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抒写壮丽诗篇 ———中钢西重开展“青年岗位之星”活动侧记 本报通讯员 为响应中钢西重二届一次职代会提出的“达产达效”的号召,进一步稳定队伍,鼓舞干劲,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在中钢西重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团委从2011年1月起,在600余名青年员工中开展了争当“青年岗位之星”活动,以“创纪录争状元”生产竞赛为切入点,将素质教育和岗位奉献、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得到了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截至2012年11月份,共产生“季度岗位之星”96人次,2011年“年度岗位之星”10人,为公司达产达效取得新成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岗位练兵
以“竞赛”提升技能 为不断提高青年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岗位工作中,在争当“青年岗位之星”活动中多做贡献,公司团委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两年来,共举办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技术研发专业知识培训、检验人员以赛代练,以及青年焊工技术比武、变频遥控天车操作技术比武和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82次,提升了青年员工从业自信心和工作质量,其中3名人代表公司参加了2012年陕西省青年员工技能大赛,并为公司争得了荣誉。在公司团委精心组织下,广大团员青年踊跃奋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他们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主动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在各自岗位上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公司所有的数控精密机床、关键设备都由青年员工操作,造型、冶炼、电气焊以及设计研发等生产、技术岗位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注重实效
用“行动”促进前行 开展“青年岗位之星”活动的落脚点是积极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为公司生产经营及健康发展多做奉献。善于思考,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是中钢西重青年员工的共同特点,他们在工作中向劳动模范看齐,向共产党员看齐,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公司大力推进“三化一积极”(产品系列化,系统集成化,备件(修复)规模专业化并积极进入非冶金服务领域)和实现“两个确保”(确保质量、确保交货)做出了贡献。青年设计人员杨立江独立完成高炉无料钟炉顶项目——放散阀的设计研发工作,并获得专利。冶金设备公司张建刚仅仅工作5年就能够熟练掌握数控8m重型卧车、数控4m立车、数控1.6m立车和数控2m外圆磨床四种机床操作技术。金结容器公司郭东东、杨卫强、张飞、张委等团员青年在电焊岗位上积极发挥突击队作用,为拼抢沙钢料罐连续作战12个小时。划线铆工谢卫东以突出的表现不但荣膺“青年岗位之星”,而且3次荣获公司生产竞赛“状元”称号。质检部中心试验室探伤检查员武林英面对工期紧迫,现场检测条件不便等困难,放弃给儿子的哺乳假,主动要求加班延点,与大家一道拼抢在生产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检验任务。炼铁设备公司装配钳工吴丹积极带领班组员工加班加点抢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装配试车任务;生产技术科副科长韩亮,作为奥钢联泥炮和放散阀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出色的质量和服务赢得了用户的满意;电气设备员宗立杏,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完成了相关自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他们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对待工作认真、专心,用年轻人的激情描绘出了自己的绚丽青春。在2011年—2012年公司工会开展的“创纪录争状元”活动中,青年员工以卓越的表现共有42人次获得状元机台或状元个人称号;10名青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和称赞。共青团组织和优秀团员代表同时获得了2011年度陕西省国资委系统“先进团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文化育人
用“活动”凝聚力量 青年人刚从校门走出进入工厂,不仅思想需要引导,而且意志需要锤炼,生活上更需要关心和温暖。2011年6月,在 “青年岗位之星” 活动开展不久的“季度青年岗位之星”颁奖仪式上,团委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踊跃参加到“青年文明号”自行车棚义务建设活动中。他们历时三个多月,克服盛夏酷暑,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设计、下料、安装、焊接和涂装,最终建成可容纳800辆自行车的“共青团青年文明号”1#、2#自行车棚。活动中团员青年累计义务加班180人次,利用边角料及废钢废料为公司节约钢材7.58吨。通过活动的开展,中钢西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得到了传承,广大青年员工不畏困难、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锤炼,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012年1月,公司团委隆重表彰了10名“2011年青年岗位之星”,并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的喜庆日子里,给每位获奖员工的父母家中邮寄了喜报,用亲情拉近了企业与员工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1年7月,公司与企业所在地高陵县团委举办了“太平森林之旅”青年联谊活动,促成了3对青年喜结良缘。公司工会及团委还常年举办职工越野赛、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以及职工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青年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凝聚精神,稳定队伍,全身心投入“青年岗位之星”活动,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早日实现达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心交流
用“励志”点燃激情 青年人思想活跃,有激情、有闯劲,需要的是加以正确引导。公司领导不仅对“青年岗位之星”活动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十分注重对广大青年员工的关心和鼓励。新招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第一课就是形势教育,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聂仲毅都要与他们进行交流座谈,并寄予青年朋友,你们是企业“二次创业”的主力军,是企业“二次创业”的践行者,大家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年轻人朝气蓬勃、勇于奉献的精神,在企业“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每次“季度岗位之星”颁奖仪式上,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家宇都要亲自参加,并且与青年朋友谈理想、谈人生,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对青年人思想的成熟和事业的成长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