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缠师回帖拾贝之二十七

 遨游. 2013-03-23

缠师回帖拾贝之二十七(转)

本帖最后由 真水无香 于 2010-12-11 16:23 编辑

这节课文的摘录多些,就先发上来--

特征序列的元素要探讨包含关系,首先必须是同一特征序列的元素,这在理论上十分明确的。

其实,线段的划分,都是可以当下完成的,无非是如下的程序:假设某转折点是两线段的分界点,然后对此用线段划分的两种情况去考察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其中一种,那么这点就是真正的线段的分界点;如果不满足,那就不是,原来的线段依然延续,就这么简单。

―――――――――――――――

对于散户来说,最终能战胜市场、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的,只有在本ID所说的乘法原则下的技术面操作。技术面是三个独立系统里的一个,而另外两个,例如比价关系基本面,可以配合决定你的介入种类。但当介入到一个品种后,技术面在操作上就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其他的面,变化的频率都没有技术面高,像基本面,其变化大致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不可能天天都是奇点、断裂点。比价关系也一样,一种比价确立后,就基本保持稳定了,不可能天天都变化。所以这种变化少的系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而技术面显然不同。

如果真掌握了均线系统,也可以应付一定的情况了,例如,在日线单边走势,最偷懒的方法就是看着一5日线就可以,而5周线就更是中线的关键,5月线是长线的关系。例如,为什么现在牛市的第一轮肯定没走完?很简单,你什么时候见过牛市的第一轮调整不跌破5月线的?这两年多,这5月线被有效跌破过吗?显然没有。而第一次跌破5月线后,下面的10月、30月线上来,自然构成新的调整底部,后面自然还有一波大的。

ID的理论,本质上分两部分,一是形态学,二是动力学,当然三就是两者的结合

站在纯理论的角度,形态学是最根本的。形态学,从本质上就是几何。
动力学,是属于物理范畴的,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物理,物理的本质就是几何。动力学必须有本ID要求的那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ID理论里的动力学部分,本质上也是几何,只是这种几何比较特别,需要把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作为前提转化为某些几何结构,然后构造出理论的证明来。

所谓形态学、动力学,其实很好分辨,任何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的范围,背驰是动力学的基本点之一。另外,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也属于动力学。而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其实,光用形态学,就足以形成一套有效的操作体系。只是在形态学中,由于没有背驰的概念,所以第一买卖点是抓不住了,但第二买卖点是肯定没问题的。单纯用形态学去操作,就是任何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第一个与回拉反向的不创新高或新低的中枢同级别离开,就是买卖段。

但实际上,当然是动力学、形态学一起用更有效。所以,千万别认为以后就只用形态学了。不过这里有一个用处,就是那些对背驰、区间套没什么信心的,可以先多从形态学着手。而且,形态分析不好,也动力不起来。

站在实际应用的角度,关于中枢的递归定义以及与从分型、笔、线段开始的最小级别定义之间的区别之类的东西,也是可以不管的,但这样,逻辑上就容易乱,所以,搞清楚没坏处。如果你实在特懒,那就从分型学起,这也可以。

ID给出一个懒人线路图:
  分型--线段-最小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上面几个东西,是形态学中最基本的,完全没有办法再简略了,所以无论多懒,如果真想学本ID的理论,那请先把这几样东西搞清楚。

关键是精通一样东西,精通就好,就怕半通不通。缠中说禅2007-08-21 22:37:20

―――――――――――――――

任何市场的获利机会,在本ID理论下,都有一个最明确的分类,用本ID理论的语言来说,只有两种:中枢上移中枢震荡

显然,站在走势类型同级别的角度,中枢上移就是意味着该级别的上涨走势,而中枢震荡,有可能是该级别的盘整,或者是该级别上涨中的新中枢形成后的延续过程。任何市场的获利机会,都逃脱不了这两种模式。

在你的操作级别下,①中枢上移中,是不存在着任何理论上短差机会的,除非这种上移结束进入新中枢的形成与震荡。而②中枢震荡,就是短差的理论天堂。只要在任何的中枢震荡向上的离开段卖点区域走掉,必然有机会在其后的中枢震荡中回补回来,唯一需要一定技术要求的,就是对第三类买点的判断,如果出现第三买点你不回补回来,那么就有可能错过一次新的中枢上移,当然,还有相当的机会,是进入一个更大的中枢震荡,那样,你回补回来的机会还是绝对的。
很多人,经常说自己按本ID的理论做短差买不回来,这没什么奇怪的。如果你连中枢都没分清楚,级别也没搞懂,中枢上移与中枢震荡也分不清楚,第三类买点就更糊涂,那也能短差成功,只能说你刚好运气好,死耗子摔到瞎猫爪子上了,天上哪能天天掉死耗子?
以上,只是在某一级别上的应用。用同一级别的视角去看走势,就如同用一个横切面去考察,而当把不同的级别进行纵向的比较,对走势就有了一个纵向的视野。

