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商品流转核算原理
2013-03-24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商品流转核算的一般原理第一节商品流转核算的特点及重要性一、商品流转的概念和特点商品流转又称“商品流通”,是指社会产品
通过货币结算,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商品实物的转移;二是通过货币结算的交易行为。完整的商品流转过
程一般要经过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两个环节。批发商品流转是商品流通企业从生产部购进商品出售给零售企业以便继续转卖,或出售给生产
企业继续加工的商品交易活动。它是商品流转的起点。零售商品流转是商品流通企业从批发企业或生产单位购进商品,售予城乡居民和工厂、机关、
团体、学校等集体消费单位,以进行直接消费的商品交易活动,它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从事批发商品流转的企业称为批发企业;从事零售商品流
转的企业称为零售企业;同时从事批发、零售商品流转的企业称为批零兼营企业。二、商品流转核算的重要性库存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的
经营对象,组织商品流转话动也是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因此,商品核算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科学组织商品流转的核算对
于恰当地反映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一,库存商品计价会直接或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
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一方面,库存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存货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商品的核算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内容。
商品数量及价值的计算,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价值的真实性,进而对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数额的计算也产生直接
的影响。另一方面,库存商品既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利润表中销售成本的来源。库存商品与销售成本之间有机联系,
库存商品的计价还会直接影响到当期和以后各期的财务成果。其具体表现在:①期末,库存商品计价(估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
减少;②期木库存商品计价(估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③期初库存商品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④期初库存商品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可见,库存商品计价的正确与否,对企业利润的准确性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第
二,库存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项目,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保持适量的商品储备,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减少商品资金的
积压,既是商品流通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重要任务。第三,库存商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库存商品经常处于
不断销售耗用、购买或重置中,具有较快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库存商品的这一性厉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若不借助于会计等管理工作加强对
商品的管理,企业很可氖遭受偷窃、浪费等人为的损失,或霉烂、变质等自然损失。第二节库存商品购销的确认与计价一、库存商品的确
认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确认就是将符合资产要素确认标准的商品纳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过程。库存商品的确认条件包括:
第一,取得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出售或加工后再出售;凡不是为了出售而取得的资产项目,均不能确认为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而只能作为其他资
产处理,如商品流通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晶等资产项目,都是为企业自用,而不是以出售为目的,因此不能将其列入库存商品的
范围。第二,商品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库存商品最重要的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对库存商品的确认,关键是
判断其是否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通常,库存商品的所有权是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
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根据销售合同已经售出(取得现金或收取现金的权利)、所有权已经转移的库存商品,因其所含经济利益已不能流入本
企业,因而不能再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进行核算,即使该存货尚未运离企业。再比如委托代销商品,由于其所有权并未转移至受托方,因而委托代销
的商品是委托企业库存商品的一部分。总之,商品流通企业在判断存货所含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时,通常应结合考虑该项存货所有权的归属。
第三,商品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库存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要予以确认
也必须能够对其成本进行可靠的计量。如果库存商品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则不能确认为一项存货。如商品流通企业承诺的订货合同,由于并未实际
发生,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此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二、库存商品购销的交接货方式商品购销的交接货方式通常是根据商品的特点各运
输的条件,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的。通常采用的商品购销的交接货方式一般有以下四种:1.送货制。送货制是指供货单位将商品送到购货单位
的仓库或指定的地点。送货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商品损耗,一般由供货单位负担。2.提货制。提货制是指购货单位至供货单位的仓库或指定
地点提货。提货过程中扬发生的费用和商品损耗,一般由购货单位负担。3.发货制。发货制是指供货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发货日期、商品品种、
规格、数量等条件,将商品委托运输部门运到购货单位所在地的车站、码头。在发货过程中,一般规定商品交接以前所发生的费用和商品损耗由供货
单位负担,商品交接以后所发生的费用和商品损耗由购货单位负担。4.门市收购制。企业直接在基层设立门市部收购农副产品、回收废旧材料物
资。三、库存商品购销的确认1、库存商品采购的入账时间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一般以支付货款的时间作为依据,在货款先付,商品后到的情
况下,以支付货款的时间作为商品购进入账时间;在商品先到,货款后付的情况下,收到商品后,暂不入账,等付款时作为商品购进入账时间。根据
商品交接货方式和货款结算方式的不同,商业企业的商品购进入账时间有以下几种情况:(1)从本地购进商品,采用现金、支票、本票或商业汇
票等结算方式的,在支付货款并取得供货单位的发货证明,即可作为商品购进入账;假如商品先到并验收入库,而货款尚未支付,月末暂作购进商品
入账,次月初再用红字冲回。(2)从外地购进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结算凭证先到,并承付货款时,作为商品购进入账;在商品先到,
并符合购销合同规定的,验收入库后,暂不作为商品入账,待承付货款时,再作购进入账。如月终尚未付款,则作为购进入账,下月初再以红字冲回
。(3)如果在商品购进业务中,采取预付货款方式的,则不能以预付货款的时间作为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因为预付货款不能形成买卖双方的商
品交易行为。(4)进口商品以支付货款为购进入账时间。2、库存商品采购成本的确认商品流通企业取得库存商品应当以其进价成本入账。
