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五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2013-03-24 | 阅:  转:  |  分享 
  
河南农业大学孙自庆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西方学者把由垂直和水平线段组成的曲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其意义:在到达充分就业国
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到达充分就业后,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不论价格水平被提高
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该曲线亦称为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
给曲线,因为,在严重的萧条状态时,由于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当整个社会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增长时,价格水平和货币
工资会大致保持不变,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一直到充分就业时为止。常规总供给曲线推导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
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企业愿意提供的产品总量随之增加,因此总产量会偏离充分就业的潜在水平。常规总供给曲线暗含的前提是:
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企业可以在名义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获得他们需要的劳动力,因此总需求的增加会使产量提高。图示yyP
P00BBAACCE常规总供给曲线(线性的)EAABBCC常规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常规总
供给曲线BACK常规总供给曲线推导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工资粘性理论:名义货币工资是由劳资
双方的工资合同确定的,工资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工资在短期内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即工资具有“粘性”
。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在名义工资不变条件下,价格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实际工资,使劳动成本降低。劳动成
本越低,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和使用量越高,在不考虑企业资本存量变化的条件下,企业的产量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常规总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价格粘性理论:根据名义价格粘性模型,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物价水平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
。由于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伸缩性,如果经济处于衰退期,总需求减少?产品销量减少?企业削减产量、劳动需求量和投入
量?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工人错觉理论:认为工资可自由变动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平
衡。中心假定是:企业和工人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均取决于实际工资
,但企业拥有关于价格水平的所有信息,但工人并不拥有充分的信息。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当价格水平突然上
升时,工人不能及时预期到这种变化,因此预期的实际工资和真实的实际工资之间发生误差(工人会误认为自己实际工资提高,愿意提供更多
的劳动),而企业拥有更多信息,认为价格上涨,货币工资将同步上升,实际工资不会发生变化,对劳动的需求不变。因此工人在
实际工资水平降低的情况下还愿意提供更多劳动,从而导致就业和产量的增加。总供给曲线的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个社会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会导致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动。反之,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长期总供给的增加代表潜在的社会总产量增加。长期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与之对应短期总供给
也会增加。总供给曲线的变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变动: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成本上升?短期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短期总供给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和资本变动:劳动力增长?资本存量因投资而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劳
动力减少?资本存量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生产技术变动:生产技术的提高?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短期的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P
yASAD0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投资减少,AD左移。表明:经济萧条。就业和价格水平都
低于充分就业。但是,价格下降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ASPy0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由于粮食歉收、石油涨价等
某种原因。AS左移。如图:表示滞胀。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yP0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AD第六章总需
求-总供给模型主要内容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第三节总供给曲线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
型对现实的解释第一节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需求:一定时期内,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
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
要多高水平的产量。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ADyP
总需求曲线0总需求函数的机制总需求函数的机制: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实际货币:
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即以实物形态衡量的货币。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不变,价格水平变化,会影响到实际货币财富。利率效应:价格水
平变动,引起利率同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的现象。价格水平?(?)?利率?(?)?总需求
量?(?)。总需求函数的机制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
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的现象。价格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消费水平
和总需求量?(?)总需求函数的机制外贸效应:价格水平?(?),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品相对?(?),购买?(?
),中国出口需求?(?);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得相对?(?),购买外国商品?(?),使得进口?(?)。两项相加,中国净出口
?(?),进而总需求量?(?)。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图示ISyyPr%价格水平
为时,均衡总支出=总收入=价格水平为时,均衡总支出=总收入=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
AD曲线的经济含义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国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表明总产出与价
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反映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
平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AD曲线的变动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
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
钝。反之,则越敏感。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扩张性财政
和货币政策,都使AD曲线右移。扩张性财政:增加政府支出,IS右移。在原价格水平下,形成新均衡,利率升高,收入增
加。相同价格下,收入增加后AD曲线右移。yyr%P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总供给总供给:一
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提供的,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总收入=GDP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
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
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y=f(N,K)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短
期宏观生产函数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
作为常数处理。y=f(N,K)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
出取决于就业量。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y=f(N,K)y
N宏观生产函数0劳动市场设名义工资是W,实际工资是W/P。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N0
劳动市场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N0劳动市场的均衡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立即调整到劳
动供求相等的水平。此时,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N第三节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描述了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
供给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
而且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条件。总供给曲线根据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主要是劳动工资有
无刚性):(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垂直线)(2)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水平线)古
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假定:(1)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2)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
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3)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具有灵活变动的性质;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会迅速得到调整,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常常出清(即供需相等)——劳动力市场总
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距离等于充分就业产量Yf的垂直线——表明总供给量不会随价格变
动而变动。图示价格P产量y0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BACK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古典经
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像其他竞争性商品市场一样,会迅速地出清,其根源就是工资具有灵活可变的性质。劳资双方在充分信息的条件
下不存在货币幻觉。一旦价格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只有名义工资也上涨,他们才不改变劳动力的供需量。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
假定:劳动力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价格上升而不会令产量提高。它表明不论价格水
平如何变化,供给的产品数量总保持在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相对应的潜在水平上。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
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相应的产量水平将位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或潜在产量水平,不受价格
变动的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也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因为在凯恩斯之前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市场的运行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被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故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描述了在充分就业下价格水平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Py0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被认为是一条水平线。一旦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其总供给曲线便为实现充分就业产量的段。P0yD
献花(0)
+1
(本文系★★★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