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读:直言解玉(转载)

 珠江大鹏 2013-03-22

赏读:直言解玉  

社会大发展,人们富裕了,爱好玉石的人多起来了。史有“珠宝回回”的说法,的确,干珠宝玉石这一行的穆斯林不少,“好家”很多,在这开一专题,感兴趣的网友互相交流,探讨,学习。

 

本人从事石头的学习鉴定贸易近20年,也积累了一点心得,愿与大家共享。

 

很多刚入门的爱好玉石的朋友问:怎样区分玉石的好坏,真假,贵贱?一般都是这样回答的:打个比方,最好你具备基本常识后再问以上问题就好办了,如首先要分辨出牛,羊,鸡的种类不同,才可去谈它们的肥瘦与贵贱。

 

玉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也在改变,清代以前“玉”仅有翡翠(硬玉)和和田玉(软玉),由于玉器大多供王公贵族把玩收藏,对玉质的要求高分级严格,如故宫里收藏的好多“青玉”,按现在的标准可划到“白玉”“青白玉”。

 

现代人们对玉的定义比较宽泛:石之美者即为玉。

 

我们先拉个线条,具体内容再补充:

一    玉石的种类

   1    辉石类:翡翠(老坑,新坑;水,底,色)

   2    角闪石类:和田玉(籽料,山流水,山料;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

   3     石英质玉:玛瑙,京白玉,东陵石,芙蓉石,密玉,玉髓,碧玉,腊石

   4     蛇纹石质玉:岫玉,蓝田玉,南方玉,祁连玉,西峡玉

   5     碳酸盐类玉:汉白玉,阿富汗玉,米黄玉,密腊玉,鲁山玉

   6     长石类玉:独山玉

   7     软质材料玉:田黄,巴林石,冻石,青天石

   8     有机质材料玉:珊瑚,琥珀

   。。。。。。

    其它类玉:绿松石,孔雀石,天青石,青海翠玉,青海葱玉,梅花玉,象牙玉,煤精,玻璃,塑料。。。。。。

二   和田玉

    1        分类,产地,特点;

    2       易于相混的其它玉,分辨方法;

    3        玉器加工市场分布;

    4        欣赏与收藏

三   翡翠

四    杂谈

 

有些概念得先说说:

1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空间格子是表示晶体内部结构中质点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自然界的矿物,绝大部分是晶体。

2      绝大多数宝石属单晶体矿物,玉石属岩石,是矿物晶体的集合体。

3       玉石和宝石有时也共称,如有些宝石作为雕刻材料,归到玉的范畴;有些玉石如高档翡翠,也可归于宝石。

4        玉石的“真假”:张冠李戴就是假,若玻璃器说明它的质料卖就是“真”,当玉卖就是“假”;翡翠按A,B,C分类说明卖就是“真”,故意以劣充优就是“假”。

5        “玉无价”有两层意思:贵得无法估价,贱得一钱不值;玉价的估值幅度差异大,但也有行内的公允价(价值中枢),否则无法买卖经营。

 

走近和田玉

和田玉是一个令人充满神奇想象力的名字,在国人的心目中,一提到“玉”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和田玉。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物中就有和田玉,大多为青玉质,大家较一致的看法是:和田玉的来源应在当地。到汉代,“昆山之玉”声名遐迩,人们对于玉材质的讲究非常高,“汉玉”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高点,大量羊脂白玉玉器的出土更强化了这个观点,也进一步证实:在汉代,新疆优质和田玉源源不断运进内陆,和田玉的王者风范地位已确立。

玉器为王权贵族专有专用,当作“神器”,被赋予了很多的神秘的功用。石头就是石头,就算非常昂贵的钻石也不过是一块硬石头而已,人为加上再多的光环,再多的故事,真相就是石头。也不能忽视玉蕴含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人们对玉的追求,讴歌,神化,玉已成为一种人们的共同心理,玉文化已被揉进了儒家文化而被传承。

“君子比德于玉”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和田玉有“五德”:仁(温润而泽),义(观表知中),礼(舒声远闻),智(不屈不挠),信(千年如一)。

 

“和田玉”顾名思义产在和田,其实不尽然。从现有的宝玉石矿床资料及已开发的和田玉出产地来看,这样说比较客观一些:在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都发现了和田玉,其中以中国新疆和田出产的羊脂白玉为最好,在中国以至世界,中国和田玉无以替代,玉根深植,烙印长存。

