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捏捏小手百病消:82岁老中医周尔晋行医40年心血力作

 老儒子牛 2013-03-29

捏捏小手百病消(摘自网络)

(2013-01-29 16:36:28)

从网上看到的,费了半天时间整理成册。 

捏捏小手百病消

目   

1、自序…………………………………………………… (1)

2、第一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第一节 用双手守护好每个稚嫩的生命……………  (4)

第二节 孩子的小手就是一座随身的医药宝库……  (6)

第三节 小儿推拿术就是激发孩子内药的金钥匙…  (8)

第四节 我为什么偏爱小儿手部推拿………………  (9)

第五节 我最为推崇的小儿捏脊疗法……………… (11)

第六节 按摩是与孩子交心的最好方法…………… (13)

3、第二章 给孩子治病,用手比用药更管用

第一节  头部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15)

第二节  左手按摩穴位及手法……………………  (18)

第三节 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  (24)

第四节  胸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25)

第五节  小儿常见病按摩手法……………………  (29)

4、第三章 周氏小儿推拿术穴位详细解说

第一节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清补脾土…………  (37)

第二节 孩子腹泻怎么办-清补大肠………………  (38)

第三节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日揉板门300下…(40)

第四节  孩子肝火旺怎么办-清肝木……………… (41)

 第五节  孩子心火旺怎么办-清心火……………… (43)

第六节  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清补肺金………… (44)

第七节 孩子经常生病怎么办-补肾水………………(46)

第八节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办-揉外劳宫……………(48)

第九节   孩子发热怎么办-推上三关………………(50)

第十节 孩子有胃火怎么办-清天河水………………(51)

第十一节 孩子发高烧怎么办-退六腑………………(53)

第十二节 孩子风热感冒怎么办-推脊柱……………(54)

第十三节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分推肩胛骨……(56)

第十四节 怎样预防孩子感冒-揉肺俞  ……………(57)

第十五节 孩子呕吐怎么办-揉内关…………………(59)

第十六节  孩子体质不好怎么办-揉压足三里 ……(60)

第十七节  孩子遗尿怎么办-推七节……………… (62)

第十八节 孩子拉肚子怎么办-揉长强………………(63)

第十九节 孩子消化不良怎么办-捏脊………………(65)

第二十节 孩子不够强壮怎么办-揉三阴交…………(67)

自   

我用小儿推拿术救了大女儿的命  

    在《人体×形平衡法》一书中,我曾经说过,我的高低医学共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形平衡法,二是耳穴压穴疗法,三就是小儿推拿术。

  因为小儿推拿术的威力非常大,而且不用吃药打针,对孩子的健康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我一直将小儿推拿术称为中医学的“实用魔术”。

  小儿推拿原本不为我的强项,但与人体×形平衡法相结合,就成为我的强项,这就是我的周氏小儿推拿术。

  周氏小儿推拿术其实与×形平衡法同出一脉,只不过因为小儿的高升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大部分集中在手上,所以只要摸摸手指头与手穴,就可以达到恢复相对平衡的目的。

  可以说,小儿推拿术就是我学医的起点。认识我的人都知道,从识字时起,我就开始躲在家里的楼上读祖父遗留下来的医书。祖父周正升,是清代的秀才,也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中医,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作风严谨。我虽无缘聆听他的教诲,却仰慕他的为人。9岁的我,拖着鼻涕,连裤子也没系住,露腚在所难免,常常大出洋相。小伙伴赠以绰号“猪八戒”--非但丑陋,又好吃如命。但这个“猪八戒”,放学回家后就蹲在楼上读医书。

  其实,那医书就是我家的金矿,祖父虽无医书传世,但大凡他学过的医书,空白处都有他亲笔写下的心得与体会,这是他心血的结晶,是他留给子孙的无价之宝。父亲没有好好珍惜,倒是我这个9岁的小孩,到这里挖掘宝藏来了。

  医书是枯燥无味的,我读起来也非常吃力,似懂非懂,甚至许多字我都不认识,只好连蒙带猜。奇怪的是,我的兴趣特浓,简直是走火入魔。有时看得入迷,母亲叫我吃饭,我也不想下楼。其中有本名叫《幼科铁镜》的书,作者是安徽贵池的夏禹铸先生。这是一本专讲小儿推拿的书,我一看就迷上了。小儿推拿学如同魔术般神奇,只要摸摸手指头,推推手臂,竟然就可以治病!夏禹铸在其中还有篇文章《推拿代药赋》,将每个穴位与用药联系起来,即推拿某个穴位等于吃某药,如旋推大拇指面(补脾土)等同吃人参、白术。原来孩子的大拇指上有极为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参与白术,只要旋推,就可以取到与吃到,也就是说即使是穷得叮当响的小儿,也是医药的亿万富翁,手就是百药皆存的医药宝库。

对于孩子双手上的丰富宝藏,我的体会实在是太深刻了。我这个“半吊子”医生当年就是用小儿推拿术,用自己的双手,从死神手中救出了我的大女儿。

  那时我的大女儿两岁,患了病毒性肺炎,高烧41℃不降,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单。邻床的小男孩与我女儿同病,但情况要好很多。那时候我刚学小儿推拿术,看着心爱的女儿心急如焚,便偷偷地在医院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她按摩了三次,奇迹出现了:我女儿热度迅速下降,体温恢复正常,转危为安。而邻床那个男孩却不幸夭折了。

  这是我首次体会到小儿推拿术的妙用,体会到小儿推拿术的神奇。另一例是我用推拿术花费五个月为小女治疗先天性心肌炎,后又用耳针彻底治好了她的病,便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于《新安晚报》,此文发表之后,有人用此文的医疗法,真的治好了自己女儿的先天性心肌炎,考上大学,读到大学毕业。先天性心肌炎是目前世界上连专家也治不好的绝症,所以此文引起报社重视,从而有系列文章的发表,有内版×形平衡法的出版,也才有今天的局面。也可以说是小儿推拿术救了小女之命,她目前是报社记者,身体情况良好。

