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2)——维生素D

 淳淳之美书屋 2013-03-21

         维生素(2)——维生素D

 

导读:

(一)   化学性质与体内分布

(二)   维生素D的吸收与代谢

(三)   生理功能

(四)   需要量与参考摄入量

(五)   缺乏症与过量危害

(六)   营养状况评价

(七)   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当有足够的阳光照射时,可减少这种维生素的膳食需要,维生素D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类——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血清钙和磷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维持神经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它是生命必需的营养素和钙代谢的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

 

(一)   化学性质和体内分布

维生素D是一族ABCD环结构相同,但侧链不同的一类复合物的总成,ABCD环的结构来源于类固醇的环戊氢烯菲环结构。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D3(胆钙化醇)。维生素D2是由紫外线照射植物中的麦角固醇产生的,但在自然界中的存量很少,照射麦角固醇的方法是人工合成维生素D2的一种主要方式。维生素D3则是由大多数高级动物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虽然在结构、理化性质、生化和生理上有细小的差别,但对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则完全相同,哺乳动物和人类对两者的利用亦无差别。因此在一下的讨论中统称为维生素D维生素D溶于脂肪溶剂,对热、碱较稳定。光及酸可促进其异构。

维生素D不能直接对人体发挥其生理作用,必须先经过转化成一系列代谢物才具有生理活性。其在人体内可以以其本体加上至少16种代谢物的形式存在,这些代谢物有的具有生物活性,有的不具备活性,仅为排泄形式。具有生物活性的几种代谢物在人体中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25-羟胆钙化醇((OHD3)和1,25-二羟胆钙化醇((OH2D3

1.       25-羟胆钙化醇

25-羟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主要的循环形式,它在人体肝脏中生成。维生素D在人体中经过吸收与转运之后,一部分被转运到肝脏中,在其侧链C-25位上经25羟化酶羟化形成25-羟胆钙化醇25羟化酶主要受维生素D在肝脏的浓度调节,也就是说,肝脏中维生素D过高,25羟化酶就会受到抑制;反之则其活性提高。但25羟化酶并几乎不被25-羟胆钙化醇抑制,所以肝脏中存在由于25-羟胆钙化醇浓度过高的可能,而25-羟胆钙化醇也正是维生素D过量中毒的主要代谢物。25-羟胆钙化醇不储存在细胞内,它在肝脏中被合成后会被释放到血浆当中与DBP(一种蛋白质,下面会谈到)结合。血浆中25-羟胆钙化醇浓度正常时,仅有少量的25-羟胆钙化醇从血浆持中释放进入组织。因此25-羟胆钙化醇的循环水平是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是指标。

2.       1,25-二羟胆钙化醇

1,25-二羟胆钙化醇是人体中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在肾脏中,25-羟胆钙化醇进一步在1-羟化酶作用下,在AC-1位置羟化成1,25-二羟胆钙化醇

肾脏1-羟化酶的活性主要是受到1,25-二羟胆钙化醇(负相关)、甲状旁腺素(正相关)、降钙素(负相关)和几个其他的激素以及Ca2+和磷的循环水平(负相关)严格控制的。1-羟化酶受1,25-二羟胆钙化醇反馈抑制,也就是说1,25-二羟胆钙化醇的循环水平降低,肾脏1,25-二羟胆钙化醇的产生就高,反之则降低。另外。,1-羟化酶呗锶抑制,被催乳素、低钙血症和低磷血症刺激,雌激素也参与了1-羟化酶的调节。

和其他的脂溶性维生素不同,维生素D不是只储存于肝脏中,而是在各种组织都有分布,并以脂肪组织中为最多。特别是在脂肪组织中有较高的浓度,并以类脂的形式存在,代谢较慢。在组织中大约一半是以维生素D的形式存在,其余大部分以25-羟胆钙化醇存在,大约为总量的20%。在血浆中25-羟胆钙化醇占绝对优势,25-羟胆钙化醇也存在于其他组织中,如肾、肝、肺、主动脉和心脏。因此认为在不同的组织维生素D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并与组织的类脂含量和组织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有关。

在维生素D的活性系统中,1,25-二羟胆钙化醇比维生素D3的效应高10倍,比25-羟胆钙化醇高2倍。由于1,25-二羟胆钙化醇是人体中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而它的生成依赖于肝脏(第一次羟化)与肾脏(第二次羟化),所以肝脏和肾脏的功能障碍会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症。

研究已证实1,25-二羟胆钙化醇和靶组织(骨骼,肾和肠道)的核受体结合发挥它特有的作用。这些受体也存在于其它的组织如胎盘、甲状旁腺、胰岛、胃内分泌细胞和脑的一些细胞上,提示了维生素D染色体功能的作用范围。包括维持钙平衡以及免疫、内分泌、生殖、皮肤和肿瘤密切有关的细胞。