和田玉又名软玉,其实它并不软,摩氏硬度6------6.5(普通玻璃硬度为5),“软”是相对于硬玉翡翠的“硬”(6.5------7)。古人们的玉观念中只有“软”“硬”两种玉。和田玉主要组成是透闪石与阳起石,和田玉中的颜色随着从白色---青白---青色变化,透闪石含量逐渐减少,阳起石含量逐渐增加,玉石的硬度也逐渐增加。

有些藏友对和田玉的“韧性”惊叹不已,有些出土的汉代和田玉玉器,铮亮如新,光泽映人,器边锐利咬手。真是千年如一的宝物!还是从它的岩石结构去找原因吧:交织毡状结构是和田玉等为数很少的玉特有的结构,矿物互相“交织”得“毡”一样,你说它的柔韧性怎么样?毫不夸张地说,非金属岩石中和田玉的韧性独占鳌头。

中国出产和田玉的地方主要有:新疆辖区内昆仑山脉,青海辖区内昆仑山脉,辽宁岫岩县区域。重点谈新疆的和田玉,后两者再略提及。

 

和田玉按出产状态划分为:子料,山料,山流水。

子料也称籽料,仔料等,说白了,就是河床中的卵石状玉,俗话说“滴水穿石”,经过万年石碰沙磨水冲,去粗留精,块玉中只留下“精玉”“净玉”,戈壁玉中很少见到子料,由于子料的“生产”周期很长,存量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近年“疯狂的石头”的故事正在上演。

山料就是矿料,和田玉大多带状成矿,从玉矿带开采的玉石可以直接切割,经过选型,雕琢,打磨等工序就成了一件艺术珍品。玉质的好坏与成矿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围岩的材质准备,热源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氧化及还原环境,压力条件等等,都可以影响或决定玉矿带的宽度延伸长度,玉质的净(熟)度。有些玉友喜欢卖点关子:这玉没长(熟)好。哈哈,几万年都没长好,以后就别说“生熟”了。

山流水介于子料和山料之间,从玉矿带自然崩解,也经过了风吹日晒,水冲沙击,有了一定的“精化”,但较大部分还是保存了原有的棱角状态,戈壁玉,河产都有。

 

和田玉按颜色可分为:白玉(含羊脂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

最有争议的是羊脂玉的划分界定,白玉与羊脂玉没有量化的界限,人们听到的就是羊脂玉价值连城的故事,人们需要大量的羊脂玉,而出产又极少,怎么办?白玉“升级”为羊脂玉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天真而充满幻想的消费者应该醒醒了:子料,作为一种已近枯竭的资源,别再奢望什么羊脂玉了,遇到价位合适的白玉就相当不错了。羊脂玉,优质白玉的鉴别,估价中须注意几个方面:玉质的细腻程度是首位的,玉质的细密保证了玉器的温,润,泽,对于这个“腻”,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水感”是脂份不足,“瓷感”玉质疏松,玉表微微清透的凉粉感就是灵性,恰到好处的“腻”就是抓眼舒心;高档玉中对“形”的要求较高,一块上好的顺手的把件子料,原石的价格远远高于同档玉把件,因为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但“形”精巧的原石适合更多优质客户“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水涨船高,高价而沽;对于“皮”,现在很多商家都在大肆鼓吹“枣红皮”“金黄皮”“洒金皮”“虎斑”。。。。。。的确,润白的子玉浸染一些皮色很好看,也有了一些个性,但优质子玉会不会有很多很厚的石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优质子玉很少有石皮或根本不带皮,带皮说明了玉质的疏松,玉是主,皮是附,不可喧宾夺主。

对于玉“皮”再多说几句,玉皮也分好几种:油皮,僵皮,假皮等。

油皮就是玉皮,由于和田子玉玉质极其坚密,难以风化或浸染,皮色大多只是轻微的一抹,褐黄金黄色多见,是浸染2价铁离子氧化的结果。皮色的深浅也是相玉的一个切入点:皮多皮厚玉疏松,玉中裂绺处皮色较深。

僵皮就是石皮,也许有人不认同这个说法,现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不带皮的上等脂白子玉,皮多的石包玉倒常见到。在山流水料中,可能由于其崩解搬运过程中外部环境温差大,长期被沙土掩埋蚕食,往往有一层较厚的风化层------石皮,这个品种中有可能找到具有较好投资价值的带皮玉料或玉器。

