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现象很普遍

 山爷wzs0718 2013-03-23

作家许晖的《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简体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去年在中国台湾出版,书中收录的近200个词条。许晖说当下的识字教育往往让孩子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太多的历史文化都被忽略和遗失了。许晖谈及其写这本书的初衷时说:“可以说我们平日里信手拈来的许多话,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本意和渊源,我研究汉字、汉语词汇和中国历史多年,就想还原这些字词的原始状态”。

比如“睡觉”一词,在古代却恰恰相反,是睡醒了的意思。唐诗中有大量这样的例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杨贵妃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有整理好就下堂来了。直至明代的《二刻拍案惊奇》等小说中,“睡觉”依然指睡醒。

我们今天通常用“黎民百姓”来泛指普通民众,但在最早的时候,“百姓”却指官员和贵族。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许晖说直到战国之后,“百姓”才开始泛指平民。“黎民”在当时指受过刑的犯人,普通百姓则被称作“细民”。

如今“笨蛋”一词形容人不聪明。但在古代,“笨”只是一种造纸的原材料。《广雅·释草》说“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据许晖考证,“笨”的这一原始语义到了魏晋时期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用来指愚蠢的人。

“千金”,该词用来指女儿是元明以后的事儿,在此之前都是指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南朝的大臣谢庄就曾赞自己的儿子谢肋是自己家的“千金”。

今人用“鸳鸯”来形容情侣,“鸳鸯”最早却用来形容兄弟,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的苏武与李陵诗中吟咏“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意即以前两人是好兄弟,如今却如同参星和商星,一颗在西,一颗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了。

许晖认为现在识字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往往让孩子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仅流于死记硬背增加了孩子的学习难度,而且很多历史 、文化、民俗就在这中间被遗忘和流失了。很多词语的原意细细探讨起来大有讲究,比如,人们都明白“司空见惯”的意思,却不知“司空”是个官职,“司空见惯”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据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刘禹锡被罢苏州刺史后回到长安,那位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著名诗人李绅就邀请他到府第中喝酒,山珍海味摆满了一桌子,李绅命一个漂亮歌妓献唱助兴,刘禹锡对这位歌妓一见钟情,于是即席赋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绅一听哈哈大笑,当场就把漂亮歌妓女送给了刘禹锡。

“三长两短”是中国人的日常口语,属于委婉地指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三长两短”在古代也是棺材的捆缚方法,《礼记·檀弓上》就有这样的规定:“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雕虫小技”也是常用语,但雕的是什么“虫”呢?许晖说这里的“虫”是秦朝时定型的八种书写字体,称为“秦书八体”,包括大篆、小篆、刻符、虫书等。

很多人都不知道“寻常”在古代分别是两种度量单位。最早的度量方法是伸开双臂,双臂之间的距离称作一寻,一寻乃八尺。“常”是“寻”的两倍,即一丈六尺。因为这两者都是最普遍使用的度量单位,“寻常”一词便被引申为平常、普通的义项。

“杜撰”一词的来源在南宋王楙《野客丛书》中写道:“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杜默是北宋诗人,和石延年、欧阳修并称“三豪”。

因为很多词语在历史的进程中褒义与贬义的转换,所以别有一番趣味,“出尔反尔”最初是那个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

“斤斤计较”原意则是明察秋毫的意思,“斤斤”出自《诗经·执竞》,“斤”的本义是伐木的斧子,砍削的时候自然要看得分明,否则一不留神就会砍到自己的手。

“无所不用其极”,语出《礼记》,当时可是大大的褒义词,说君子要“无所不用其极”,在方方面面都做得尽善尽美,竭尽心力。

“明目张胆”语出自《晋书·王敦传》,最早也是用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除了很多褒义词“不幸”被附会成了贬义词,也有成语在最早诞生的时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后来却成了赞美之词。

“后来居上”这个成语,是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特别用来形容后起之秀胜过了前辈。在今天这是一个褒义词,最早诞生的时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它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汲黯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大臣,这个人的特点是为人严正,严正到了令人畏惧,甚至令汉武帝本人也畏惧他的地步。汉武帝好儒学,广揽天下的文学之士和儒生。汲黯看不过去了,公然在朝堂上进谏说:“皇上您其实内心里的欲望很多,对外却偏偏假装要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获得唐尧虞舜那样的功绩呢!”汉武帝一听,照例地沉默不语,但是越想越生气,不等结束上朝的时间就拂袖而去。回去对近侍发牢骚:“汲黯这个人,真是又戆又愚!”大臣们都替汲黯担心,有的还数落汲黯不该这样赤裸裸地指责皇上,汲黯回答说:“皇上要咱们辅佐他,难道非要阿谀奉承不可?这不是明摆着要陷皇上于不义吗?”汉武帝气消了以后,也就不再怪罪汲黯。相反,大将军卫青入宫侍奉,汉武帝就蹲在厕所上接见他;丞相求见,汉武帝有时连帽子都忘了戴。可是汲黯求见的时候,汉武帝帽子没有戴好是不会接见他的,并且汲黯奏什么就准什么。对丞相公孙弘,汲黯指摘他是小人,“怀诈饰智”,阿谀皇上;对酷吏张汤,汲黯更是一见就上前痛骂他实行苛法,有什么资格做公卿。以前这两个人都比汲黯官小,现在反而都爬到了汲黯的头上。汲黯也不是圣人,心中常常愤愤不平,就对汉武帝抱怨说:“皇上您用人就像堆柴火垛,后来者居上。”汉武帝只好照例地沉默不语,权当耳旁风。这就是“后来居上”这个成语的出处。汲黯的意思是指汉武帝用人就像堆柴火垛,最后堆上的反而越靠上靠前,把最早堆上的都压了下去。抱怨汉武帝用人喜新厌旧,当然是一个贬义词了。在漫长的语义演变中,“后来居上”渐渐走向它的反义,变成了一个夸奖后辈的褒义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