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药四气理论初探
2013-03-22 | 阅:  转:  |  分享 
  
中药四气理论初探

湖南中医学院李钟文

四气是中药的重要基本理论之一,它和五味理论结合,构成了中药性能的理论基础,对于阐述药物基本性能,认识和研究中药的功效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论。四气,早在《内经》中已有不少论述,《本经》也把它作为重要内容概括,而且对每种药物的气都有了具体记载。后世医家更把它当成说明药性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今天四气不仅是研究中药性能的重要指标,而且还作为对中医“寒热”病证的实验手段之一。

一、四气的基本概念

何谓四气?四气是怎样识别的?它与中医基本理论有何联系?历代攻家认识不一,综述起来四气的基本概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四气是四不同的药性。这里所谓的气,是指药物禀受四时的气质而言,四气就是药物禀受自然界的四种不同的气质。四气一般就叫它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物,所以药物的性质,实际上有五类。药物的性质,虽然根据它们的作用程度的不同分成了四种,但简括起来,实际上只有两大类,即寒凉与温热。这两类药性,从它们的性质来看是完全相反的。但在每一类中,如温与热、寒与凉,却没有根本的差别,只有程度上的差异。一般说来,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所以历代本草中又有微寒、大温等记载。所谓微寒就是凉,大温就是热。药物四性的不同程度,只仅就其寒热性质而言,只说明药物特性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药物的所有特性或性能,因此,还是称其为“四气”比较妥贴。

2、四气是药物对机体作用的概括。人们对药物四性的认识,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药物对机作用所得到的各种反应,用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加以概括出来的。药物的四气虽然取象于自然的气候特征,但这种寒热性质并不象五味一样,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能觉察,而纯属理性的认识。如有些药物可以降低机体亢进的机能和过高的体温,我们说称它为寒凉药;相反如能提高机体低下的机能,或升高体温,就把它叫做温热药。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吃了生姜、辣椒,就会感到全身发热,甚至汗出,所以人把这类食物叫铸温热性质的;而当吃了西瓜、或渴了绿豆汁,就能收到解暑除烦、生津止渴的效果,因此,就把这类食物称为寒凉性质的。

3、四气与病机寒热的证治是相对的。病邪有寒热,病证也有寒热,寒邪可以引起寒证,热邪可以导致热证,病邪与病证的表现是一致的。药性的寒热,与病机上寒热,就其性质上来说是相同的。现代实验证明,大量服用寒凉药可以引起寒证;大量服用温热药,就会出现燥热证。但在寒热病证的治疗上,寒热药性的应用却恰是相对的。一般来说能够治疗温热病证的药物多属寒凉药,如黄连、黄芩可泻火解毒,薄荷、桑叶可发散风热,都属寒凉性质的;相反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都属于温热性质的,如附子、肉桂能温中散寒,麻黄、桂枝,能发散风寒等,这些都属温热药。

4、四气的阴阳五行属性。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之中。药物的四性,也有它的阴阳不平等属性,也可以用阴阳五行来加以概括,并通过其阴阳不平等属性与中医的其它理论,如脏腑、经络等联系起来。

根据阴阳学说的基本特性,结合药物四气的特点,温热药物具有兴奋、刺激,或提高机体机能等特性故属阳药;而寒凉药物具有抑制或降低亢盛的机体机能,及滋养机体的消耗等特性,故属于阴药。这是就其大概而言,如细分之又可分为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这里所指的阴阳属性,仅就其寒热性质而言,事实上药物的阴阳特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

四性的五行属性与春夏秋冬四时的五行属性是一致的。即春温属木,夏热属火,秋凉属金,冬寒属水,平性润养四时属土。了解四气与四时的五行属性,对于我们在不同时节的用药宜忌以及用量多少很有帮助。

5、关于平性药物的认识。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平性,早在《内经》已有论述,在《神农本草经》中,虽然序言中只有“又有寒热温凉四性”之说,但在论述各个药物的性味时,有不少药物标明为平性。现代一般教材,谓平性药物是介乎温凉之间的一种药性,其寒热之性不太明显,但仍有温凉之偏,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性,所以一般都称四性,不叫五性。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需知在病机上,寒热只是疾病性质的一个方面,不一定所有疾病都有寒热属性,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非寒即热。再从药性来看,寒热也只是性能的一个方面,虽然大多数药物可以观察到寒热的性质,但并不是所有的芗都具有寒热的性能。因此,人们认为,平性药是不同于或不具有寒热温凉性质的另一类药性。上面所谓“不存在绝对的平性”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平性工药物是客观存在的,试举两例可以说明。如在《神农本草经》中,注明为平性的药物达成130种,约占全书总数的士36·4%;2、在配伍上应注意药性的强烈与温和。四气在药物配伍上也有它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于辩证用药以及提高疗效很有帮助。一般来说,同性的药物互相配伍,可以增强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都是寒性药物,同用之后可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肉桂、附子,都是热性药物,配伍同用,可以加强回阳补火之效,这就是所谓相须为用。药性温和之品,即寒热之性不太强烈,如温性与凉性之品,往往可以两类药物同用,如荆芥、防风;薄荷、柴胡等,常可配伍应用,如荆防败毒散是也。至于平性药物,则寒热温凉各类药物皆可配伍使用,如甘草甘平即是典型。药性强烈的两类药物,如大寒大热之品,一般不能一起配伍使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寒热错杂的情况下,也可民配伍使用。如《伤寒论》中的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乌梅丸,都是寒热药物同用的名方。

