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

 捧书不倦 2013-03-26

清明时节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祭祖是中国古代一种相沿已久的传统习俗。在先秦时期已有祭墓活动,但并未限定在寒食、清明之际。汉代魏时上坟之礼已经得到重视,但当时尚未成为正式礼仪。清明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时才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也有这样的记载,两千多年以前的晋文公,为了引出介子推,就火烧绵山,不想却烧出一个清明节来。再后来,在汉代的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后,清明墓祭便被官方纳入五礼之中,清明节也由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父母挑着菜肴、果品、纸钱,孩子们拿着锄头、镰刀出发了。一路上,人们急冲冲的打着招呼,肩上的担子吱吱咯咯地响着。
  到了墓地后,人们将食物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又把纸钱焚化了。女人就开始割除杂草,男人便忙着为坟墓培上新土。等到一切清理干净后,在墓前的人们有的静穆鞠躬,有的则嚎啕大哭起来。慎终追远、怀古念祖难免黯然而涕下,然而所谓借阴头哭声头,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对于一年艰辛生活的渲泄!

 

 

2013.3.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