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节 电生磁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 电生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

〖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

直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一个实验开始,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发展史。(板书课题──电生磁) 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但很多年都没发现。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电流的磁效应10min

1.【奥斯特实验】演示: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课本图8.2—2所示。?

【分析】(1)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

(2)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

(3)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即通电直导线产生了磁场。

【结论】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板书课题) ?

学生观察、讨论

?





师生分析 直观的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问题】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演示】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也改变了。

【结论】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系,电流方向变了,其磁场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

3.电流的磁效应

【总结】总结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学生思考









师生讲论



小探究也要体现猜想这一重要环节

?

?

?

?



?

渗透转换的思想,培养创新能力

?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20min

1.【问题】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较弱,怎样才能将这种较弱的磁场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供我们加以应用呢? 【练习】让学生练习螺线管的画法、有骨架的螺线管的画法等。 用类比的方法揭示问题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实验1: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结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实验2:探究通电螺线的磁场方向

【现象】

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方向也随着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正好相反。

【结论】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新问题】

由于把导线绕成螺线管后,还存在一个绕向的问题,磁场方向除了与电流方向有关外,与线圈的绕向是否也有关系呢?

【结论】在电流方向一定的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还与线圈的绕向有关,绕向变了,则磁场方向也会改变。 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为得出安培定则打基础、做铺垫

?

?

?

?

?

?

?

?

给定一个易掌握的法则,比单独记住某个结论更简便

? (三)安培定则5min

【总结】如何由电流方向、线圈的绕向确定磁场方向呢?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与磁的第一个关联──电能生磁,即电能转化为磁能的现象。

该现象是由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所以也叫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直接证明了电流可以通过导体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这个磁场比较弱,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我们把直导线绕成了螺线管,使其磁场进一步增强,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磁场方向遵循右手定则,也称安培定则。 作

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 教学流程 板

?



?



?



? 第三节:电生磁

?

一、电流的磁效应

?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

?

2.判断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课

?



?



?



? 这节课的概念较多,中间的小探究实验有二、三个,所以时间会很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控制。

?

虽然有几个探究实验,但还是要突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比较好的,该实验在器材不多的情况下,要重演示实验的质量,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其中铁屑的分布是至关重要的。

?

另外几个实验尽量让学生动手,因为该实验涉及的器材以前都用过,步骤也不复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