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2013-03-28 | 阅:  转:  |  分享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雷亚芳1刘春霞2

(陕西韩城市西庄中学,陕西韩城715403)



【摘要】:教师应依据现实要求解读角色内容,明确社会、家长和学生对自己职业的角色期望,适时进行角色转化,提高角色能力,完善角色行为,创造极具个性的职业美。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角色期待;终身学习

角色,即戏剧或电影中演员所扮演的人物,由C(G(容格首次在心理学中提出。现代心理学通常将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1]教师角色是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与这种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着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当个体表现出了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时便是他或她担当了角色。

作为社会成员,任何一名教师都在社会中拥有不同的身份,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而神圣的角色。作为教育者,教师承担着培养合格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教师被认为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社会生产力延续和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任,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为义务的人。从社会角度来看,教师代表了社会先知一辈,是一定时期时代和社会意志的代言人。社会期望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的楷模,文化科学知识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2]教师应该反映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从教育本身来看,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他们终身的发展进步打好基础。这就是教师的地位、职责和社会角色。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中。他的一言一行只有符合社会伦理、教育法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时才能说他履行了自己的角色。因此,教师角色是社会期望和个体角色扮演、主观和客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现代教育强调教师在不同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情境中,灵活地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不仅是规范教师行为,增强教育职责观念,提高教育能力的要求,也是教育活动多样性的体现,更是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寄予不同角色期望的表现。[3]成功的教师,往往是能够成功地履行各种角色的人,能够不断反思自己角色的人。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认识方面的,还有情感方面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地运用积极角色技能,成功地扮演相应角色,避免角色不清、角色紧张、角色冲突和角色失败。

我国目前实施的自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并且将使教育工作在各个层面上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的教师,面临着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内涵、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自觉按照新课程改革所蕴涵的教育规律,从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和学生的发展进步的角度出发,认真审视自己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角色,强化角色意识,根据需要自觉转化角色,才能把握和顺应历史潮流,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教师成为学习者

知识经济已经凸现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学习成为人的终身职业。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改变,无不浸染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更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要适应大变革的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新课程和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理念。没有把握好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是不可想象似的,改变教学方法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将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是:“Bit”代表一切,知识被“数字化”了,网络成为信息与知识的载体,并日益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网络时代的应变之策。在信息网络时代,我们要么对信息网络的刺激无动于衷,固守我们业已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和工作方式,最终被快速进步的社会搁置一边;要么认真思考网络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对自己的观念与行为进行合理调适,使自己居于时代潮头,“手把红旗旗不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分界,同时也加快了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决定个体发展水平的,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不断利用新信息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非他固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无法想象信息网络时代的个体,能够依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途径有效地实现自我发展的目的。作为社会的成熟个体,教师必须重新思考学习,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终身学习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性工作与创新必然使其与学习合二为一。当你在从事知识性工作时,你就是在学习;同时,你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效地从事知识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人生存的基本手段。学生的发展性和独特个性决定了教师不能老一套去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的学习观,并把这种新的学习观付诸实践。才是一个面向开放,适应未来发展的教师。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次课程改革在反思我国历次课程改革和国际课程改革趋势的基础上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淡化知识的传授,重视和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即从单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全人’的发展。”[4]这体现了我国政府面向实际,着眼未来的决心。这个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手段,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指出:提供最好的教育就像提供最好的疗法,应该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学即促进,学习即成为。[5]教师就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和充分成长的人的人。

作为“促进者”,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人类认识规律和学科的逻辑体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自由表达的精神。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通过师生共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相互信任的教育活动的“复合体”的过程完成。[6]师生互相信任,真诚相待,允许学生表达个人看法,自觉引领个人情感,自然显示学习障碍所在,并学会尝试自我调整和克服消极的情绪,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态度。教师和学生在自由平等、安全和谐的教育活动的复合体中,共同交换信息和促进发展。教师要时刻明确自己的促进者的角色,敏锐把握学生在知识学习、品德形成和态度养成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鼓励学生自己确定问题,自由表达见解,而不越俎代庖。教师应使自己促进者的角色意识时刻处于待机状态,要以欣赏者的身份承认、尊重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意识,同时可以使自己的职业生活饶有兴趣。当教师将学生视为活生生的能动的学习主体来看待,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间时,教师获得了信任和友谊,学生丰收了自信和欢畅。教师和学生坦诚相待,相互理解,教师自然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导师,人生的向导。教师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经历影响学生,引领学生,成为学生获得经验的活的源泉。

促进者的角色本身要求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人见解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保持必要的克制和理性。因为自由就是至少以不对他人造成表现障碍为限度。每个人在充分自由表达时,必然造成同他人一定的认知和利益冲突。促进者的角色体现在既要确保这种自由不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又要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会保持适当的克制和必要的合作。只有具备克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学生才可以说是自由表达,面向开放的人。具备了自律能力的学生不仅不会阻止创造性的发挥,反而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进步。课堂教学需要以积极的学习气氛为有效手段,但决不是肆无忌惮的宣泄,具有自律能力的学生使教学具有灵动感。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促使学生去参与、体验、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而产生了职业价值的提升的灵感,加速了促进者角色的成熟。

