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首都博物馆 - (上)
2013-03-24 | 阅:  转:  |  分享 
  
首都博物馆





简介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当时的馆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孔庙内。为了容纳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务更多的参观游客。1999年,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央礼仪大厅



大厅内有明代景德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景德牌楼原坐落在北京历代帝王庙景德门前两侧,共两座横跨阜成门内大街,是皇家坛庙建筑的一部分,始建于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解放后因影响交通于1954年拆除,主要建筑构件得以保存,2004年重建于此馆。





中央礼仪大厅大屏幕——采用目前国际上最高分辨率的全彩色大屏幕,播放介绍首博展陈、临时展览和北京历史名胜的数字影片;采用双基色大屏幕以文字方式播放展陈与服务信息。







大厅西侧是各展室











大厅的东侧是椭圆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青铜材料,并饰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等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



一楼临时展厅——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

















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青花莲池情趣图八方盖罐







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青花莲池情趣图八方盖罐





镂空桃树铜笔架:此笔架随枝桠的错节伸展之势而成型,间饰桃实和桃叶,留有错落有致的空洞,与陶瓷、玉石质地的笔架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笔架的这种空洞造型脱胎于宋人玩赏的太湖石。





双兽钮黄寿山章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此罐敞口圆肩胎体厚重,青花发色明丽鲜艳,是典型的万历青花瓷器。腹部四个开光内描绘人物故事图,分别表现了庭院、访友、游赏、家庭生活等不同主题的内容,构图丰满,刻画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外底有“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双行楷书款。





三彩香炉:明神宗定陵神宗椁的北侧出土。黄釉底,饰紫、绿、蓝三色,三足由三螭(音吃)首构成,其中二螭尾上卷形成两个炉耳,饰透雕灵芝花纹,一螭尾部贴于炉腹形成半浮雕式花纹。炉内附三齿形铜香靠。炉外底有款文两行“大明万历年制”。整件器物设计新颖,造型别致,蟠螭屈曲盘绕,流畅自然。





三彩花觚:此器出于定陵神宗椁的北侧,其形制仿铜觚(音姑),以黄、灰褐、黒三色釉绘彩,底部有铭文两行“大明万历年制”





青花胭脂盒:出自孝端皇后棺内漆盒中,外底有“大明万历年制”款。





青花梅瓶:出自定陵帝后椁的两侧,该瓶白底青花,器身上部和下部饰变形莲瓣纹,中部绘二升龙及缠枝番莲纹。盖钮及顶部饰变形莲瓣纹,盖的侧壁绘二龙及番莲纹。肩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





白玉革带:定陵出土,革带是系于袍服外的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饰物。革带中以玉带最为尊贵。





金酒注:出于神宗棺内,通体沙底,盖顶镶玉,红宝石为钮,肩部镶嵌宝石七颗,腹部在把、流的两侧各镶一条玉雕正面盘龙,龙眼、龙额处各镶红宝石三块,造型端庄雍容华美。





鎏金龙纹嵌宝石香薰:出于随葬的器物箱内,形制为桃形,中空,左右两半可分开和扣合,两面分别镂刻二龙戏珠及海水江崖和云纹;正面中部嵌一颗珍珠,以象征二龙戏珠之火珠;背面相应的火珠处鼓起为圆泡,上刻“┻”形孔,手柄中部下面有“┳”形突起恰好插入“┻”形孔内。





青花福寿纹瓶





海淀区清河出土青花兔子款人物纹盖罐





乌纱翼善冠:又叫折角向上巾,定陵出土是明代皇帝日常上朝时所戴,因其“转交不交向前,其冠缨像善字”而得名翼善冠。该冠以细竹丝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外敷黄素罗,外面以双层黑纱作面,故称乌纱翼善冠。





海淀区懂四墓村明神宗妃嫔墓出土:镂空嵌宝人物纹金簪





海淀区懂四墓村明神宗妃嫔墓出土:累丝嵌宝石金凤簪





二楼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定陵出土:红沙罗底平金彩绣百子金龙花卉女夹衣(复制品)

























清代(1644-1911年)金漆菩萨立像





邵德臣整理

清代(1644-1911年)金漆菩萨立像













二楼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1644-1911年)金漆菩萨立像

定陵出土:红沙罗底平金彩绣百子金龙花卉女夹衣(复制品)



海淀区懂四墓村明神宗妃嫔墓出土:累丝嵌宝石金凤簪



双兽钮黄寿山章







镂空桃树铜笔架:此笔架随枝桠的错节伸展之势而成型,间饰桃实和桃叶,留有错落有致的空洞,与陶瓷、玉石质地的笔架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笔架的这种空洞造型脱胎于宋人玩赏的太湖石。









































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青花莲池情趣图八方盖罐

























TrialversionofABCAmberCHMConverterhttp://www.processtext.com/abcchm.html



TrialversionofABCAmberCHMConverterhttp://www.processtext.com/abcchm.html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