3、在调养上必须顺应四时之气。在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长规律,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必须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无论是在食物的调济方面,或是在药物的调治方面,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说来,不足者当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法则,也就是说阴气虚衰的病人,当在春之间,阳气渐旺之时,用温热的药物来扶助阳气,则阳气恢复更快。反之,阴虚的病人,则应在秋冬之际阴气渐旺之时,采取寒凉性质的药物来补养阴液,则阴液易复。古代医家在调治和养生的方剂中,往往加上一些时令药品,用以调节人与自然之的关系,李时珍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春月宜加辛温之药,……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这里主要是指时令病四时的治法,若非时病,或非其时而有其病,则又当变通权宜,见机而行,又不可拘泥于此法。

四、四气五味的综合作用

前面,我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四气和五味的药性理论。但是药物的性和味是不能分开的,一般说来,药物的四气比较单纯,每种药物一般只有一种本性,当然随着用量与用药时间的增长,可出现变化,但这种变化不甚明显,而且只能向同类之间变化。然而五味则不然,一种药物可以同具几种不同的味,有的甚至五味俱全,如五味子就是一例。至于一药二味三味者,就更多了,可药物的五味是比较复杂的。性味理论的结合,形成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药物的性能主要建立在性和味的基础之上。中药调整阴阳的偏甚之性,也主要通过性味理论体现。因此,它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了解性味结合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研究中药性能及指导临床用药,都有很大的帮助。

1、气味结合构成药物作用的多样性。对于气味结合的复杂性,历代医家早有论述。如王好古云:“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车气。”又云:“凡同气之物,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互相气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缪促醇进一步指出:“药有五味,中涵四气,因气味而成其性。”这些都说明气味组合是很复杂的。同时也说明了药物的性能是由所组成的气味来决定的。正是这种结合的复杂性,构成了药物性能的多样性,才能适应临床疾病的千变万化。虽然气味结合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但也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性味相近的药物,它们的功能也基本相似,如荆芥、防风,都是辛温之品,都有发散风寒之效;桑叶、菊花,均为辛凉之品,故能发散风热。若其性味不同,它们的功能也相距甚大,以致完全不同。如石膏、肉桂,其味都属辛甘,但石膏性大寒,则能清热泻火;而肉桂大热,则温肾助阳。在气味不同中,除味同气异之外,以有气同而味异,如同一温性药物,黄芪甘温,能补中益气;白术苦温能健脾燥湿;桂枝辛温,能散寒解表;山茱萸酸温,能敛汗涩精;紫河车咸温,能补益精血。可见性同味不同,其功能各有不同。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温性药物,所以都具有温补的性质,这又是异中有同,是其规律之所在。依照气味结合的规律类推,可见气味药性之复杂性。

上面说了性味相近的药物,往往功能相似,但也不是所有药物都是如此。有的药物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就气味因素而言,还有气味的厚薄,以及药物的兼味等。如人参、黄芪,都属甘温,均有补中益气作用,但人参味厚气雄,强于补气救脱,偏于守中;黄芪味薄气清,强于补气升阳,偏于固表。又如同一辛温类的药物,有的偏于发散表邪,有的偏行气活血。而同为辛温解表的麻黄、桂枝。也因其兼味之不同而性能有异。麻黄兼有苦味,故偏降泻而有降气平喘作用;桂枝兼有甘味,还能通阳化气。由此可见,气味结合的作用还须与药物的其它性能综合考虑。

2、性味结合在临床上的应用。性味结合既是药物性能的基础,同时也是临床辩证用药组方的重要依据,很多治疗法则和有关方剂都突出了性味结合的理论。如常见的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温化寒痰、清化热痰等治法都属此类。在《温病条辨》中,每方都以性味来概括它的治法,如银翘散称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称为辛凉轻剂等。各种药物的性味极为复杂,在临床应用上,也并还是同等看待。根据各药的不同情况及不同条件,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①性味均取:大部要药物在临床应用时,既用其性的作用,也用其味的功能,如白术、党参,用以治疗中焦虚寒病证既取其温中之性,又用其甘补之能。又如以大黄、芒硝治疗阳明实热证,既用其大寒之性,又取其苦泻、咸软之效。气味均取,是一般的用药规律。②只用其性,不用其味:这大都是针对寒热病证起作用的药物,本身寒热药性较强。如大青龙汤中用石膏,主要取其大寒之性以清内热,并非用其辛甘之味以解肌表;又如大黄附子汤中用附子,主要取其温散寒结,并非用其苦燥之效。③只用其味,不用其性:这些药物大多为对症之品,本身多以味厚为主。如温脾汤中之大黄,即取其苦泻之效,而佐以姜附去其大寒之性。又如麻杏石甘汤的麻黄,即取其辛开苦降之效以止咳平喘,又以大寒之石膏以监制其温性。此外,尚有

献花(0)
+1
(本文系百草园丁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