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药药性学雏议
2013-03-22 | 阅:  转:  |  分享 
  
中药药性学雏议



中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我们的祖先不仅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医疗实践,不断地概括归纳,总结了许多理论知识,并以之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然而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大多散记于历代本草与医方书籍之中,虽历代医家相继进行了一些归纳整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雏形,但是还缺乏系统地、全面地整理研究。对于中药药性理论的地位和它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它的特点和优势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加以阐述,则更是有待开拓的事业。然而中药的药性理论,有其坚实的理论根据,同时也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本身含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把它上升为中药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本文就建立中药药性学的几个问题,开展一些讨论,以求统一认识,引起重视。

一、药性、药性学的基本概念

药性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不仅所指的对象不同,而且包含的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异。

药性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其序例之中,有“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一条,文中首尾提到“药性”一词。该条原文虽然只是就药物的用法而论,但这里的“药性”实际上指的是整个药物的作用性质,即应包括其序例中的所有药性知识内容,如三品药性、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合和、有毒无毒以及采造时月等本草学的基本理论。

陶弘景对于药性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和全面,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多处论述到药性。如在其序言中说:“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这里所讲的“本草药性”当即指本草学的基本理论。这一点从下面的论述可以得到证明。即他在《本草经卷上》(实际一是《本草经集注》卷上)的注文中说:“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从其卷上内容看,主要包括《本经.序例》及注释和发挥,诸药采造之法,合药分剂料理法则,病源所主药名及诸药制使等方面。其中“序药性之源本”即当指其《本经·序例》及注释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本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可见他是把“药性”来概括本草学基本理论的。此外,他在《本草经集注》卷上的序例中,还几次提到“药性”,大多是指药物的本性与作用性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后世医家也比较重视药性的总结,如唐代有《药性论》(《药性本草》)的书名,金元医家有《药性赋》之歌括,分别以药性来概括本草著作和作为药物分类的形式。至于药性内容,则大多仿《本经·序例》之例,把它置于本草书籍之者,或称之为“序例”“序录”,或称之为“总义”、“总则”,还有称为“药理”的,如《圣济经》就有“药理”专章,内容讲述药性。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内容却得到了不断丰富。

李时珍对于药性的认识,则与陶氏有别,他并非把它看成是本草学的基本理论,而只是把它看作概括药物功效性质的基本理论。他在论述《洁古珍珠集》一书时说:“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虽然他这里讲的是《珍珠集》,但也反应了他对药性的认识。他的这段论述,把药性与随证用药之法加以了区别,又确定了药性的基本范畴。但是应该指出,李氏对药性理论的总结则望远超出了上述这些内容,从《本草纲目》的序例中,可以看到他对药性理论的总结是有卓越的贡献的。

从上所述,药性的概念,主要是指药物性能的基本理论而言。推而广之,则可以泛指本草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药物的共同性质和效用的理论,寻找中药学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药性学的主要任务。因此,药性学是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它的建立既是中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将是中药学发展的动力。

二、药性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

中药的发现和发展,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互为依存,又互相促进的。中药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而中药的应用又必须以中医基本理论作指导。对中药作用原理的认识和中药药性理论的归纳总结,也离不开中医基本理论作依据。因此,中医基本理论就是药性学的理论基础。与药性学关系比较密切的中医基本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医学导论方面:也称为医学哲学。是指在中医药学中各个领域都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1.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哲学思想,认识世界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它贯穿于各个领域,无论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都用它来说明。药物治疗效用的认识,与上述这些基本理论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药性理论的概括总结中,也离不开阴阳学说。在药性理论中,不仅有阴阳的药性理论,而且其它药性理论,也有阴阳的属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都无不具有阴阳的属性。

2.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在它形成之初,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但到后世则掺杂了许多唯心成分和机械唯物论。在祖国医学中,五行理论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在诊断、治疗中也常联系到五行生克之说。因此也是认识中药作用机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在药性理论中虽然没有五行药性,但在探讨其它药性时,常以五行生克之理来加以论述,且不少药性都有其五行属性,如五味、五嗅、五气、五色等。尤其在《内经》中有不少有关药性的论述,都贯穿了五行学说。

