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2 短文两篇(陋室铭1)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长江一中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陋室铭 课型 综合课 主备 杨春艳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10月11日 小组 编号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预测】 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知识链接】 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环节及时

间分配】 学习内容 学生笔记栏 独学

5分



















群学

20分





















































小结

5分



检测

10分

















任务

5分 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学习方法:参考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

1、 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

文中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4、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学生自由总结文言词语知识。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鸿儒()

案牍()苔痕()西蜀()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有仙则名②有龙则灵

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④谈笑有鸿儒⑤往来无白丁

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之劳形

⑧何陋之有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铭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写出韵脚。



5、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教与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