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字困境能否突围 2013年03月15日 09:58:11

 汾河图书馆 2013-03-22

    您有多久没用笔写过信了?多久没给钢笔灌过墨水了?键盘时代,“打字”取代了“写字”,使人们与文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两会上,政协委员李彦宏进而揭示,未来有可能是一个“说字”时代。他表示,现在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能做到92%,两三年内可以做到98%。

    科技在使书写变得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副作用,“提笔忘字”就是典型症状。比如,用笔而不是键盘写“喷嚏”二字,估计很多人会被这个“嚏”字难住。人大代表陈振濂提醒:“提笔忘字还只是现阶段性的困扰,不会书写才是今后我们要直面的文化危机。”

    这话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也暴露出当下的一个文化现象:人与字的关系在疏离。曾经,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如今,现代科技让这“第二张脸”的容颜变得粗糙。过去,书法家教人写钢笔字可以出书,如今,很多人除了签信用卡账单几乎不再提笔。

    汉字对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意义,书写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这么简单,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书写的过程也是体验和进入中国文化深厚历史积淀的过程。例如“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意思是清晨;“暮”是太阳落入了草莽中,意思是傍晚。每个汉字都有音、形、义三个部分,而在电脑上打字,大部分人主要依靠的是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输入法。这样一来,音形义的结合体就被拆散了。

    输入法革命,使我们对文字结构、笔画先后不再那么敏感。写字写字,当“写”不在了,“字”该何处栖身?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书写方式,但作为身处“敬惜字纸”传统之中的中国人,我们要对“写字”保有温情与敬意,不能因为输入法的改变而抛弃这一传统。每一个人都应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意义,时不时找机会写写字,让汉字的生命得到生动的延续。( 熊 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