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困可能就是病

 笑熬浆糊糊 2013-03-22
 
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在容易出现劳累、嗜睡、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但是,疲乏、倦怠、嗜睡不单是春困才出现的症状,有些春困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过度的“春困”需警惕中风甲亢、甲低、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抑郁症等的发生,严重时应该到医院诊治。
”春困”背后可能隐藏的疾病

1.中风

对于老年人来说,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现象。因此,频频打哈欠常预示缺血性脑中风可能在近期发生。

2.嗜睡症

主要有发作性睡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等,以发作性睡病最常见。发作性睡病患者往往是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发作时自己力求保持清醒,但在1-2分钟内就进入梦乡,应与春困加以区别,一旦出现嗜睡症状,应立即就医,且要注意检查和治疗可能引起嗜睡的原发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3.甲亢

有少数甲亢患者表现为神情淡漠、两眼发呆、反应迟钝、嗜睡等神经症状,易被认为是“春困”。因此,如有上述症状表现,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4.缺钾

钾是生命的必需离子,机体缺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春困”的表现,还常伴有全身性肌无力、肢体软瘫、恶心、呕吐、便秘、反应迟钝甚至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心律失常等。

5.慢性病复发

春天推陈出新,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易旧病复发,血压高了,血糖高了,同样会引发头昏眼花等并发症状,建议这类患者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正常的春困


春困春困
一般的春困是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引起的,中医理论认为春困源于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人的
脾脏主身体“运化”,春天潮气大、气压低,会削弱脾脏的功能,使身体里的湿气无法排出,因而让人感到困乏。西医理论则认为春困是脑缺氧的表现,这与植物神经 没完全适应气候变化、血管舒缩功能不灵敏有关。

缓解春困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足够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还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同时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如打太极拳、慢跑、做体操等,以活动关节,舒展肢体。在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多食碱性食物中和体内酸性产物,消除疲劳。


专家意见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人心脏中心主任肖亦敏:

春季很多人会犯困,这属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含有病理因素,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此种情况引发的困意,很有可能是心脏病的信号,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