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自己和世界的不完美|成功|失败|心态

 大漠胡杨968 2013-03-21

接受自己和世界的不完美

 

  对过去的悔恨、对自我不完美的自责和对现实的不满是心灵的重负,让我们扔掉它们,选择接受,轻装上阵!我们这样做,绝不是要回避错误、满足于现状,而恰恰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能量用于创造更好的自我和未来。

  “镇静!镇静!”我恶狠狠地对自己说,“再这样慌乱就全砸了!”十多年前的一天,我站在满满一屋子西装革履、头发花白的人面前,他们中有我的上司、同事和投资人,我穿着雪白的衬衫,扎了领带。我的这个讲演十分重要,如果不成功,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都快到嗓子眼了。

  我并非一个天生容易怯场的人。相反,即使在小学的时候,如果有谁把我放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我也脸不变色心不跳。但2000年前后,因为生活和事业上的不顺利,我的自信心深深动摇了。讲演时心慌得厉害却还是第一次,我拼命提醒自己一定要镇静。

  但我越是压制自己的慌乱,心脏跳得就越剧烈。我感到喉咙一阵阵发紧,说话都有些困难。听众们似乎对我的慌乱已有察觉,他们投来关注和审视的目光。我的喉咙突然觉得完全收紧了,我无法呼吸!我说不出话来!我快窒息了!

  讲演无法再进行下去,我被尴尬地请下台,不敢正视周围人们失望的目光。接下去,这样糟糕透顶的事件又一再发生,先是无法当众讲演,然后愈演愈烈,竟连在几个人面前自我介绍都有困难了。我的职业要求我每天都要在他人面前讲话,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整个生活、事业都将面临惨败。我感到绝望,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了,周围漆黑一团。

  一定有人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吧,我想。于是我搜寻能解决问题的书籍。我找到一本很薄很老的书,它的开头写道“你是不是讲话的时候心慌得厉害?你心慌时是不是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慌?你越提醒自己,是不是心跳得越厉害?”我想这书描述得太对了!这书接下去说“恭喜你,你是一个人类!其实,很少人讲演时心不慌,一般人多少都会有点慌。真正让你恐惧到无法呼吸,不是因为你心慌了,而是因为你要竭力阻断心慌,但人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跳的。”

  问题的关键是我想控制自己没法控制的心跳。越慌越控制,越控制就越慌,人处在一个不断增大的负循环里,最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打破负循环的方法:演讲的时候,讲演者应反其道而行之,他应对自己说,心马上就要开始慌了,要慌就让它慌吧!这本书保证,只要他放弃对心慌的控制,对讲演的恐惧症自然就好了。

  我于是采取了书中的方法。第一次试时,我提醒自己心要慌了,上台以后真的有点慌,但很快我就沉浸在演讲的内容里,恢复了平静。后来心慌的时间越来越短,逐渐连提醒自己都忘了,最终不再用提醒。

  “你已经一无所有”

  为什么曾是天大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呢?我意识到之所以从前无法解决它,是因为我认为失败的后果不堪设想。当我发现控制心慌的老路是死路一条,除了豁出去以外别无出路时,便心一横,决定接受任何心脏狂跳的后果,负循环便不攻自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心慌的后果并非不堪设想,天并不会塌下来。面对恐惧,我们应该意识到,即使最坏的情形发生,世界不会就此终结,生活还将继续。世上很少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有时失败所带来的益处甚至比成功还大。俞敏洪两次高考落榜,其英文都不及格,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最终考取了北大英文系,而且恰恰是对英文考试的钻研推进了日后新东方的成功。乔布斯创立的NeXT失败了,但NeXT研发的软件成了苹果再次腾飞的翅膀。

  恐惧本身并非坏事,它只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但一旦我们在心里无限放大失败的后果,便被恐惧所控制。战胜恐惧的办法,不是拼命逃避或抗拒,而是接受可能失败的后果,并迎着恐惧而上。

  当我们仰着脖子迎接恐惧的时候,将发现它是只纸老虎,会像烟一样散去。我的一个小亲戚找工作面试总因为太紧张而发挥不好,而且他越提醒自己不要紧张就越紧张。我建议他下次面试别再努力控制紧张情绪,反而要对自己说,反正紧张无法避免,干脆破罐子破摔,权当已经失去该工作机会了,去面试只是为交朋友。结果他面试不再紧张,发挥得很好。

  恐惧对我们的伤害,又岂止让人无法正常讲演和面试。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被无形的恐惧的牢笼禁锢着,我们不敢追寻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 我们常被恐惧所左右,尤其是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因为不理解不熟悉一件事就惧怕它;反过来又因为惧怕不去探索或理解这件事。

  乔布斯说,“记住你将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避免落入患得患失的陷阱的办法。你已经一无所有,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追寻你的心”。我们都从一无所有中来的,也会回到一无所有中去。除了一段人生的经历,我们无法真正拥有什么,所以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战胜恐惧而心灵变得自由的过程。

  选择接受

  人是无法控制自己心跳的速度的,但我却本能地去控制它,这种努力恰恰成了我改善局面的障碍。象心跳一样,人的许多特质是无法控制的,周围的环境也总有不尽如人意又令人无可奈何的地方。但是人类的本能是追求完美的,许多人为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而痛苦自责,为无法去除环境的瑕疵而抱怨愤怒,这些情绪反而导致他们没有精力去改进现状。

  接受自己和世界的不完美,并把全部身心倾注在发挥现有的能力和资源,刘伟是个做到了这一点的人。

  他幼时在事故中失去了双臂,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么接受现实,发挥自己能达到的生命的极致。按他的话说,“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选择了后者。仅用双腿,他学会了游泳,打字和弹钢琴。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无数人动容。他用脚演奏钢琴让他获得了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他说,每个人都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至少还有双完美的腿。

  人生是一个心灵的旅程,对过去的悔恨、对自我不完美的自责和对现实的不满是心灵的重负,背负着它们会耗尽我们所有的精力,以致无法前行。让我们扔掉它们,选择接受,轻装上阵!我们这样做,绝不是要回避错误,满足于现状,而恰恰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能量用于创造更好的自我和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