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期中测试三
2013-03-28 | 阅:  转:  |  分享 
  
期中测试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表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2.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的声音调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调低,响度大

3.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冰箱中氟利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烯机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上安装高音

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影”、“用照相机摄影”等。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折射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摄影──光的直线传播

D.电影──光的反射

6、如图1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9.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D.岸——水——鱼

10.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传声B、传热

C、响度D、通风

11.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12.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B、D、A.成缩小的像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D.成正立的实像

14.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5.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才可能发生折射

B.只有光斜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才可能发生折射

C.光从空气射向水,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光从水射向空气,折射光路是不可逆的

D.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定发生反射,反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16.如图2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17.如图3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18.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

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

?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

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

19.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20、某同学突然以很快的速度向平面镜跑去,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填空题(本大题共24分,每空1分)

21.凸镜对光线起_____作用;在实际中的应用如:_________;凹镜对光线起______作用。在实际中的应用如:_________。

22、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则入射角是??????;如果入射线与反射线的夹角是120?,则反射角等于??????。

?23、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24.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的道理,光在真空的速度是m/s。

25、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

26.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27、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m,像的高度为????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m。

28.电影、幻灯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漫反射能使剧场里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9.人站在河岸上观察到水中有白云,这是由于光的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选填“深些”或“浅些”),这是由于光的现象造成.

30.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度,反射角是度。

三、作图题(34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16分)

31.如图4所示S/是发光点S的像点,画出图中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32.在图5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3.如图6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34、如图7所示,甲图中折射光线过光心;乙图中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在甲、乙两图中分别画出入射光线。

35.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图8



·S



·S′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0分,每空1分)

36.为了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小利和小兰做了如下的实验:

她们来到火车站,询问了当值的阿姨,得知火车差不多就要到站了,于是小利把耳朵贴近铁轨,小兰仍然站着,她们都留心听着。突然小利叫喊:火车来了。而小兰却过一会儿才听到火车的声音,火车果然来了。

请你帮她们分析,为什么小利能先听到火车的声音?

分析与论证:

小利同学听到声音靠传播,小兰同学听到声音靠________传播;小利先知道火车来了的原因是。

37、小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7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从该实验中得出的平面镜成像特点:、、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0分)

38.我校冬季运动会百米赛跑时,一终点计时员是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的成绩是12.7s,求运动员实际成绩多少时间?















39.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鸣笛后继续向前经2.5s听到回声,求汽车的速度(空气声速340m/s)





图3



图2



ABCD







图5







图6



图4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