一般而言,库存商品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采购成本是指库存商品从采购到入库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
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属于库存商品采购成本的费用。库存商品购买价款,是指商品流通企业购人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
,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与库存商品相关的税费,是指商品流通企业购买库存商品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
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进货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
销售费用。具体确定方法如下:(1)?国内购进的用于国内销售和用于出口的商品,以进货原价作为其采购成本。购进商品所发生的进货费
用,包括购进出口商品到达交货地车站、码头以前支付的各种费用和手续费,均作为当期损益,列入销售费用。(2)企业进口的商品,其采购成
本包括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应分担的外汇差价和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一律以到岸价格(CIF)为基础。如对外合同以离
岸价格成交的,商品离开对方口岸后,应由我方负担的运杂费、保险费、佣金等费用,计入商品的进价;商品到达我国口岸目的港后发生的费用,计
入销售费用。收入的进口佣金冲减进价;不易按商品认定的,冲减销售费用。(3)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其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
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4)企业收购免税农副产品,其采购成本为支付的收购价款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款后的金额。3、库存商品销售
收入的确认批发企业销售商品时,如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即确认收入:第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第二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第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第四,相关的经济
益能够流入企业。第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批发企业销售商品情况比较复杂,应通过会计职业判断认真分析每项交
易实质,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即使收到货款,也不能确认收入。4、库存商品销售价格的确认
对于商业企业库存商品销售的入账金额可以按不同的销售对象分为以下几种:(1)批发价:是指商业批发企业直接供应给单位和个人的批量商
品,按批发价作为销售入账价格。(2)零售价:是指零售企业直接供应给消费者数量零星商品,按零售价扣除增值税作为销售入账价格。(3
)协商价:是指商业企业采用浮动价、批量作价,按实际开票作为销售入账价格。(4)批零兼营企业应视供应对象数量多少分别采用批发价或零
售价。第三节库存商品流转的核算方法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因此,商品核算既要利用使用价值的尺度进行实物数量的分类
核算,又要利用价值形态的尺度(货币)进行价值量的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有: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售
价金额核算法和进价金额核算法。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按商品的进价和数量核算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
一种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会计部门对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按商品进价记账;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品名、规格、等
级和编号分户进行明细核算;3.对经营品种繁多的企业,要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以核算大类商品的进、销、存情况,并控制所属明细账;4
.采用适当方法随时或定期结转销售商品成本。5.这种方法的优点:把商品的数量核算与金额核算相结合起来,既反映商品价值的增减,又反映
各种商品的数量变动有利用于加强商品管理,更好地安排商品的购销活动。缺点是记账工作量较大。因此一般适用于大中型批发商业企业。二、数
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按商品的售价和数量核算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
.库存商品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按商品售价记账;2.库存商品进价金额与售价金额的差额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3.库存商
品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基本相同;4.这种方法优点:能够按商品的品名、规格反映和监督商品的进、销、存数量和售
价金额的变动情报况。一般适用于某些基层小型批发企业或某些特殊零售商品(经营贵重物品)。三、售价金额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
按售价核算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库存商品明细账登记售价金额,不登记数量;2.商品进价金额
与售价金额的差额,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3.按经营商品的种类和管理的要求,确定若干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实物负责人对其经
营的商品数量和质量负责;4.库存商品明细账不按商品的品种、规格分户,而按实物负责人(或商品类别)分户,按批登记商品收入、发出和结
存的售价金额,以商品的售价金额控制实物负责人经营的商品;5.实物负责人经营的各种商品数量分别乘以每种商品的售价算出的各种商品售价
金额之和,应该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中该负责人账面金额相符。6.这种方法亦称“售价核算,实物负责”的方法,一般适用于零售企业。四、进
价金额核算法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对库存商品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都按进价金额记账而不实行数量核算的一种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
主要特点是:1.库存商品按进价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分户,只记进价总金额,不记商品数量;2.商品售出后,只记主营业务
收入,不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定期或月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每种商品的实存数量,按商品最后进价计算结存商品进价总额,倒求主营业务成
本;然后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这种核算方法又称“进价核算,盘存计销”,一般适用于零售鲜活商品的企业。其销售成本计算公式:本期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本期进货进价金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期初库存商品数量×期初库存商品单价本期进货进价金额=∑(进货数量×单价)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期末盘存商品数量×最后一次的进货单价本章小结●商品流转是指社会产品通过货币结算,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商品实物的转移;二是通过货币结算的交易行为。●完整的商品流转过程一般要经过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两个环节。●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一般以支付货款的时间作为依据,以取得的采购成本为商品的进价成本计价,而相关费用则计入期间费用。●销售商品时应按符合商品销售收入的五个确认条件确认。●库存商品流转的核算方法有: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和进价金额核算法。
献花(0)
+1
(本文系卢德湖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