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分析我们面对的问题--5W2H法

 智慧旅游519 2013-03-27

怎样分析我们面对的问题--5W2H法

(2012-05-08 21:49:00)
标签:

杂谈

分类: 【项目管理】

对于问题的界定和表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很普遍的方法----5W2H的方法。


  对于5W你可能在小学就接触过了,也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记叙文的5要素:Who、What、Where、When、Why。两个H分别是:How to do、How many/mach。这7个英文表述的第一个字母正好是5个W和2个H,所以称为5W2H法。这7个方面具体意义的表述是:


  ----什么是我们要界定的问题和事实?


  ----为什么会发生,原因在哪里?


  ----从什么地方发生的,从什么地方将要着手?


  ----什么时候发生的,完成的?


  ----关系到谁?是由谁来做的?


  ----怎么去做,整个过程是怎样实施的和实现的?


  ----达到怎样的程度,结果有多严重?


  我们整天都要面对并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件,那么什么是对事件有效而真实的表述呢?


  答案就是5W2H。对一件事件的5W2H没有搞清楚,那么你对一件事件就很难清楚地表述,更不要谈分析和解决了。换句话说,你如果体会到对事件有效而真实的表述有多重要,你就会感觉到5W2H有多重要。


  也许你很不屑于这样貌似简单的方法,但以我在企业中的经验,我以及我们之所以被老板责问,老板被大老板责问,大老板被大大老板责问,许多原因就是他们连这几个字母都没搞清楚。


  首先5W2H可以帮助我们来发现问题的所在。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说过: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时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那么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从哪里来发现问题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从5W2H入手,从这7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试图去寻找到问题的所在。


  给大家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次我的银行卡坏掉的时候,我在深圳华强街上的一家银行准备重新换一张,但大堂经理却让我必须到遥远的开户行才能换卡,以下是我与他的一些争论,从一个小小的事件中,希望大家可以改变对5W2H不屑一顾的认识,感受一下怎样用5W2H来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问:为什么我的卡必须回开户行换才行?(what?问题是什么?)


  答:这是我们的规定,我没有办法给你换。


  问:为什么别的银行都可以异地换卡,你们的银行却不行?(why?)


  答:我们银行现在就是这样规定的,这又不是针对你一个人。(who?)


  问:正因为不是针对我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所以是损害了所有客户的利益。(how many?损害多少人的利益?)大家都回开户行要损失多少时间和金钱?(how many/much?损失的程度为多少?)


  答:我们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


  问:难道别的银行就不安全吗?(why?)


  答:这是技术上的问题。


  问:如果这样小的问题在技术上都存在问题,你们其他的EDI业务也太让人担忧了。不知道在多少(how many?)地方还存在多大(how much?程度的严重性?)问题?


  答:我们其他地方没问题,我们为这一个问题而修改整个系统也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问:其它银行认为值得,而你们认为不值得,还不是你们的做事成本比别人高。(what?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答:这也不是说改就马上可以改的。


  问:你们的卡都发了几年了?(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难道这样的问题是现在才发生的吗?纯粹就是没有改善的意识。(what?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答:我会把你的问题向更高级反映的。(how to do?怎么搪塞处理的?)


  问:你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when ?)向谁(who ?)反映的?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说法,不知道你们的反映和沟通渠道是否健全。在技术上的硬件和管理上的软件都落后别人,怎么去和别人竞争(how to do?怎么去做?)。反正我是不会把钱再存入你们的银行了(what?这样会导致什么不良结果?)。


  答:那是你的权利。


  答:那是你的失职。


  同时,5W2H也是澄清我们面临问题的有效的方法。因为了解了5W2H就了解了事件的原貌,掌控了5W2H就掌控了事件的本质,完全地抓住了事件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


  只要与问题和事件有关就可以应用5W2H的方法,而我们永远都在和问题与事件在打交道,所以一方面读者要在广度上把5W2H应用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读者要在高度上把5W2H纯熟地应用到比较高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