教师成为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教学研究理所当然成为专家们的“专利”。教师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于边缘地带做专家们的助手。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则,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同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相吻合,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促进教学实践的创新;再则,教育教学如果没有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的水平的提升,就容易“重复昨天的旧梦”。[7]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走进学生,走进课程,走入社区,成为开放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个新要求使得教师原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如果不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难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更谈不上工作创新。

信息时代的课程资源日益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日益开放。教师原有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都亟待更新。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占据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始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现实的角度去看,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和背景的丰富多彩,使得教师不能以世事变化而我自巍然不动来搞教学。只有以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之树常青,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增加能力、培养情感、转变态度的持续动力和不竭源泉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学习化社会初见端倪,“教研兴校”也越来越成为许多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的自觉行动。而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中小学教师作为职业者,都有自我实现的天然愿望,教育科研则为他们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并且同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远见的学校顺应这一形势,已经着手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创造氛围,探索对教育科研和课题管理,并已经进入实质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为教师进行教科研提供了现实的支持和保障。[8]

教师成为交流者

[美]麦金太尔(D.JohnMclntyle)认为:“交流即使不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中心……作为交流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去代表和确定学校气氛和文化的不同形式和环境中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9]他又指出,交流者应拥有三种能力:认识自己和他人;采用灵活的交流风格;减少交流焦虑。

我们认为,准确地认识平价自己,能够帮助我们确认自己影响力的长处和缺陷。因为交流是个体之间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想法、信念、思想和感情的过程。教师既不是在真空中工作,又须与同伴、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家长和社区打交道,而且教师有更强的能力影响学生。随着教师影响力的增强,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他们的期望也愈加强烈。这就使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成为交流者的需要愈加强烈。

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学生施加必要的影响以促进其个性成长和社会化。如果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对自己的认识、对交流双方的共同之处更深刻地观察、比较和判断,教育活动就是盲目和无效的;如果教育者的角色的变化缺乏新奇、人际交往缺乏技巧、对过去的经验缺乏整合和升华,就必然会产生交流焦虑,教育功能当然无法实现。

成功的促进者一定是成功的交流者。新课程将教学定位为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的课程观使教学成为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思考、体验、和知识的动态过程。交往,就是交流的过程,交往则意味着教学不再是教与学的简单叠加,而是教和学相互促进;不是教师要教学生学,而是与学生共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学习共同体平等中的首席。

创设和巩固基于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不仅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由此所引发的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学校都应开设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不能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陷,每个教师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势。综合实践活动离开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但开设成问题,更勿谈其实际效果了。只有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和分享共识,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家庭和社会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教师和家长之间充分交流,沟通配合,才能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重要问题,才能增进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教师同社会机构之间的交流,不但具有教学意义,而且具有教育效能。

五、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课程创生观认为,课程是真正的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在具体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的实施就是真正的创造过程,教师则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10]新课程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引起了教学改革和教学与课程相互关系的新的矛盾的运动,使课程由专家一家独揽转变为教师的参与,由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和文本课程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体验过程。这种新变化使每位教师和学生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对给定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个体理解和持续创新,从而使外在于师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课程”。据此,我们可以说,教师和课程不分彼此,相互融合,教师不能再游离于课程之外,而应成为课程的构成要素和课程本身,成为课程的活的源泉,乃至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学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过程,而是课程创造和开发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力主的教学观。

课程成为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成为教师和学生新经验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成为一种持续变化的“生态系统”和文化。此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新生,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在此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才成为教师和学生真正追寻主体性,获取精神解放和内心自由的过程。由此课程层面激起的教改波澜无疑使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模式化成为师生完善人格丰富个性的运动过程。[11]

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就必须自觉培养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从而接近课程,融入课程。教师要改变以往“隔行如隔山”的陈腐观念和“学科本位”过时理念,树立“大课程观”,自觉将整合课程资源作为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的角色期望,要求教师应了解和熟悉各层次的课程知识,增强课程实施的主动性;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的角色期望,要求教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课程建设和开发能力,时刻保持课程研究和开发的热情,并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开发适合乡土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新课程的深入全面实施,对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挑战,客观上增加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然而,展望新的教育图景,这种困难只会使我们信心倍增。教师只有审时度势,主动增强角色意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角色能力,才能满足角色期待,完善角色行为,创造极具个性的职业美。

注释:

[1]孙晔等编:《社会心理学》,第313页,科学出版社,1988。

[2][6]叶澜等编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第32页,第12~1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3]蔡笑岳:《试析教师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适应》,载《中国教育学刊》,1994(5)

[4][7][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第13页,第125~126页,第113~11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5]袁振国编:《当代教育学》(修订版),第181~18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8]林崇德申亮编:《教师素质论纲》,第310页,华艺出版社,2000,1。

[9]『美』斯金太尔等著,丁怡等译:《教师角色》,第64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

[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第341~34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附录:

1.雷亚芳,女,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E-mail:xwm_7206@sohu.com

电话:1390918954215336127803联系地址:陕西韩城市西庄中学邮编:715403

2.刘春霞,女,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献花(0)
+1
(本文系warrenxwm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