 

表一:已知的维生素D核受体的分布

器官系统

细胞类型

骨骼

成骨细胞

消化道

小肠、结肠、胃的上皮细胞

肝脏

肝细胞

肾脏

上皮(近端和远端)细胞

心脏

心房肌内分泌细胞

骨骼的平滑肌

肌细胞

软骨

软骨细胞

血液淋巴

活性的TB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脾、凶险、网状细胞和拎包细胞、淋巴结、扁导体枝状细胞

生殖器官

羊膜、绒毛尿囊膜、附睾、乳晕和乳腺管细胞、卵巢、输卵管、胎盘、睾丸、子宫、卵黄囊

皮肤

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毛囊细胞、黑色素细胞、皮脂腺

神经

脑(海马、浦肯野细胞、床核、纹状体、杏仁核)感觉神经节、脊髓

其他内分泌

肾上腺髓质和皮质、胰腺β细胞、垂体、甲状腺滤泡和C细胞、甲状旁腺

其他

膀胱、脉络丛、内皮细胞、腮腺

资料来源:中国营养科学全书,葛可佑,P185

 

(二)   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

人体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内源性与外源性。外源性维生素D是通过食物来源获取的,最快的吸收似乎在小肠的近端,也就是十二指肠和空场,但由于食物通过小肠远端的时间较长,维生素D的最大吸收量可能在回肠,通过胶体-依赖被动吸收。大部分的维生素D(约90%的吸收总量)与乳糜微粒结合进入淋巴系统,其余与α-球蛋白结合,转送至肝脏。乳糜微粒可直接或在乳糜微粒降解过程中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这种蛋白质被称为维生素D结合蛋白质(vitamin D-binding protein DBP)。它是一种α-球蛋白,偶尔有一些β-球蛋白。没有结合的血浆维生素D随乳糜微粒进入肝脏,在肝脏中羟化为25-羟胆钙化醇,之后维生素D25-羟胆钙化醇再与蛋白质结合进入血浆。一部分25-羟胆钙化醇在血浆中与DBP结合转运至肾脏,在肾脏经过羟化之后生成1,25-二羟胆钙化醇,然后25-羟胆钙化醇与1,25-二羟胆钙化醇再进入血循环,在组织器官中发挥生理作用。

进入血浆的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以与BDP结合的形式在血浆中运转,DBP可结合维生素D和它的羟化代谢物(包括25-羟胆钙化醇、1,25-二羟胆钙化醇等),但明显地与25-羟胆钙化醇的亲和力比其他形式的为大,并且非常稳定,不受性别、年龄或维生素D状况的影响。DBP由肝脏合成,在肝脏疾病的病人中合成下降,此外在雌激素治疗或妊娠时合成增加。

在正常维生素D状况的个体中,只有5%DBP与维生素D和它的代谢物结合,由于对25-羟胆钙化醇的亲和力非常高,因此25-羟胆钙化醇大都存在于血浆中,而在其他组织中很少。同样DBP的水平与血浆1,25-二羟胆钙化醇浓度相关,蛋白质结合增加,使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的水平增加,并使游离的1,25-二羟胆钙化醇维持非常低的循环浓度。

内源性维生素D是人体皮肤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合成的。皮肤中的维生素D3可与DBP结合,这似乎说明了内源性维生素D3的作用大于口服给予。原因是前者是以DBP直接进入循环而后者是以DBP复合物和乳糜微粒进入,这也提示口服维生素D在肝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更快的分解到排泄形式。这支持了一种假设,口服高剂量的维生素D可引起非常高的25-羟胆钙化醇的水平(>400mg/ml)易引起中毒,而加强紫外线照射很少引起25-羟胆钙化醇的血浆浓度增高,并从为有报道由于增加紫外线照射引起高维生素D血症。

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强的代谢产物,如葡糖苷酸。之后随胆汁被排入小肠,由粪便排出(从尿中排出2%~4%)。

 

(三)   生理功能

维生素D的最主要功能是提高血浆钙和磷的水平到超饱和的程度,以适应骨骼矿物化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对骨骼钙的动员;促进肾脏重新吸收钙、磷。

维生素D在肝、肾内转化为活性形式并与DBP结合后,即被运输至十二指肠,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饱和,在该处诱发核糖核酸的形成,而有利于一些特异性的蛋白质的合成,如钙结合蛋白。这种蛋白质能把钙主动转运至血循环,再经骨和肾脏,与甲状旁腺素共同作用,维持血钙水平。当血钙水平低下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酶使25-羟胆钙化醇在肾脏转变为1,25-二羟胆钙化醇,在小肠促进钙结合蛋白合成,从而增加钙的吸收,并将部分钙从骨中动员出来,使血钙上升;当血钙过高时,促使甲状旁腺分泌降钙素,使1,25-二羟胆钙化醇代谢为24, 25-二羟胆钙化醇(一种维生素D的非活性代谢物),从而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同时增加钙磷从尿中排出,维持血钙水平和肌体钙磷的平衡。