―――――――――――――

一个月线级别的上涨,在年线级别上,可能就是一个中枢震荡中的一个小段。站在年中枢的角度,如果这上涨是从年中枢之下向中枢的回拉,那么,中枢的位置,显然就构成需要消化的阻力;如果是年中枢之上对中枢的离开,那么中枢就有反拉作用。这都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对于一个最现实的获利来说,一个季度甚至月线的中枢上移,已经是足够好的一生最大的,在单个品种上的长线获利机会。

远离那些注定没有季线甚至月线以上级别中枢上移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最终都是某级别的中枢震荡。


ID就可以构建出一个最合理的投资方案。
  一、用最大的比例,例如70%,投在龙头企业(可能是两家)中,然后把其他30%分在最有成长性(可能是两三家)的企业中。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龙头企业已经在基本面上显示必然的败落,那当然就选择最好的替代者,如此类推。
  二、只要这个行业顺序不变,那么这个投资比例就不变,除非基本面上出现明显的行业地位改变的迹象,一旦如此,就按等市值换股。当然,如果技术面把握好,完全可以在较大级别卖掉被超越的企业,在其后的买点再介入新的龙头已经成长企业。
  三、这就是本ID理论的独门武器了,充分利用可操作的中枢震荡(例如日线、周线等),把所有投资成本变为0,然后不断增加可持有筹码。注意,这些筹码,可能是新的有成长或低估价值的公司。
  四、没有第四,如果一定要说,就是密切关注比价关系,这里的比价关系,就是市值与行业地位的关系,发现其中低估的品种。
注意,任何的投资,必须是0成本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以上这个策略,就是基本面、比价关系,与技术面三个独立系统完美的组合,能这样操作股票,才有点按本ID理论操作的味道。

当然,以上,只适合大资金的操作,对于小资金,其实依然可以按照类似思路,只是只能用简略版,例如,就跟踪龙头企业,或者就跟踪最有成长性的那家。
当然,对于原始资本积累的小资金,利用小级别去快速积累,这是更快速的方法,但资金到一定规模后,小级别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有人可能说,你怎么不说政策面?政策面那种玩意,不过是制造最多是周线级别的震荡,这正是提供技术上降低成本、增加筹码的机会。1929年、二次世界大战,都没改变美国股市年线级别的中枢移动,政策面又算得了什么?缠中说禅2007-08-23 22:35:20

―――――――――――――――

政策性风险,属于非系统风险,本质上是不可准确预测的,只能进行有效的相应防范。

首先,中国政策性风险将在长时间内存在,这是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环境所决定的。
其次,必须要明确,政策只是一个分力,政策不可能单独去改变一个长期性的走势。


明白了政策的特点,对政策,就没必要如洪水猛兽,以下几点是可以注意的:
一、一个最终结果决定于价格与价值的相关关系。当市场进入低估阶段,就要更注意向多政策的影响,反之,在市场的泡沫阶段,就要更注意向空调控的影响。
二、最终的赢利,都在于个股,一个具有长线价值的个股,是抵御一切中短分力的最终基础,因此,个股对应企业的好坏与成长性等,是一个基本的底线,只要这底线能不被破坏,那么,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而且,中短的波动,反而提供了长期介入的买点。
三、注意仓位的控制。现在透支已经不流行,但借贷炒股还是不少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把资本市场当赌场的,永远也入不了资本市场的门。在进入泡沫化阶段后,应该坚持只战略性持有,不再战略性买入的根本原则,这样,任何的中短波动,都有足够的区间去反应。
四、养成好的操作习惯。本ID反复说了,只有成本为0的,才是安全的,这大概是彻底逃避市场风险的唯一办法。
五、贪婪与恐惧,同样都是制造失败的祸首,如果你保持好的仓位,有足够的应对资金以及低成本,那么,就让市场的风把你送到足够远的地方。你可以对政策保持警觉,但没必要对政策如惊弓之鸟,天天自己吓自己。
六、不要企望所有人都能在硬调控出台前提早一天跑掉。可以明确地说,现在政策的出台的保密程度已经和一切大为不同,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十分高效保密的,当然,一定范围内的预先,那肯定是有的,但这种范围已经越来越小,而且,经常能够反应的时间也越来越小,对于大资金来说,那点时间,基本无效。本ID可以开诚布公地说,现在政策的公平性已经越来越高,有能力预先知道的,资金量小不了,因而也没足够的时间去全部兑现,这在以前,有长长的时间去组织大规模撤退,那决不是一回事了。
七、必要的对冲准备,例如权证等,最近,认沽热销,也和一些资金的对冲预期有关。
八、一旦政策硬调控出现,则要在一切可能的机会出逃,在历史上,任何硬调控的出现,后面即使调整空间不大,时间也少不了。
九、关键还是要在上涨时赚到足够的利润,如果你已经N的平方倍了,即使用一个10-20%地去留给这飘忽不定、神经叨叨的非系统风险,那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为市场的最终赢家,和是否提前一天逃掉毫无关系,资本市场,不是光靠这种奇点游戏就能成的。心态放平稳点,关键是反应,而不是神经叨叨的预测。缠中说禅2007-08-28 08:41:11


