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佐右逢源 2013-03-26
证候归纳  源于临床
  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早在《四时刺逆从论》中就有:“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的记载,这是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最早的论述,为后世医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汉《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说:“风气相博风强则为瘾疹,身体发痒”。隋朝《诸病源候论》中论述为“状如麻豆,渐则甚大,搔之成疮”。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瘾疹证治》:“世医论瘾疹,内则察其脏腑虚实,外则分寒暑风湿”。此书提出本病与脏腑虚实,心肺与本病的关系,此观点第一次提出本病与五脏六腑是有关联的,为该病因病机研究的一次重大进展。
    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高等中医院校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瘾疹》分为四型,即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胃肠湿热证、血虚风燥证,尚不能概括慢性荨麻疹复杂的证型,不利于临床应用。对于慢性荨麻疹的辨证,我们则不受教科书的约束,完全按照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辨证,然后进行归纳,共形成3种主证,6种兼证,可操作性强,按照这些证型遣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效。

2.1 风湿热蕴肤证

    主证:好发于青壮年人,风团反复出现,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基本方药:浮萍、蝉蜕、防风、黄芩、栀子、益母草、厚朴、白藓皮、地肤子、通草等。

    兼肺卫不固证:中年以上多发,伴有乏力,易感冒,形体瘦弱或虚胖,动则心悸,脉虚或弱。宜基本方加生黄芪。

    兼卫阳虚弱证:风团夜晚多发,畏寒怕冷,平素感冒多,形体瘦弱,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宜基本方去蝉蜕,浮萍,加生黄芪、制附子、桂枝等。

2.2 血虚风恋证

    主证:多发于中年以上妇女。临床表现为风团,瘙痒,面色黄白不华,月经量少,心悸乏力,头晕健忘,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基本方药:荆防四物汤。

    兼卫阳不足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易感冒,常鼻流清涕,或冬天易生冻疮,面色晦而无华。宜基本方加生黄芪、制附子、桂枝。

    兼肺卫不固证:易感冒,常鼻流清涕,动则心悸汗出。宜基本方加生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

2.3 营卫不和证

    主证:多见于青壮年人,风团反复发作,长期不愈,除风团、瘙痒外,其它无明显不适。舌脉如常。

    基本方药:桂枝汤加白藓皮、地肤子等。

    兼血虚者加当归;兼气虚者加生黄芪;兼内热者,加栀子,等等。

    以上证型源于临床,与教科书明显不同,但按此辨证治疗却多有良效。其与教科书书及当前中医皮肤科界一般辨证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湿”与“虚”在慢性荨麻疹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湿性粘滞,风与湿合,则风邪难去;虚则正不胜邪,风邪稽留。不少情况下,“湿”与“虚”往往同时致病,导致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辨证也极见功力。“湿”与“虚”实际上是导致“风”邪长期留恋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湿”与“虚”的存在,“风”要么无所依附,要么被正气及时驱除。这里“虚”有四层含义:卫气虚、血虚、卫阳虚、气阴两虚,也可以认为具有“虚”的程度和层次不同,如卫阳虚重于卫气虚。这些“虚”的存在,是机体正气不足的表现,也是风邪留恋的根源。还需指出的是,在进行中医辨证时,慢性荨麻疹某个证型的症状或体征并非都要具备,但见几个主要症状或体征即可,不必悉具,完全具备者临床并不多见。

3. 证候演变  先实后虚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痊愈过程具有一定的的规律,即其证候在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呈现阶段性演变。通常首次就诊时以以下二种证候多见:其一,肺卫不固兼有湿热证、血虚证等,舌质红或稍红,舌苔黄腻;治疗一段后,随着病情的减轻,舌质转为淡红或淡白,根据证候的转变适时调整治法和方药后病情会进一步减轻,否则停滞不前,最终以温阳益气补血法收功者不在少数。笔者体会,慢性荨麻疹病因病机的根本多属阳虚、血虚,而其病起则仅表现出气虚或兼有湿热,通过补气而“气”恢复以及湿热清除后,阳虚本质才逐渐显现。值得一提的是,临床治疗不能越过气虚、湿热而直接温阳,而只能循序渐进,一步步使疾病缓解直至完全治愈。其二,风湿热蕴肤证,这种证候约有二种转归:一是通过治疗,风湿热祛除,疾病痊愈;一是通过治疗,风湿热少去,但又出现卫气虚(肺卫不固)证,而必须在疏风除湿清热的同时加用益气固表药,以竟全功。其证候变化之多端,实难一一详述。但“虚实夹杂”逐渐转为纯虚,或“先实后虚”,是本病的一大特点或规律,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