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节 液化和汽化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物理组 班级 姓名 时间 10.22 小组 编号 BNWL-1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事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汽化、液化的概念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吸热。

沸点:水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

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一定温度)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2)蒸发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达标检测】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

C.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D.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4、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5、[2006黄冈]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6、[2006南京]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 【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