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五节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1.在第六章的欧姆定律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使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电压过高,你还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由此我们得出安全用的原则是什么?

3.现在学习了电功率,知道了电流还与电功率的大小有关。

那么从电功率方面考虑,安全用电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1欧姆定律,在R不变的情况下,U增大,所以电流会增大。

2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P=UI 利用第六章的相似内容做铺垫

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新课 二、进入新课 (一)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8min)

1.对单个支路来说:

由电功率公式P=UI公式的变形可得,即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功率的大小成正比。

【结论】对某一个用电器来说,用电器的功率越大,则电路中的电流也就会越大。

那么对于多个并联之路呢?

在家庭电路中,这些用电器都是并联的,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每增加一个用电器,就增加一条支路,干路中电流就增大一部分,所以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电流就越大。 并联电路各之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之路电流之和,并联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 这是下一步讲保险丝的基础,没有这个过渡,显然太突然

(二)电流过大所造成的危害(8min)

1.由上节课所讲的电热公式P=I2R可得,引起电热功率过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电流过大,另一个就是导线的电阻过大,所以要减小导线上电热的产生,就应尽量减小电流和减小电阻。

2.电热过多易引起电线老化,电线间绝缘层失去作用而引起短路。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发生短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 电流如果不容易减小的话,至少我们应该做到在电路中电流过大容易造成危害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而起到保护作用,于是就产生了能够对电路起保护作用的装置——保险丝。

(三)保险丝(10min)

【实验】课本上的图7.5—3实验,教师演示。

【现象】保险丝先熔断,而铜丝则安然无恙。

2.结构:因为它要有一定的电阻,所以它是由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作的;因为它能及是断,所以它的熔点比较低。

3.规格:越粗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呢?还是越细的保险丝?

保险丝越粗,其电阻越小,使保险丝达到熔断温度所需的电流就越大,所以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就会越大。故保险丝的规格是通过它的粗细来确定的。 让学生理解保险丝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解释】通过保险丝和铜丝的电流是一样的,由可知,电阻大的保险丝产生的热多,它的温度很快升高,达到自己的熔点从而使之熔断。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新型保护装置(8min)

【空气开关作用】

空气开关也就是断路器,在电路中作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并能在线路和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的情况下进行可靠的保护。

?



【漏电保护器作用】又称漏电开关,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主要用途是:

(1)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漏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2)防止用电过程中的单相触电事故;

(3)及时切断电气设备,防止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认识空气开关,明确其作用。





了解漏电保护器 小



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了解了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总电功率太大,以及短路造成的。还介绍了保险丝如何保险,保险丝的原理、结构和规格等知识。

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





程 板

?



?



?

计 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一、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

二、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危害

引起导线老化,引发火灾等。

三、保险丝

1.原理:2.结构:3.规格:

四、新型保护装置

1.空气开关;2.漏电保护器 课

?



?



?



? 该课是继欧姆定律后又一节关于安全用电的新课,这两节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共同审视安全用的问题,这节课是从电功率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

1.电功率过大是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很好理解,就是在讲并联电路时,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并联关系有点忘记了,以后要尽量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家庭电路的一般画法也要在这里体现出来。

2.做好保险丝的相关实验很关键,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很高,这也是学生易疲劳

的地方,转换气氛靠的就是这个实验。

3.保险丝的规格中越粗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通过公式详细地介绍一下,解开他心中的这个迷团。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