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3.2 命题、定理
2013-03-23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命题、定理 总课时 1 学校 长江一中 教者 赵军 年级 七年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14日 教





析 通过数学和生活中的实例,和对比两组语句的不同来认识命题,突出命题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的意义,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去感知、分析命题的题设设结论。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分析对比,与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中学会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学情分析 让学生初步体会命题在数学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好基础 教











标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件表达能力

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





点 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



点 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一.复习引入5分



























二.新课

20分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3.完成下面填空

已知:BE是AB的延长线,AD//BC,AB//CD,若则



4.那么a,c的位置关系如何?

1.例1,已知a//c,直线b与c垂直吗?为什么?

例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2.实践与探究

(1)学生操作: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做成一张

个格子的方格纸。观察并思考:做出的方格纸的一部分,



线段…都与两条平行线垂直

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组完成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件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教师给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问题: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作垂足F,问EF是否垂直DC?垂线段EF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

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而改变

3.命题和它的构成

下列语句,分析语句的特点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2)对顶角相等

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充分的让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命题,通过自主探究,讨论等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充分发挥了自主课堂的特点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巩固练习15分







四、总结5分 (3)等式两边同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4)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1)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项,结论是由已知项推出的事项(2)形式: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如果是,它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



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学生思考,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初步认识真假命题,因此就内容来看,可能会较为枯燥,单调,因此在教学设计是,给句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