同样在磷低水平时,刺激1,25-二羟胆钙化醇的产生,高水平是刺激24,25-二羟胆钙化醇的产生。其次,肾脏中的维生素D3(主要为1,25-二羟胆钙化醇形式)对肾脏也有直接作用。能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以减少磷的损失。

此外,1,25-二羟胆钙化醇还能在甲状旁腺激素协同作用下,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并增加其活性,促进溶骨作用,从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与无机化过程;对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时的丢失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预习】维生素(2)鈥斺斘谼


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还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作用,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还与肌肉、软骨、皮肤细胞的正常功能有关。目前证实,维生素D参与超过1000个基因的活化,对预防多种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等多方面的疾病有帮助。

 

(四)   需要量与参考摄入量

由于维生素D既可由膳食提供,又可经暴露在日光之下的皮肤合成,而皮肤合成量的多少又受到纬度、暴露面积、阳光照射时间、紫外线强度、皮肤颜色等影响,因此维生素D的需要量很难确切估计。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的迅速,需要相对大量的维生素D,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虽然婴儿从母体获得并储存了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法国对新生儿的调查,发现有64%的婴儿1,25-羟胆钙化醇值已成为正常的低限,加上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因此在缺乏阳光照射的母乳喂养儿很容易得佝偻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户外活动的时间较长,容易得到充足的紫外线照射来合成维生素D,一般每周有2~3次户外活动就能提供他们维生素D的需要,尤其是夏季和秋季合成过量的维生素D可储存在脂肪中,也有利于维持冬天的生长需要。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速率及靶组织的反应都下降,加上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减少,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增多,引起骨质疏松,髋骨骨折发生率增加。孕妇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对满足新生儿的生长速度很重要,也能改善孕后期血钙的降低和妊娠并发症。哺乳期间母体维生素D没有过多的消耗,给哺乳母亲补充钙或维生素D不会增加母乳中钙和维生素D的量,因此对乳母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置顶的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推荐摄入量见表二:

 

表二: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RNI 单位:μg/d1μg=40IU

年龄(岁)

RNI

年龄(岁)

RNI

0~

10

18~

5

0.5

10

50~

10

1~

10

60~

10

4~

10

80~

10

7~

10

孕妇

10

11~

5

乳母

10

14~

5

 

 

资料来源:中国营养科学全书,葛可佑,P187

 

(五)   缺乏症与过量危害

维生素D缺乏在婴幼儿可引起佝偻病,以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为特征,严重者出现骨骼畸形,如方头、鸡胸、漏斗胸,“O”型腿和“X”型腿等。在成人维生素D缺乏使成熟骨矿化不全,表现为骨质软化症。特别是妊娠和哺乳妇女及老年人容易发生,常见症状是骨痛,肌无力,活动时加剧,严重时骨骼脱钙引起骨质疏松,发生自发性或多发性骨折。另外,维生素D的不足同时引起人体的免疫力低下,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维生素D缺乏时多种癌症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通过膳食来源的维生素D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中毒,但摄入过量维生素D补充剂和强化维生素D的奶制品有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可能。准确的中毒剂量还不清楚。一些学者认为长期每日摄入25μg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这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对维生素D较为敏感的人,但长期每天摄入125μg维生素D则肯定会中毒。目前普遍接受维生素D的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5μg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建议我国的儿童和成人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d

当维生素D的摄入增加,循环中25-羟胆钙化醇的量增高,它是引起维生素D中毒的主要代谢物。25-羟胆钙化醇高水平时,可和细胞内1,25-二羟胆钙化醇的受体竞争,而减少了后者的正常形成。维生素D中毒时增加钙的肠道吸收和骨钙的吸收引起高血钙症,使钙平衡失调,骨钙的动员也导致血清锌浓度的增加。维生素D中毒时可出现厌食、呕吐、头痛、嗜睡、腹泻、多尿、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随着血钙和磷水平长期升高,最终导致钙、磷在软组织的沉积,特别是心脏和肾脏,其次为血管、呼吸系统和其他组织,引起功能障碍。

 

(六)   营养状况评价

正常血浆维生素D的浓度是1~2mg/ml,由于维生素D半衰期仅接近24小时,且血清维生素D的浓度仅依赖与最近吸收的维生素D和最后一次的阳光接触,因此在临床上几乎没有实用价值。25-羟胆钙化醇是血浆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测定血浆25-羟胆钙化醇的浓度是对个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最有价值的指标。它的半衰期近似3周,在血中的浓度稳定,是几周甚至几个月来自膳食和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的总和。通常报道的正常范围是20~150nmol/L8~60ng/ml),低于25nmol/L100ng/ml)为维生素D缺乏的指标。虽然大多数实验室测定的25-羟胆钙化醇正常范围为150nmol/L60ng/ml),但在整个夏季暴露在阳光中时,血清浓度可达到250nmol/L100ng/ml),这个浓度是正常的。维生素D中毒时,25-羟胆钙化醇的浓度可在375nmol/L150ng/ml)以上,并伴有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血清25-羟胆钙化醇的测定在临床上用于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和肾脏综合征的维生素D缺乏病人。这也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评价指标。

