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台湾环岛游纪实(第九集)秀姑巒溪入海口景区、太鲁阁国家公园★
2013-03-22 | 阅:  转:  |  分享 
  
9台湾环岛游纪实(第九集)秀姑巒溪入海口景区、太鲁阁国家公园



上接★8台湾环岛游纪实(第八集)“水往上流”景区、大统休闲旅馆海边景区、“北回归线”景区★

下图:准备上车、转移下一个目标!



下图:来到一处“内河入海口”:此河从左向右流入大海,但在入海口处有一个小岛挡住了河流的入海通道。河流只能水分两路入海。查阅台湾省地图,靠近北回归线有一条较大的入海河流,名叫“秀姑巒溪”。想必下面介绍的这条入海河流就是“秀姑巒溪”。







下面两图显示该河流岸边的景色。



河流距离入海口不远处有一座红桥。







在远处的入海口,有一人划着小筏“逆水”向上。此图是用最长的焦距拍摄的,距离太远了。

饭后等待上车,有人正在欣赏自己的拍摄作品。





在此入海口红桥的附近,有一个餐厅,餐厅内有下图所示的原住民木雕象:



我们在此餐厅吃的中饭。



餐厅内有花,便拍了三张。







吃完饭后,我们的客车通过上述的“红桥”、继续沿海岸向北行驶。下面的照片均是通过客车的前档风玻璃、及右侧玻璃拍摄的。

















下图的左上角有两个人正在海边钓鱼:

进一步靠近拍摄,这两个钓鱼人的身影稍微大了一些。



]









下面已经到达了花莲市。





























花莲市北行25公里,就到了太鲁阁峡口。



太鲁阁国家公园位于立雾溪下游、台湾中部东西横贯公路的入口处,是台湾东部山区最著名的风景胜地。“太鲁阁”是原住民的语言,意思是“伟大的山脉”。因地壳的隆起作用和立雾溪河水不断的侵蚀切割,使得大理石岩层外露,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用下几近垂直的大理石峡谷雄伟壮丽,断崖峭壁更是高不见谷顶,低不见谷底,架构出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浩瀚无垠。陡峭的太鲁阁景观令人不禁赞叹世界神奇之美。台湾中部的东西横贯公路(简称为“中横”)蜿蜒在太鲁阁自然公园的溪谷深壑之中,使得游人一睹峡谷雄伟壮丽的风采。



为打通台湾东西部通道,从1950年开始,台湾当局制订了横贯台湾、穿山修路的计划,先后请美国和日本的勘探队前来帮助勘探。台湾中央山脉地处西太平洋板块聚合的造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形陡峭,因周围都是花岗岩的地质,很硬,只能依靠人的手去打造。美国人的勘探设计估算要耗时11年才能修通。转年,日本勘探队再进行勘探,结论是至少费时7年才能完成。

1956年7月,台湾当局成立“橫贯公路工程总处”,负责设计规划,正式开工筑路。开工典礼同时在工地两端进行。台湾当局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动员了6000多从大陆撤退的老兵上阵施工,还动用了大批“死囚犯”。当年这批人从山顶用绳索吊下,一锤锤、一炮炮的开挖而成。因工程艰巨,失去生命的人数高达数百、上千人。

中横公路于1960年5月9日通车,整个工程费时3年9个月18天,花费4.3亿新台币。现在,路旁随处可见纪念那些因修路死亡的人们,他们的名字被刻写在路旁的石牌上。下图是东西横贯公路的东端起点。



花莲市北行25公里就到了太鲁阁峡口。穿过牌楼,踏上公路,人们立即会被沿途壮美的景色所吸引。这里有断崖深谷,临空飞瀑,清澈溪流,处处蔚为奇观。景色之雄奇,可以说是鬼斧神工,参天地造化之最,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名“鲁阁幽峡”。



下面的雕像是对那些因中横公路工程而失去生命的人们的怀念。



我们的旅游大客车在经过东西横贯公路东端的大红门之后,继续沿窄小、拥挤的老公路向前慢慢地移动车身。下面的照片表现了“会车”情况,双方的车技都一定要过硬!



















下图:有一个人正行走在铁索桥上。下面共有九张照片拍摄了此铁索桥。













































以上照片反映了“燕子口”景点的风貌。

















下接★10台湾环岛游纪实(第十集)★

陆传基拍摄并整理











1







献花(0)
+1
(本文系lcj61140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