玉少皮多,于是商家大唱皮色,玉贩“制造”“生产”皮色,在新疆,玉石染色已成为一门专门的行业。染色不外乎有两种:无色的染色;色浅的重色。重色的叫“二上皮”,需要一定的眼力才能分清。无论是哪种染色,去除皮色的干扰,我们只看玉(质)论价,才是精明的买家。

 

据本人所知,和田白玉子料大多出在南疆的玉龙喀什河流域,其它区域出产的和田玉山料白玉难与匹敌。脂玉子料的价格近年更是达到了令人咤舌的地步,每公斤数百万元的叫价,普通消费者只作为谈资,就是大多玉商也望而却步。大多人的看法是“炒作”,如某某茶的投机,本人不这么看:首先,茶叶每年可采,种植面积可控可调节,和田玉子料出产地区很狭窄,尽管小规模地采集了几千年,没有影响子料的产量,但近几年的超大规模地机械化开采,何止挖地三尺!子料资源已经枯竭的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近两年子料的疯长并不是玉商的惜售行为引起的,最主要是收藏投资群体急剧扩大,人手一玉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行为,超级豪富们对羊脂白玉子料的高价争购更是推波助澜,玉商手中很少有优质子料储存,好货都在藏家手里,市面上很难买到优等品,除非花更高的天价。高档子料的涨价趋势长期存在。

南疆和田玉白玉山料主要产在于田县,该县的阿拉玛斯玉矿石非常著名的白玉矿。于田产和田白玉玉质非常细腻,拿在手里有种润滑的皂感,白中透着微微油青,坚韧通灵,有些玉佩的棱边几近割手,异常锐利。很可惜,从1997年前后,于田白玉矿几乎不再出玉,要见到“正宗”的和田白玉很不容易。

在这也谈一下若羌县的白玉出产情况。这个县的玉石矿比较多,多为青玉和青白玉。先讲个故事:认识一个郭姓矿主,他承包了一个小玉矿,开采经营近十年,他的玉矿出产的都是一些小块的青白玉,偶尔夹杂出点夹糨的白玉小料,更让他烦心的就是小块玉料也不干净,夹白花(脑)或黑点(苍蝇屎),开矿是一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老郭或赚或赔经营难于维继,于1996年把玉矿交回若羌县矿管局。很奇怪!矿管局当年就在老郭玉矿的旧矿带开采出了优质的糖包白玉,而且是整整4吨!

这次白玉出得意外,卖得也快,等到北京上海的玉商闻讯赶来,4吨料早被一位杨姓玉商一网打尽。本人有幸在若羌,和田等地见到用该批玉料制作的玉器,也买到了一块中档的糖包白玉原料。这批白玉毫不夸张地说:白得超过白纸,非常的细腻,一点不带油青的影子,糖色是纯正的红糖色,达到“浓,匀,正,巧”几个标准。的确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玉料啊。

 

除了和田玉子料,新疆和田玉中储量较大就是青白玉。青白玉分为灰口青白玉和黄口青白玉:“口”者乃断口也,即玉石断口呈灰白色或黄绿色。灰白,灰青色比较常见,是正统的颜色,黄绿色青白玉的开发历史大约二三十年,对其究竟确属“青白玉”或“黄玉”有不少争议,目前归为青白玉的观点占上风。

青白玉这个概念是民国以来后人“细分”出来的,清代以前对和田玉的划分很严格,对白玉的要求几近苛刻,绝大多数和田玉都归为青玉。看看故宫中展示的好多青玉玉器,按现在的标准划分可达到白玉,甚至羊脂玉!

灰口青白玉以且末县出产的为最好,块大色齐,玉质细,产量可观;若羌县也有出产,块小,夹糨多;叶城县出产的糖包青白玉也是一个好品种,块形中等,缺点是玉质油脂感差点,“水感”较强,做成的玉器缺少腻感;塔什库尔干县也曾出过青白玉,也许开矿条件过于恶劣,近几年不再出玉。

黄口青白玉主要产在若羌县,且末县也有少量产出。玉质细腻,块大同匀,很干净。

碧玉这个概念容易引起歧义,有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的和田碧玉,有以隐晶质石英为主的碧玉,对碧玉的混称有时造成消费者的无所适从。