3.天人相应学说:天人相应之说,是古代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统治的一种哲学理论。从哲学的观点看是唯心的。然而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用以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其合理的内核。常用它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的关系。药物与人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药物的某些作用也类似某些自然现象。因此,在讨论药性时,也往往用天人相应之说,如四气、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都与此说有关。在些药性理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阐明其机制,亦与天人相应学说有关。

(2)人体生理病理方面: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药物的效用为基础的,而药物的效用又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对其生理机能和病理现象的变化而为人所认识的。因此,药性理论的总结也离不开人体生理、病理这些基本理论,与药性学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脏象学说:它是祖国医学论述人体生理功能和认识病理现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五脏、六腑与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它们的功能状况如何,对中药效用的发挥关系甚大。它们既是药物作用的部位,又是药物功能反应的基础。因此各种药性的认识和总结,都不能脱离脏象学说基本理论,在药性理论中,尤以五味、补泻、归经等理论,与脏象学说关系甚密。

2.经络学说:经络是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卫气血周流的通道,同时也是许多疾病传变的途径和辨证论治的依据。它的机能正常与否,对药物作用的发挥也有直接的影响。许多药物的性能都是通过调整经络的机能来发挥其作用的。因此,经络学说也是探讨药性理论的基本理论之一。有些药性理论如归经理论,就主要是建立在经络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3.病因学说:祖国医学的病因学说,是中医对各种疾病致病因素认识的理论,许多药物的效用都是针对致病因子起作用的,尤其是“六淫”外邪与瘀、痰、食、虫等病因,与药物效用的认识,药性理论的总结,关系更为密切。可见病因理论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依据之一。

除了上述这些基本理论之外,还有其它有关中医理论,如中医的辨证理论、治法理论等对於中药性能的认识,药性理论的总结也有一定的联系,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综上所述,可见中药的药性理论不仅与中医基本理论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作指导总结出来的。离开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就失去了理论依据,也就失去了中药药性理论的根本特点。同时,中药药性理论的总结,又进一步丰富中医基本理论,促进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发展和系统化。

三、药性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

药性学不仅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按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同时还受到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中药的药性理论来源于中药的临床实践,它既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同时又随着中药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发展。因此,中药的临床应用是药性理论的实践基础。

首先,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是以它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的。通过药物的反复应用而观察到药物的疗效,认识到它的性质。再通过药物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概括,而总结出各种药性理论。如“四气”药性,就是观察各种药物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或温中散寒等功能,可以治疗阳热之症或阴寒之证的临床实践,而逐步概括总结出来的。其它如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无不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有些药性理论,如补泻、润燥等,既是概括药性的理论,又是药物的具体效用。可见药性理论的发现和形成都是源于中药的临床实践。

再者,药性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同样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一种药性理论,往往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使之不断充实而完善,如四气理论,《本经》只有寒热温凉四气,后来又加上平性而称为五气,而后又在五气的基础上加上“微”或“大”的区别,致有微温、大热、微寒、大寒等细分,使认识不断深化。五味也是一样,《本经》只有五味,后人加上淡、涩等味,就具体药物而论还有兼味与程度的记述。这些发展内容,都是从不断地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就整个药性理论来看,也是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的。早期的药性理论比较简略,如在《本经》中就只有四气、五味、毒性及配伍等药性理论,而且论述也非常简略。随着中药的不断实践,治疗效用的扩大,认识的逐渐加深,不仅上述药性理论的内容得到了加深和完善,而且其它的药性理论也相继得到认识和总结。如升降浮沉、补泻、归经等都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的观察,而逐步认识总结的,使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药性理论之是否正确,也必须通过中药的临床实践来检验。药性理论虽然来自临床实践,但毕竟是人们意识的反映,这些认识是否正确,认识的深度如何,是否全面等,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才能得到比较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说,能够用以指导临床用药,并能收到预期效果的药性理论,就是比较正确的,就能得到不断充实提高,如四气、五味、补泻、归经等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并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药物作用的某些性质,对中医辨证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它们经得起临床的反复检验,因此这些理论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起码是有其合理的成分。相反,如果经不起中医临床的检验,不能准确地概括药物性能的药性理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而且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如《本经》中的“子母兄弟”,后世用“象数”、“德化”之说总结的药性理论,都已名存实亡了。这些都充分说明有无实践作基础,是一种理论能否成立和存在、发展的重要依据。

