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多大点事儿

 昵称936669 2013-03-21

作文,多大点事儿

 从孩子识字之后,周记、作文就成为学习里重要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让孩子写好一篇作文,奠定一个好的语文基础?

 

“我家孩子,每天都背诵抄写优美的段落和词语,为何一写作文还是言之无物”?“孩子自幼就广泛涉猎、大量阅读,为何一写作文还是离题千里?”“孩子分别报了阅读班和作文班,为何仍然写不好一篇文章呢?”

 

自孩子上小学,语文就成了家长最关注而头疼的学科。周记、作文,从孩子识字之后,就成为学习里重要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让孩子写好一篇作文,奠定一个好的语文基础?父母们焦急不已。

 

小小作文,到底有着什么玄机呢?

 

为此,本刊采访到专业指导写作的老师—非常,他自创了一套简单易学、行之有效、能迅速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方法,并通过网络课堂—“功夫作文?国学经典QQ群”为家长义务讲解,如今已有40多个超级群,令数以万计的孩子和家长受益。目前,非常老师已出版《作文,多大点事儿》的基础篇、实战篇、提高篇。

 

非常老师分享道:通过我的育女经验和多年研究,只要消除作文方面的误区,有一个正确的作文观后,写作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同时,写作也是一件关乎学习能力的大事。

 

作文底蕴:打好国学根基,“置心一处”来精读

 

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启蒙读物。女儿悠宝上小学后,我就让她接受国学的熏陶,比如《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等,保证每天有15分钟的阅读时间。

 

最开始,她肯定不明所以。但因为国学里的字句都很有节奏感,比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回味深远,孩子慢慢就会有这种语感。

 

女儿上了三四年级时,曾说:“爸爸,背完《道德经》之后,我觉得读其他书都没什么意思。”可见,她内心对国学的认可。直到现在上高中,悠宝也一直坚持读国学。依然保持每天15分钟,读三四百字的《史记》。随着孩子的成长,可以从读经书过渡到读史,用历史故事来加深对经书的理解。

 

与其他孩子相比,悠宝读过的书不算多。但“读书破万卷”,重点在“破”上,一定要精读一两本,而不是泛读大量的书。

 

从悠宝上小学三年级,我开始陪她读《三国演义》。每晚,我们依偎在沙发上,我逐字逐句地指着念给她听,当然也会用孩子易懂的方式去解读。比如,“刘备曰”,我就会告诉女儿,古时的“曰”,相当于现在的“说”。类似的还有“云”,比如“孔子云”,也表示“孔子说”。

 

读到“三顾茅庐”时,我会问悠宝:“为什么第一次刘备选择雪天去拜访诸葛亮?这三次拜访,张飞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让她对内容的脉络有清晰的认知。

 

后二十回,女儿主动提出自己读。很多地方依然读不懂,但她能渐渐意会。同时,我们也买了《三国演义》的光盘和连环画。女儿会去比较电视画面、图画书和原著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之中,加深了她对原著的理解。这本竖版《三国演义》,女儿反反复复读了4年之久。

 

现在的孩子们阅读量都不少,但太多太泛,导致无法集中精力,缺乏深入的思考,书的精髓还是没有学到。只有精读才能深入了解行文的脉络,表达的意境。

 

但因为国学的学习需要耐心和坚持,一时半会儿看不到成效,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简单的方法:每天让孩子大量抄写好词好句,而不是花时间去读深奥的国学。

 

这是许多家长的误区。抄写词句对提高作文水平效果不大,因为词句只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凸显出美来。而写好作文,需要的是宏观掌控的能力。

 

正确的作文观:从口述开始,注重结构和逻辑

 

写作能力,其实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作文观—不是追求词藻的华丽,而是注重清晰的结构和行文的逻辑。

 

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写作文时,要求他表达清楚、表达充分就够了—“我今天做什么了?我是怎么一步步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

 

可以从“口说作文”开始,让孩子用口头表述几次,再把它记录下来。在口述时,孩子会整理自己的思路,家长也可以用提问来引导。

 

通过“口说作文”,孩子会把写作当成编故事、玩游戏。

 

悠宝小时候,每次写周记,她会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和我交流。

 

“爸爸,我想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好啊,你讲讲。”多鼓励孩子,把她的情绪调动出来。我会认真倾听后,再提问:“还有没有别的故事啊,你再给我讲讲。”“妈妈平常的状态是这样的,但你上次生病时,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