在这我们谈的是和田碧玉。碧玉出产分南疆碧玉和北疆碧玉,北疆碧玉主要出在天山北麓的玛纳斯,透闪石阳起石含量约75%,还含有一些石英及绿泥石蛇纹石等,硬度6.5----7,韧性,比重低于其它和田玉种。玉质坚密,同匀,干净,颜色亮丽,适于做大件玉器。南疆碧玉多出于新疆跟西藏搭界的无人区,最大的特点是块形超大,几吨重的碧玉常见,甚而有达几十吨的巨无霸显身,颜色艳绿鲜亮,多呈戈壁玉山流水状态产出,缺点是玉中夹较多的(石墨)黑点。

 

墨玉和黄玉是两个特色品种。

墨玉主要出产在墨玉县的墨玉河。墨玉的硬度和比重都较其它和田玉高,有一种说法:墨玉是碧玉“变”来的。碧玉墨玉中大量(石墨)黑点及(碳质)条带的出现,可以确定它们的还原矿化环境,两者的确有“近亲”关系。青花是一个独特的玉石表征:白玉或青白玉中夹杂黑色的石墨点或带,若“花”的巧可增加玉的价值,否则,只作为一个中低档的玉种。

黄玉又称“皇玉”,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和田玉玉种。

“一红二黄”指红玉第一位,黄玉位居第二,黄玉稀有红玉罕见。前几天在北京古玩市场看到:一块红玉子料挂件标价20万,一块黄玉子料挂件要价15万,两块挂件各重20克左右,可见其价不凡。幸运的是本人前两个月收到一块半黄半红的子料挂件,重约10克,收价不到200元,可算是白捡了一个宝物。

“通透有玉性、不混浆、不含杂质并有冲击孔皮壳”,其它几点意思清晰,解释一下这个“冲击孔”:又叫鸡爪纹。打个比方:做一个光滑的泥球,用长指甲在其表面抓出的弧形痕。

对于黄玉本人再补充一点:

和田黄玉在子料山料中都有,上边转贴的文章中对子料黄玉讲述得比较多,不再赘述,只提一点,史有“血玉”之说,血玉即红玉,也属黄玉的范畴,更稀罕,成因不明,由于肉质是通体匀称的红色,不可能是后期的浸染。10年前在维族朋友手中见到一块十几公斤重的红玉子料,当时他也不懂玉,听说3万元卖给西安的商人了。

山料黄玉大家见到的多是嫩黄色,略带绿色调,与黄口青白玉不易区分。其实这种黄玉开采不到5年时间,玉矿在青海与新疆交接地带,玉质细腻堪比于田料,柔性极强,玉器稍一抛光,光泽莹人,是有很好投资价值的玉料。对于纯色黄玉很少见于市面,很多人怀疑其是否存在,96年本人在且末县就看到了几块纯色黄玉,纯正的黄色,不带一丝绿色调,块重约200公斤,大约有5----6块,矿长介绍说,这是国营矿开矿以来所出的最好的玉,当时优质青白玉的报价每公斤50元,黄玉报价每公斤2000元。

市面上见到的黄玉几乎都不是和田玉,主要是米黄玉(大理石),蜜腊玉(白云石),黄腊石(石英石),黄玉髓黄玛瑙等。

 

对新疆以外产地和田玉做个大概介绍:

        青海省区域昆仑山脉产和田玉,为了突出地方“特产”,被当地命名为“昆仑玉”,此命名不妥,容易造成概念混淆,也不利于和田玉产业的良性发展。

        青海产和田玉主要有以下品种: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由于玉矿资源丰富,从1990年前后大规模开采和田玉,玉石块度大,上百公斤的大块常见,一吨重的玉块也不稀罕,在市场上时常能见到,大矿从年产几十吨到近年年产数千吨,据熟知内情的朋友讲,开采玉矿下采到500米的深度,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一条玉矿带,如此规模如此产量,令人叹为观止。

