退”中就包含了生活及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更是强调“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而在道德教育中,又以“孝弟”为本,《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次第,是以“六经”为本,宋之后形成了《四书》《五经》的系统。由《四书》《五经》来立好根本,再学习诸子百家和其他经史子集。《三字经》中就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朱熹在《答陈师德书》中说:“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学习要讲究循序渐进,同时也要“熟读精思”(《朱子读书法》)。读一本书、学习一门课程都要深入,不能浮光掠影般浅尝而止。而今天学校教育中课程安排得太细太密,不利于达成这样的效果,古人的教育却有集中教育和综合教育的特点。清代陈芳生的《训蒙条例》说:“量资授读,期于精熟明透。约而抉其要,贤于荒泛什百”。《诗经》便是综合教育的代表,它既是语文教育又是美育德育智育。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中庸》中说“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为学重“博学”,还重“一门深入”。“博学”是奠定基础,“一门深入”则是修学的造诣,并且在深入中才能“虚心涵泳”(《朱子读书法》)窥见“玄之又玄”的大道,从而一通百通。

尤其需注意的是,汉字有不同于英语的特殊性。汉字是象形文字,教学方式应和英语不同。古人教“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我们现在至少可以用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的方法,把小篆和楷书(正体)同时让学生了解。小篆在汉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从中感受到早期图画文字中的文化内涵。汉字不仅仅是文字符号,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和命脉,在教育中要凸显出文化价值。而且汉字的图画性特点适合于幼儿,不必拘泥于幼儿不宜学识字的说法。此外汉字有“音义形”三部分,听说读写的顺序也应和英语不同。古人是先听说、然后读、写,识字和写字也不同步,识字有“三百千”作教材,写字常按照“上大人孔已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 八九子……”这样的顺序。总之,汉字教学要建立在对汉字特点的研究认识上。

教育对象,按年龄有教育的次第。童蒙主要进行生活、道德教育及识字、声韵、常识教育,教材通常是“三百千”及《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和其他韵语类蒙学读物;小学主要是训诂句读和用吟诵的方式熟记经典,用故事和礼乐陶冶身心,稍后要学习属对和作诗作文,此外还学习六艺和洒扫应对进退;小学时简单讲说经典,大学时正式开讲经典的义理,学习“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书院教育中,师生在万卷书中坐而论道,亦师亦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读万卷书之后,要行万里路,游学参访,广结志士,“博学无方”(《礼记》);“四十始仕”(《礼记》),“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清代崔学古在其《幼训》中说:“昔谓教子弟,不必躐等,当知循序,不必性急于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

对同样年龄层的学生,讲究“因材施教”。不仅是教学内容上对不同学生有不同侧重,而且在教学进度上也不要求统一。古代私塾常采取小班混领模式,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不同的经典,学习进度也根据每个人掌握情况来安排,而且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带教。

根据性别不同,古代教育也有不同。虽然正统教育是男子的天下,但古人对女子的教育也自成系统。清代李新庵在《重订训学良规》中说:“有女弟子从学者,识字读《弟子规》,与男子同。更读《小学》一部,《女四书》一部,看吕式《闺范》一部,勤以讲说,使明大义”。古人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妻也者,亲之主也”(《礼记》),因此在粗通文字后要学习女子“四德”和祭祀的礼仪。虽然女子主内,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教育是对女性的歧视,而是顺应尊重女性的角色。在今天,不可能要求每个女性都做家庭主妇,但可以在孩子最初的三年陪伴其成长,而女性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妇功。