 

孩子口述几次,思路基本成型,她在纸上写出来时就会洋洋洒洒。

 

语文老师都爱布置日记和周记,很多妈妈发愁,因为孩子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可以为孩子们选择“专题”的形式,让她自己去组织和整理出一篇知识性的文章。比如从百科全书里,选择“各国国旗”“船的发展史”等专题。让孩子们通过归纳和总结,把百科全书里的图片内容总结成文字,用一定的逻辑来表达清楚,同时增加了知识面。

 

当孩子不知道要写什么时,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写一个感兴趣的“专题”。做专题需要深度思考。他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自己来整合素材,这个研究的过程能提高他驾驭知识和组织文字的能力。

 

也可以从唐诗宋词里做专题,来启蒙孩子发现颜色美丽、音声美丽、构图美。比如体现颜色的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人面桃花相映红”等。小孩将自己掌握的诗词来体会来熏陶,从而在他的文字中渗透。

 

小学阶段,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只重视好词好句,而没有强调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但初中阶段,老师就要求结构完整和表达清晰。于是许多只能背词句的孩子,作文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作文观。

 

写好作文的方法,概括为12字:“体会篇、训练段、揣摩句、积累词。”体会篇,通过多读好作品,多从整体结构上把握,建立作文观;而段落是篇的雏形,从小处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推敲句子,修辞技法最终都体现于句子;积累词切忌单纯摘录,从篇、段、句中顺带掌握更为有效,收获成片。

 

写好作文的行文,则要求“作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所谓的头身脚是从作文表象上讲的,就是有开头、正文、结尾。从某种意义上讲,段落是一篇独立的短文,所以也需要有头、身、脚,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叫帽衣鞋。简单来说,一个句子要相对完整,就要有主谓宾;一个段落要相对完整,就要有帽衣鞋;一篇作文要相对完整,就要有头身脚。

 

现在语文学科的学习,教科书会有写作、分析、阅读、积累等的区分。于是,许多家长还分别为孩子报写作班、阅读班等。这也是一种误区。

 

因为这几项其实是相通的:阅读是需要分析的。主要是结构的分析,就是“作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的分析。分析到位了,阅读就到位了;而阅读到位了,才有了所谓的积累。如果没有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书、翻书,甚至是扫两眼地扫书,那是不可能有积累的。

 

在孩子掌握文章的结构之后,可以再用写作来引导孩子读书。我就会选择一些精品美文来给悠宝阅读。从经典美文中,让她去学习看书、写作。

 

文章的结构重于修辞。在女儿上初三时,我才开始给她一些修辞手法的训练。比如对称、通感之类的,用这些来让文字更具节奏感和美感。

 

影响深远:作文是一种学习能力

 

写作水平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到了高中以上阶段,会特别明显。

 

初中阶段偏重理科类。但高中阶段,新课改之后,历史地理都是主科。能否学好这些人文学科,其实考验的是学语文的水平。

 

悠宝上高一后,历史老师看到她在书上画的波浪形线和归纳的资料后,表扬道:“我们班终于有一个能看懂历史书的人了。很遗憾,40多个同学只有她会看。”

 

因为悠宝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看书之时,不死记知识点,而是体会篇—善于总结和归纳,懂得从整体和宏观上去分析。这只靠题海战术,是很难学会的。

 

从小对国学的学习,比如《道德经》里潜移默化而来的辩证的思维,让悠宝在学历史和政治方面更具高度,也让她懂得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外界。有一个朋友曾使劲夸赞悠宝,悠宝却很理性地说:“谢谢您的夸奖,我知道自己的优点,也知道在哪些方面还有问题。”

 

写作中训练出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受益终生。而写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好的习惯,也至关重要。

 

我从小就要求悠宝,一笔一划地写字,宁可她完不成作业,也必须保证书写的工整。在阅读时,也提醒她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一定不要一扫而过。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条理性很差,喜欢涂改、书写潦草、草稿凌乱,那即使他现阶段成绩还不错,以后也会越学越吃力。所以,在小学三年级之前,父母最好陪着孩子做作业,培养,也是“陪”养。

如果孩子从小打好基础,做好启蒙,写作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将是一件对他们影响深远的事。文/本刊记者?王小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