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有余地的智慧

 千秋胡杨 2013-03-26

来源:乐读网 作者:赵元波

山西大同浑源县的悬空寺修建于北魏时期,当地老百姓中流行的民谣唱到“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掉”,是一座有1500多年历史的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木质结构庙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奇迹之一。

千百年来的沧桑让悬空寺曾经遭受多次地震,尤其是在最近的40年里,发生过两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其中一次甚至让浑源县城内三分之一的建筑倒塌,可是悬空寺却安然无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建在离地5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的悬空寺在地震时毫发无损呢?

悬空寺的坚固首先应归功于应用了巧妙的力学原理。悬空寺大小40间殿堂,总重约10多吨,表面上看是靠十几根10多厘米粗的木柱支撑,其实并非如此,真正承托重量的是27根悬臂梁,这些直径仅50厘米的悬臂梁都是由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制成的,质地坚硬,使用之前事先用桐油浸泡过,起到防腐、防虫的作用,这些悬臂梁在钉进崖壁上的石孔时,顶端被钉上楔子,打入石孔内,楔子会撑开悬臂梁,牢牢的卡在石孔里,其原理类似于今天的膨胀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牢固,这些悬梁好像是从岩石里长出来的一样。此外,在悬空梁与石孔之间留有细微的缝隙,悬空梁与木柱交接处也有大约2厘米的空隙。正是这种留有余地的设计,使得这些细微的缝隙在地震发生时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到一个缓冲上下左右摇摆的作用,缓解来自不同方向上的拉力,大大减少地震对寺庙建筑物的破坏。

弓满必折,水满自溢,饭不必吃饱,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人与人相处,切不可斤斤计较,过分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应该像悬空寺的悬空梁与石孔、悬空梁与木柱之间在交接处留有一定缓冲的余地,才可能与人和谐共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