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紧张,有益健康
一般来说过度紧张会使人疲劳,破坏生物钟影响正常生活规律,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度安逸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我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现代人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来自于健全饱满的情绪和适度的紧张。适度的紧张,能提高大脑的生理功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医学家们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时,心脏往往要通过加强收缩来排出更多的血液,以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而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也随之加强,这对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十分有益的。达尔文曾说过:“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空虚成正比。”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整天松松垮垮,无所事事,生活节奏缓慢时,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或惆怅,这样的状态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反之,如果把生活安排得充实一些,使生活的节奏紧张一些,就会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心情愉快,寿命也就相应地延长了。还有的学者认为,适度的紧张是一种经常性的健身运动。因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比较紧张时,往往需要使手动得勤一些,腿跑得快一些,这样,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活动量也得到增加,而这活动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使肌肉发达,体力增强,并使机体各部位的功能活动保持良好的状态。国外心理学家曾为此对百名大公司的经理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如果采取合适的态度,紧张将成为健康的刺激剂。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适度的紧张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保持紧张而有节奏的生活。适当的休息,精神和肉体可获得放松,对健康长寿当然是有好处的。但过于松弛、散漫的生活和心理情绪,对健康的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精神上过分松弛,机体各器官的功能也会随之衰退,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越来越差。2.保持一定的体育活动量。体育活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换气量增大,只需不到一分钟,人体的全部血液就可流经肺一次。交换的结果,使身体获得充足的氧气,同时可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肌发达,收缩力增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3.坚持勤用脑,防衰老。日本学者研究证明,大脑衰老的快慢,与平时用脑多少有密切关系。经常积极从事脑力劳动、阅读和写作的人,大脑衰老就慢,而长期不用脑的人衰老就会相对快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