1,25-二羟胆钙化醇的半衰期估计为4~6小时,正常的血清浓度范围在38~144pmol/L16~60pg/ml)。由于25-羟胆钙化醇的浓度比1,25-二羟胆钙化醇的浓度高三个等级,即使25-羟胆钙化醇处于低水平,也能提供足够的1,25-二羟胆钙化醇的形成基础。因此维生素D缺乏的病人有足够的25-羟胆钙化醇作为肾25-羟胆钙化醇-1羟化酶的基质。当病人维生素D储存降低或正在发展成维生素D缺乏时,1,25-二羟胆钙化醇的血循环浓度可以是低的、正常的,甚至是高的。当维生素D缺乏的病人暴露在阳光中或在膳食中得到维生素D时,维生素D可迅速代谢为25-羟胆钙化醇和1, 25-二羟胆钙化醇,结果1, 25-二羟胆钙化醇的血循环水平可以上升达到正常水平的2倍,达半个月之久。因此血清1, 25-二羟胆钙化醇的浓度对评价维生素D缺乏几乎没有价值。在绝对的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下,循环中可测不出1,25-二羟胆钙化醇。1,25-二羟胆钙化醇的测定对遗传和25-羟胆钙化醇代谢紊乱的病人有很大价值。当有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假甲状腺功能减退、肿瘤引起的骨软化症和高钙血症,或维生素D以来的佝偻病I型(先天的25-羟胆钙化醇到1, 25-二羟胆钙化醇的转换减少)时,1, 25-二羟胆钙化醇的循环水平降低。血清1, 25-二羟胆钙化醇的浓度在一些病人可高于正常,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I型(靶细胞受体对1, 25-二羟胆钙化醇的识别缺陷),慢性肉芽肿如结节病、结核和矽肺。

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可单独用血清25-羟胆钙化醇的水平测试来评价,也可用联合的测试进行,包括a.血清样本;b.放射性25-羟化[3H]维生素D测定;c.维生素D结合蛋白测定;d.维生素D的功能性试验包括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诊断等。

 

 

(七)   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为外源性,依靠食物来源;另一为内源性,通过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人体皮肤产生。

1.           食物来源。 维生素D无论是骨化醇(维生素D2)或胆钙化醇(维生素D3)在自然界的存在并不丰富。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蕈类含有维生素D2。动物性食品中则含有维生素D3,以鱼肝油和鱼油含量最丰富,其次在鸡蛋、小牛肉、黄油和咸水鱼如鲱鱼、鲑鱼和沙丁鱼中含量相对较高,牛乳和人乳中的维生素D量较低(人乳为22IU/L),蔬菜、谷物和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由于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不足,许多国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进行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的强化,如焙烤食品、奶和奶制品和婴儿食品等来预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见表三:

表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食物

含量(IU/100g

鱼肝油

8500

大马哈鱼和红鳟鱼罐头

500

金枪鱼罐头(油浸)

232

奶油(脂肪含量37.6%

100

脱脂牛奶(罐装)

88

炖鸡肝

67

人造黄油煎猪肝

51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鸡蛋(煎、煮、荷包)

49

牛奶(脂肪含量1%~3.7%

41

烤羊肝

23

煎牛肝

19

鲜碎肝午餐肉

15

煎小牛肝

14

资料来源:中国营养科学全书,葛可佑,P188

 

2.           内源性来源。人体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7-脱氧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形成前维生素D3,约再需3天时间完全转化为维生素D3。产生量的多少与年龄、季节、纬度、紫外线强度、暴露皮肤的面积和时间长短有关。有报道健康个体全身在阳光中晒到最轻的皮肤发红,在循环中维生素D的浓度可和摄入250~625μg的维生素D相等。儿童和年轻人每周2~3次的短期户外活动,这种非正规的接触阳光就能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老年人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他们穿的衣服较多和常用阳光屏蔽使维生素D3的产生减少,加上老年人易有乳糖不耐受,奶制品摄入少,维生素D的来源只依赖于含维生素D的多种维生素片。有报道在冬末时月80%的老人处于维生素D缺乏边缘。因此尤其对老年人应鼓励在春夏秋三季的早晨或下午多接触阳光,使维生素D满足身体需要。按照我国婴儿衣着习惯,仅暴露面部和前手臂,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即可维持血中25-羟胆钙化醇在正常范围内,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