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理 与 人 道 ---草堂琵琶 俗语讲:人要走正道,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人的一生中背负着很多责任与道义,为人之君臣,为人之父母,为人之夫妻,为人之儿女......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孟子推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这就是做人的道义---人道。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人的本身存在就是天命,一个人的自我不断改变就是生存,一个人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自然。 遵循大自然的天体运行规律,探索自然而不违背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就是做事的大道---天理。 天理与人道谁都懂,可犯糊涂的不仅仅是凡夫俗子,所谓“圣人君子,逆天而行,违反人伦的更是历朝历代枚不胜举。不论是帝王将相的杀父弑兄,谋反篡逆,还是平民百姓的欺田霸妻,杀人越货-----生活永远烂漫飞花而沧桑沉沦。 生活的奢侈,让光阴流逝,时间的吝啬,让岁月荒芜,过去的不会再来,曾经的不能重来,惟有未来在向我们走来!历史一直在演绎着传说,生活也一直在继续着故事,但,人类的善良与美好的追求却从没因此而停止! 历史就是这样,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局限性,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变革性!社会的变革,是一种人类自发的命运的选择与改变。也可能是温柔的--民主行为,也可能是暴力的--阶级行为。 统治者能够以人为本,敬民以生计,给士子以出路,还天下以太平。百姓可以安居,当然乐业,更能津津乐道!遵循天理的社会治理,是人道,天下一定会太平,反之,以政为治,指家为国,乃至家国不分,百姓难以生计,士子没有出路,社会何以安宁,天下哪能太平? 2012年春节晚会‘小邓子-鸣鹤’一句“开门纳福了”!道出了亿万人的心声与祈盼---国家要安宁!社会要公平!人民要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