之后,有缘人继续。。。


缠师回帖摘录之二十七:


问:
缠主好!下面是几个月以前跟贴的问题,至今仍想不明白。能不能详细说说?
18课有个定理有点疑问,该怎么理解?
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这定理三中提到的两个次级走势组合,比如趋势+盘整,是否同级?这里说的是两个同级走势的连接?还是从走势组合观点看,那个盘整中枢级别高于趋势中枢级别?
缠师曰:
这和连接的结合性有关。简单说,只要能分解出两段次级别走势就可以。

盘整中枢为什么一定要高于趋势的?关键不是盘整还是趋势,而是中枢究竟是什么级别,没有中枢,没有中枢的级别,哪里有什么盘整、趋势以及他们的级别?
这个问题其实说过N次了,盘整结束的标志就是第三类买卖点,而趋势结束的标志就是形成该级别的背驰后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为什么一回拉趋势就肯定完成?因为,一回拉,肯定就有更大级别的中枢形成,所以原来级别的趋势肯定就破坏了。这个逻辑关系是极端严格的。
那么,我们是否要等到回拉才决定进出?当然可以,可以等回拉后再一次向上,形成所谓的第二类买卖点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完全可以不用背驰概念,纯粹就用三类买卖点就可以。
当然,实际操作中,可以用背驰,在第一类买卖点操作,为什么?因为背驰后一定回拉,这是本ID理论的一个定理。
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虽然背驰一定回拉这个定理是100%成立了,但即使没有这个定理,本ID的理论依然成立,为什么?因为走势必完美,第一类买卖点后还有第二类买卖点,这是纯图形的,而背驰是动力学的(2007-08-21 16:20:01)


问:
问题:封闭还是不封闭?67课中讲: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71
课中:这里的逻辑关系很明确的,线段要被笔破坏,那么必须其最后一个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否则就不存在被笔破坏的情况。
缠师曰:
这根本不是问题。线段破坏和线段的笔破坏根本就是两个概念。线段被笔破坏,但线段不一定被破坏,也就是说,线段被笔破坏,那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并不意味着线段一定被破坏,有新的线段产生。线段破坏,就是那两种情况。其中第二钟情况中还包括了一种最特殊的,也就是所谓小级别转大级别后连最后的特征序列缺口都不回补的情况。 (2007-08-21 16:27:28)


问:
谢谢您昨天写的论语,带给我们心灵的营养,还是要先学好本事再来讲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有水平才能做。结合当下,太多人只讲着好话就算好人了,其实专做糊涂事,其实连小人都当不上,只能算伪君子。小人和君子的区别是心之所向,而将来成就也会相差很远。
缠师曰:
对,首先成,才有小人,有了小人,才有君子。如果连都成不了,那只是伪人,假人,被摆布的木偶。小人和君子的区别,更准确地说,是心量之大小,这也包括心之所向。(2007-08-21 16:33:43)


问:
潜水很久了,冒一下泡。谢谢缠主每天解盘,从你的文章感觉你的理论很管用,可惜怎么都学不会。
缠师曰:
其实,逻辑化的东西都最好学的,关键是从最基本的概念下手,然后把整个逻辑关系串起来,这样就一通百通。否则,只能乱套。(2007-08-21 16:36:36)


:
越来越感觉你的理论比一些我看过的理论有用的多,不过,我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近段时间想试试把成本降为0,结果总是把筹码弄丢了,郁闷啊

缠师曰:
加大操作级别,对新手来说,先练习持股,在一个大级别买点买入后持有到大级别的卖点,怎么都应该是30分钟以上的。你看这次从3600上来,从来就没有效跌破过5日线,对初学者,用这一招就比所有的所谓专家高多了。如果资金大的,就看5周线。
至于中枢震荡中的短差,那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动,初学者当然做不好。至于趋势中时,根本就不存在做差价的可能,趋势中,唯一需要干的就是等待背驰。注意,上面说的,都是在你的操作级别的意义上。(2007-08-21 16:40:58)


问:
事实上如果用67课的新的精确定义,57课里的34段的分段就迎刃而解了,正是这句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解决了此问题。缠主,是否如此呢?那小级别转大级别是否要退居幕后了呢????
缠师曰:
在线段的层次上,是不需要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概念的。但在最小级别走势类型之上,还是需要。(2007-08-21 16:46:44)


笔破坏与线段破坏,是两个不互相包含的概念。并不是笔破坏就一定线段破坏,也不是线段破坏一定要笔破坏。显然,在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情况下,必然是笔破坏的。在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下,就不一定了。反之,线段破坏如果不是笔破坏,那么一定是第二种情况的。那么,笔破坏为什么要单独提出来?因为笔破坏有动力学上意义。
ID的理论,有一部分和物理学有点类似,就是探讨动力学方面的东西,这方面,各位现在接触最多的就是背驰,而笔破坏,和这一样属于动力学方面的内容,这在以后会逐步说到的。
先形态学,再动力学,各位慢慢来。(2007-08-21 17:02: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