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个年代结婚的账单 天津人你“婚”得起么【组图音画】

 天津实诚人 2013-03-26
 
 
近日,在微博上被网友们广为转载的一个帖子称,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我结婚却要用爹娘半条命! 下面我们看看各个年代结婚的账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只花了300元 “一床被子和一个厢子,鞭炮响了之后,坐着黄包车就结婚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部分人结婚的情景都是这样的,而婚房的布置更是简单:一张床,一张八仙桌和一个长桌子,开水瓶、脸盆。
 
 
八十年代:结婚不成负担,八十年代结婚在自家办喜酒比较流行,送礼三元、五元即可以去喝喜酒,还经常“互免”。请木工制作的高低床、五斗柜、大衣柜、圆桌等,花了千把元,就算是最“豪华”的彩礼了。
 
 
九十年代:“三金”首饰正盛行 结婚花费1万多元 九十年代女孩子正流行着戴“三金”首饰,婚纱照刚刚流行,金戒指、金手镯、项链买下来也是只需2000多块钱,家具、绷子床、被子、梳妆台等嫁妆也很常见,加上刚刚兴起的燃气灶、煤气瓶也不过一万多元。
 
 
二十一世纪:突破至几十万 “婚”不起 进入21世纪后,结婚要有房子、车子、各式家电、家具,导致费用正在不断上涨,由最初花费的五、六万突破至几十万!不少年轻人纷纷呼喊“婚不起”啊!
 
 
 
 
 
 
 
 
 
 
 
 
 
 
 
 
婚恋?房恋?有52%的女生认为有房子才能结婚。
 
 
 
 
高富帅VS普通青年VS屌丝 现代青年的结婚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