四、药性学的主要内容

历代医家通过对药物多种性质的反复观察,对药物性能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的药性理论:

(一)概括基本特征的药性理论:所谓药性的基本特征,也就是从总体上来说明药物的根本特性,为所有药物所共同具有的药性作用,是所有药性理论的最高概括。概括药性基本特征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1.偏性论:主要论点为所有药物的作用都具有偏胜之性。药物之能治疗各种病证,在于以药性之偏,纠人体之偏,“以偏纠偏”是药物赖以治病的根本所在。2.阴阳论:药性之阴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阴阳是概括各种药性的理论,即各种药性皆有阴阳的属性;狭义的阴阳则是以气味概阴阳。药性之能救偏,也在于阴阳,即以药性之阴阳偏胜,救疾病阴阳之偏。3.毒性论:古人的毒性类似药物的偏胜之性,即凡药皆毒。后世毒性即以毒副作用为主,是为作用的优劣,后当别论。

(二)以物质基础概括的药性理论:各种药物均具有形质气味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古人认识药性的基础。以物质基础来认识药性和概括药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大特点。主要有二:1.气味理论:即五气(嗅)、五味之说。五气(嗅)详见《内经》,后世只作归经的依据,余则甚少论及。五味理论则是药物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同的味具有不同的药性,相同的味则具相近的药性作用,以之概括诸药之性。五味理论在中药基本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多种药性的基础和主要依据。2.轻重润燥论:药物的轻重润燥,是就药物的形质而论,但也是药性的一个侧面。形轻者多具轻宣升浮之性,体重者多兼重镇沉降之能。质润者多有润养滑利之功,质燥者多有燥湿温阳之效。因此,形质的轻重润燥也是认识和归纳药性的基础之一。

(三)概括作用性质的药性理论:各种疾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有寒热与虚实之别,药物的作用也是针对这些病情起调整作用的,根据这些疾病性质概括出来的药性理论有四气与补泻等。四气是针对寒热病证起作用的药性理论,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其主旨。补泻是针对虚实病证起调节作用原药性理论,所谓“扶正祛邪”是其要义。除此之外,疾病尚有动静的性质,药性中亦有刚采之说。药性刚柔也是性质的概括,但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作用方式的内容,故当综合论之。

(四)概括作用部位的药性理论: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部位,或表或里,或脏或腑,或气或血。药物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范围,反应在药性理论中则有归经学说。归经理论既指出了药物的作用部位,其中还概括了作用性质,对於辨证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概括作用方式的药性理论:疾病的症状及其传变有不同的趋向,脏腑气机有升降出入之变化,在病机上,反应为病势。在药性理论中有升降浮沉之说,即是针对上述病势起作用的药性理论。升降浮沉药性,即是取生物四时生长规律来类比药物的功效,用以调节脏腑气机,截断疾病的传变、调整病势的逆顺。

(六)概括作用速度的药性理论:疾病有标本缓急之辨,药物的治疗效用也不强烈与缓和之别,药性中即以缓急来概括。一般来说,治疗标证、急证、祛邪之药,多属急性之品;治疗本病、缓证、扶正之药,多为缓性药品。缓急药性与四气、五味、刚柔、润燥等药性都不一定的联系,但其概括的角度又有所不同。

(七)概括作用优劣的药性理论:药物治病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这就是药性的良毒,其中又以药物的毒副作用为其主要内容。毒性的有无和大小与药物的偏性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区别。所谓偏性,主要论其疗病之功,并非一定对机体有害。而毒性虽然也可称为偏性,但主要指对机体有害的一面。了解药物毒性的强弱大小,对于用药安全意义又极大。