        青海和田玉玉质细腻,颜色变化丰富,有些白玉中夹有绿色玉团、玉带、玉丝,非常的赏心悦目,做出的巧雕玉器艳丽竞翠美不胜收,开发初期,由于很多人缺乏鉴宝的眼力,带翠白玉无人问津,一公斤上等带翠白玉不过一百多元,玉商的学识越来越高越精,群体鉴赏力的大幅提高,特色带翠白玉每公斤涨到五千元以上,真是天壤之别!白玉中有时还夹有淡紫色的玉皮玉肉,人们根据翡翠的划分习惯称作“紫罗兰”玉,一般带有紫罗兰色巧色的白玉玉质,其密度、油脂感明显强于其它同类玉;青白玉主要有三种:灰青、唐青白、黄绿,早期开采的黄绿色青白玉玉质细腻,缺点也明显,玉石中成层现象普遍,利用率不高,价值不大,不过近几年新发现开采的黄绿色青白玉玉质细腻,油脂感很强,柔性极佳,堪比于田料,更令人惊奇的是,青白玉颜色局部有变化,该玉中“变出”黄玉的可能性很大;灰青色的青白玉,由于夹疆大,水线(筋纹、萝卜纹)多,色不匀等缺点明显,价格一直上不去;糖包青白玉很细腻,也许玉矿带太细,开采数量很有限;青玉呈深灰黑色,与新疆和田玉明显不同,利用价值不大;碧玉产量很大,主要为山流水料和山料,块度超大,一吨块度常见,曾见到30多吨的巨无霸,颜色深绿,玉质同匀,缺点是玉中夹有大量的黑点。

        青海和田玉的开发主要分两个阶段:1990-------2002年,为起步摸索开创阶段,由于玉质本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如透明感强,油脂感不足,显得“水”,单薄,水纹常见,玉中多串糨现象,对玉质不好把握,被称为“鬼玉”,国内玉器厂家加工规模较小,玉料需求有限,相对于充足的“俄料”(俄罗斯产和田玉)供应,青海和田玉的知名度非常有限,价位较低;2003年以来,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内玉器加工业蓬勃发展,玉器加工村,玉器镇,玉器县遍地开花,玉料需求猛增,俄料供应开始枯竭,更令人叫绝的是,由穆斯林玉老板们承包的玉矿不断开采出优质白玉,玉质细腻,温润感大增,直追新疆和田白玉,至今,青海料至少占有全国和田白玉市场的半壁江山。

 

也要说说俄料(俄罗斯产和田玉)的情况:

比较巧合的是:96年前后新疆产和田白玉(主要在于田县)临近枯竭,俄产和田玉较大规模面市也在97年前后,1997------2003年,市面上和田白玉玉器中俄产和田玉至少占80%(依据乌鲁木齐、南阳玉器市场),03年以后优质青海产和田白玉的开采、大规模加工,被市场广泛认同,在白玉山料市场,俄产和青海产白玉平分秋色,本人更看好青海产白玉的前景。

俄罗斯的和田玉玉矿资料不多,据邓燕华《宝玉石矿床》介绍,在原苏联贝加尔湖一带有过发现软玉(主要是青玉)的报道,但从玉商反馈的信息看,俄产和田玉的产地离我国满洲里口岸二三百公里,看来是个新矿带。俄产和田玉多带较厚的石皮,块形较大,据此本人推测多为山流水料,是否找到了真正的玉石成矿带,不好下结论。

很多人对俄产和田玉抱有戒心,“离昆仑山脉多远!是和田玉吗?”和田玉俗称软玉,矿物组成主要为透闪石和阳起石。新疆产、青海产、俄产和田玉在矿物成分组成上一致,因成矿机理、外部环境不同而细微不同。

从市面观察,俄产和田玉多为白玉,很少的青白玉,几乎没有青玉。白玉玉质细腻,早期还出来一种瓷白玉,玉质干白致密,光泽锃亮,缺少灵性,优质白玉润度非常好,色泽很饱满,玉中“牛毛纹”(细密花点)“筋纹”常见,石皮色重色干,多见黑花皮、深褐红皮。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的“俄罗斯碧玉”,本人不太确定其真正产地。该碧玉最大的特点是满绿,绿得彻底,缺点是夹黑点,缺少灵性,色显得呆板。

辽宁岫岩县出产优质蛇纹石质玉------岫玉,是中国最大的岫玉出产地。这儿也出产少量的和田玉,主要为黄绿色的青白玉,被当地人称作“老玉”。

 

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很多:和田玉;蓝田玉;拉长石等。

和田玉材质说认同比较广泛,但本人的看法却不同:卞和进宫数次献玉,每次切割后得到的都是“石”,并由此受到断肢的残刑,直到最后切出“玉”。可以判断:这块玉石的石皮(璞)很厚,或风化很严重,说明该玉玉质比较疏松。但从世界和田玉的开采开发的情况看,和田玉的产出都很明了,没有“赌石”“开窗”的说法,恰恰相反,“表里如一”则是和田玉的鉴定特征之一。综上所述,和氏璧不是和田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