师生情谊

《尚书》中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清代唐彪说:“人之为学,第一在得明师”。清代《训蒙辑要》中更是明白地说:“盖人家一代之兴替,全关子弟;而子弟终身之成败,系于师长。西席一位,并于天地君亲之列,其责任之重为何如哉?”在古代教育中,教师是教育得失的关键。所以古人重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并列。老师,古人又称“西席”,古人尚西,从这个称谓就可见老师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清代学者所撰《称谓录》一书中说:“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礼记?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虽然说师道尊严,但古代师生之间也是情谊笃深。俗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代老师过世时学生要心丧三年。如孔子和他的学生,孔子在世时和学生们情同父子,过世后学生们纷纷守丧三年,子贡更是在墓前结庐守丧六年。清代李新庵说:“再三之义,父师并重,自问此心能与教子无异,则可谓良师矣”“实心教人者,当不仅以塾中为塞责也”,老师同样也要把学生视为己出,不仅在学习,也在生活各方面给予关注和爱护。教育不只是传授学问,更是道的传承,而道的传承不能只靠文字言语,需要在师生相处的语默动静间默默陶化。

清代李新庵的《重订训学良规》中说:“善教者,严气正性,使弟子畏。待如子侄,又使弟子爱至。能使弟子爱,则其益无方矣”。虽然得到学生的敬爱有益进学,但这也得自于老师自身的修养。清代崔学古在《幼训》中指出:“愿为父师者,教子弟,只费自己口舌之烦,讲贯之详,督课之勤,兼以自己持身之庄,出语之正,子弟见之,自然知悚,断不在恐吓责扑间也”。又清代石天基的《训蒙辑要》中说:“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为师者又岂能轻纵放怠,当“言为世则,行为师范”。

为师要“严气正性”,但师生相处仍是和乐融融。在《论语》中“乐”的字眼就出现得非常频繁,开篇即是一片洋洋之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的弟子曾点描绘过这样一副画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王阳明在《训蒙大意》中提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清代王筠的《教童子法中》也说:“观其弟子欢欣鼓舞,侈谈学问者,即知是良师也”。

家庭教育

清代陆世仪《论小学》中说:“教小儿不但是出自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

学校教育虽然重要,但同时需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清代崔学古说:“师傅严于馆,而父兄狎于家,亦为曝函相间”。今天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往往父母的行为是在和学校教育拔河。家庭教育以身教为先,是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最佳场所。父母要修身进德,给孩子最好的身教。清代的《变通小学义塾章程》中说:“近世有力之家,不惜金帛聘请名师,期教程其子弟,而子弟终未见其日有进益者,非必师不善教,实为父兄者,不知积德以培植也”。

古人重家教,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大多都有家范,家谱上也首先记载祖先的家训。有些世家大族每天清晨会在家庙中集合大众,然后击鼓宣读家训家规。《千字文》中说“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家庭教育又以母教为根本。《诗经》开篇即是讲“后妃之德”,周朝八百年基业是和“太姜、太任和太姒”这三个女性分不开的。在汉代刘向的《古烈女传》中就记载有周文王之母“太任”注重胎教的事迹。

谈到家庭教育,《弟子规》是很多家庭的选择。《弟子规》也是我所喜爱并践行的,但我以为它对于小小孩并不适合直接教授,而更应由父母来践行,用身教来教化。在儿童人情略懂、知识渐开后,可以用故事和礼乐来配合《弟子规》教学。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我推荐民国郭家珍所著的《教子要言》。

《教子要言》中说:“对儿童施教,非由家庭担任不为功。而家庭中,尤以儿童之父若母地位最为接近,精神情感最为亲切,责任最为重大,感应功效亦最为深而迅速”。

人们常说古代教育封建、落后,但在我的阅读经验中收获的却是勃勃生机。然而并非说这里所写的就是古代教育的真相,这只是我心中的古代教育而已。我热爱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怀有一分“温情与敬意”(钱穆),我愿意回首向先人学习与致敬。本文所写,也仅仅只是古代教育的一小部分,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的缺失而作的粗浅梳理。

教育始终是我的理想,不管遇到任何阻力,无论是沉默还是行动,我知道我一直在坚持。

我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地在实践中探索华德福教育和中国文化的结合。复兴中国传统教育,再造新一代中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