(八)概括作用程度的药性理论:在药性理论中没有专门论述药性程度的理论,但是不少药性理论中都有作用程度的论述。如偏胜之性有大小,阴阳中的气味有厚薄、五味中的主味与兼味,四气中的寒与凉、温与热,升降浮沉的升与浮、降与沉,补泻中的峻缓,毒性中的大小,都有作用程度包含在内,如何把它们联贯起来加以系化,这是今后应该研究的一个方面。

除上以外,尚有药性专长论、草石异情论、药品生热论、根梢异性论,这些药性理论对於药性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参改价值,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有待进一步总结与研究。

再者,本节所谈药性内容,只是就药性的基本规律而论,至于采制应用的一些理论,则概未论及。如果把药性学作为中药学科的基础,还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从以下所述,可见中药的药性理论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它们互为依据而联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科学研究,不仅对于药性理论的自身完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丰富和发展现代药学理论也将是很有意义的事。

五、建立药性学的几点意见

下面就建立或设置中药药性学这门中药的基础学科谈几点看法。

1.从本草学的历史发展看:药性理认历来作为本草学或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医家有不断重视,使之得到了不断的充实的发展,同时由于它的不断总结与提高,也丰富了相草学与祖国医学的内容,促进了本草学和祖国医学的发展。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分化,才能种进其发展。如本草学从医经、医方中分化出来后,它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药性理论作为本草学的基本理论,总是附列于本草、医籍之中,不能不使其发展受到限制。为了加快它的发展与完善,有必要建立起药性学这一门基础学科。

2.从中药学科的向前发展看:古代的本草学,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分化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学科。而且还与现代学科相结合,已经建立起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新学科。这些学科的分化和建立,促进了中药学科的发展,丰富了中药学科的内容,但是这些学科大多是应用性质的专业学科。虽然中药学可以看作是所有中药学科的基础,但其主要内容偏重在药效应用方面,它的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一个学科要继续发展,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没有自己的基本理论,其发展就将受到限制,为了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不必要建立起中药药性学,把它作为所有中药学科的基本理论。中药学科的基础。

3.从中药专业的教学实践看:当前,中药专业的教学计划,有着大量的普通基础课、现代科学基础课(如高等数学课、物理、化学等)和现代医学基础课,也有一定量的中医基础课(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但是就没有一门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中药基础课。因此,学生们对中医药基本理论、尤其对中药的基本理论,不能全面地了解,系统地掌握,更谈不上运用中药基本理论去指导中药专业的学习。这对于培养中药专业人员是很不利的。学习中药专业,不能牢固地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实际上就丢掉了中药学的本色,失去了中药的特点。为此,成立中药药性学这一门基础学科,以之统领整个中药学科,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4.从中药临床应用的实践看:中药的临床应用,不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医临床用药,必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应用,但同时也必须结合中药基本理论,脱离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固然不行,但丢掉了中药基本理论,不了解中药的基本规律,同样也会陷入盲目应用。现代许多医生用药,不重视中药基本理论,不熟悉中药基本规律,只凭死记一些单味药物的功效应用。辨起证来还条理清楚,但处方遣药则盲无所从,只凭几个汤头、成方应付,这对于充分发挥药效,提高临床疗效,不能不受影响。为了加强中药基本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也有必要建立药性学这门基础学科。

5.从成立新学科的必备条件看:根据学科发展和分化的要求,建立一门新学科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即要有理论基础,不实际内容,不实用意义。中药药性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内容,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具有指导临床用药的实用意义。因此,基本上具备了成立一门新学科的必备条件。这是建立药性学的基础,也是建立药性学的关键。

此外,从药性理论的全面整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看,建立药性学也是很必要的。

以上就药性学建立谈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正之处,敬祈海内方家指正。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日



献花(0)
+1
(本文系百草园丁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