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课堂学数学-多余老师趣讲“题目陷井”-中考专题

 多余老师 2013-03-27

快乐课堂学数学-多余老师趣讲“题目陷井”-中考专题

本讲义,由1305刘奕霄(中考个性化全面指导学生)在听课后起草,多余老师修改并点评。

从小学到大学的试卷来看,陷井在出题老师手中可谓是神兵利器,于是,陷井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有着莘莘学子在陷井上马失前蹄。

下面是针对初中中考的陷井总结。

一、语言陷井

这类陷井极为常见,当某个覆盖范围极广的概念出现在试卷上时,通常都是加上了“只能***”或“一定***”之类的词汇的,而这个概念便摇身一变,成为了考生们的绊马索,令无数考生阴沟里翻船。

不过,由于隐蔽性差,许多考生都有了经验,于是,此类陷井的运用也就逐年减少了。

如:根号(X方)的一个根为X,变为根号(X方)=X时,就有了错误。

二、隐含条件

这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生活中,理论上,都有无数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当某个条件变得隐晦时,便不容易发现,很容易给考生以“条件不足”的想法,而在这样的暗示下,考生做出这种题就殊为不易了,而一旦在没有发现隐含条件的情况下做出本题,就有可能被喜悦冲昏头脑,导致后面的题出现失误。

如:“气球拉线AB被风吹歪为CD”,这句话中,就隐性地告诉了你AB=CD,但就是有人没发现。

三、限制陷井

这种陷井一般出现在化简求值的题中,题目最后会说“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代入化简后的式子中,并求值。”或“当M小于X小于N时,取一个值代入原式并求值。”一类的话,这时就要注意化简题目的过程及结果,看所取值代入后是否有意义,是否符合题意。

四、指定陷井

这种陷井出现时,目标往往是极小的,使人不易发觉,但这种陷井却指定了答案出现的形式或所取答案的范围。

比如:某一道题的初始单位为厘米,但最后却变成了毫米、分米或米,如果习惯性的将所求那以厘米为单位的答案拉了出来,那就要扣分了。

五、位置陷井

有些题目,本身答案简单,且题目简短,这时,就会有那么一位老师将其放在不起眼的位置,那么就很容易忽略过去导致因空题而扣分。

六、条件不明

与第二条“隐含条件”不同,其“隐含条件”是事实存在的,只是不易发现,但条件不明则是比之更甚,从一开始就不把条件说全,这种陷井的通常表现形式工业基础“动点”,当该点位于某处时,此图形的面积或边长为(  ),或当此图形为某形状时,该动点坐标为(  )。

如:在直角坐标系中,P为抛物线(或直线)上一动点,当P在何处时,三角形AOP为等腰三角形。

这道有两道陷井,其一是动点P,其二是三角形相等的腰。因为在直角坐标系中P在不同点上时,三角形形状也不同,但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却被抛物线(或直线等)固定了,所以这道的两道陷井可以说是一个更大的坑,挖好了等你跳,有时候会有跳出第一个跳进第二个的现象,这时就要分类讨论,当然也有其它答案不合题意的现象,此时,答案就会减少。

掌握了试卷中可能出现的陷井后,就要看自身的实力了,最起码可以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就是了解陷井的重要性。

多余老师点评:

给奕霄同学讲陷井专题,正是因为在做中考训练卷时,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因陷井而失误丢分。

通过此讲义的总结后,奕霄同学的失误率大大降低。说明奕霄同学在写此讲义时非常用心,并且先后补充、修改了两次。

在这,把奕霄所定没有说详细的一点再强调一下。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确定,经常出现在最后两道大题中,题目只说要在等腰三角形或成直角三角形,但并不指明谁为腰、谁为直角,此时必须分类讨论。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那么,要成等腰或成直角,都要分三种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