  我还用小儿推拿术,成功地救活了白血病晚期患儿与严重的中毒性菌痢患儿。我运用小儿推拿术,在仓镇大队,只用一周时间就控制住了小儿百日咳的蔓延,一个中午就推拿小儿12人,一次而愈。也就是说,我不仅用小儿推拿术治愈无数例常见病、多发病,更用它治愈了很多疑难病甚至白血病。

  实践乃是最好的老师,经过无数次理论论证与实践操作,我的小儿推拿术如今愈加完善与成熟,也挽救了无数孩子的性命。我摘取了其中一部分病例在本书中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到你们。

  小儿推拿术乃是小儿手上真正的仙丹,用小儿推拿术可以增强儿童体质,使其健康成长,更能增加聪明与智慧,如补脾土、肾水都有益于大脑发育,增强小儿记忆力与智慧,潜力无穷,妙用无穷。

再次,我呼吁朋友们共同努力繁荣小儿推拿术,充分地利用小儿双手上的亿万财富,以使小儿健康成长。人体全身是宝,而双手则是宝中之宝,既要在全身觅宝,更要好好开发两手之宝藏。愿我们共勉,奋勇向前。 

第一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第一节 用双手守护好每个稚嫩的生命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自己两岁的孩子来找我。她说这孩子经常上火,还有严重的口臭,大便也特别干,两天才拉一次大便,这次是因为孩子发烧来找我的。

    我当时就拉着小孩子的左手,在他无名指的桡侧直推了300次。十几分钟后,小孩就退烧了。我告诉这位母亲,回去要坚持给孩子推无名指的桡侧面,每天300次。

    约两周后,我再见到那位母亲的时候,她告诉我,孩子的口臭、大便干燥等症状都没了,也不闹人了。其实,这个孩子是有肺热了。中医上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热就会传到大肠上,所以孩子的大便不干才奇怪呢!而直推无名指的桡侧面正有清除肺热的作用。

    在我义务行医的40多年间,用小儿推拿术治好的婴幼儿、青少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我常常听到孩子的父母跟我说:“你这双手真神奇,简单几下,竟然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了!”

    其实,我可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神奇”两个字我是不受用的,因为凡事都讲究一个道理。能够把那么多孩子都用推拿之法调治好,简单地说,我只不过是吸取、传承了中医小儿推拿的方法,然后再加上自己对中医的思考,琢磨出来的一套方法而已。

    说起小儿推拿术,大家可能所知不多。那我就从大家知道的开始,震惊世界的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一事,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1973年考古现场出土了一本书叫《五十二病方》,里面就记载了小儿推拿术。后来记载小儿推拿的专著就多了。比如,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里面就记载了运用膏摩避风寒的小儿保健护理法。16世纪末,四明(今浙江宁波)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小儿推拿作了总结,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录在《针灸大成》中。

    我小时候可不像现在,书到处都能买到,我能看到的只有祖父周正升的手抄本医案集。我经常一放学回家,就蹲在楼上读他老人家留下来的医书。那时太小,完全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记性却出奇地好,很多医典名句都记在心里。

    小时候,记忆力好,理解力差。长大了,理解能力强了,记忆力却差了。我很幸运,自己在小时候记了很多医典。等我成年后专门钻研医学的时候,再去理解这些医典名句,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后来,我又专门找了很多资料,系统学习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小儿推拿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小儿推拿术。

    我的×形平衡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我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术加以简化,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也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第二节  孩子的小手就是一座随身的医药宝库 

    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平衡才能存在。中医也讲,人要想不生病,就要保持阴阳平衡。老人如此,中年人如此,小儿亦是如此。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西方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理想寿命应当是160岁。但是由于受到疾病、环境污染等等原因,很难达到。根本原因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健康。那人为什么会生病?当不平衡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就成“病变”了。

    那么,疾病是怎么一个不平衡呢?中医上讲,气为阳,血为阴;上升的为阳,下降的为阴;清为阳,浊为阴。阴阳一定要相对平衡。我是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中发现人体平衡的真谛的。《黄帝内经》在多个章节都提到了“上下左右”治病的法则。比如说,《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又如,《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我选择“上下左右”四字加以研究,在总结了多年以后,我又加入了“中”字。而“上下左右中”就成为我大半生用以探寻人体神奇平衡力的总纲。

    终于,我从中总结出“高低医疗学”。所谓“高低医疗学”,就是研究人体低沉点与高升点以及如何达到相对平衡的学问。就人体来说,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因此,只要能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也即是一个相对健康的人。而不平衡由量变达到质变,一端出现了低沉点(也就是病变点),另一端必然出现高升点(也就是反应点、敏感点),这便产生了疾病。

医生的职责乃是准确地找出低沉点(病变点),而后再找出高升点(准确取穴)。只要在高升点上施加压力,通过大脑这个支点,就可以促使高升点下沉,而另一端的低沉点就会上升,从而恢复相对平衡,也就治好了疾病。

    调动人体神奇平衡力原理及取穴示意图

    很多家长都带孩子玩过跷跷板,其实,我觉得人生病的时候,跟跷跷板两头重量不一致是一个道理。

    只是小儿病变的高升点多集中在手上,按摩穴位,也即是促使高升点下沉,而另一端的低沉点则上升,恢复到相对平衡线,病就好了。

    古老的推拿手法,乃男取左手,女取右手,而周氏小儿推拿术,则不论男女都取左手,因右大脑分管左手,右脑为人之遗传脑,左脑为人之行为脑,故都取左手是对的。

    小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五脏六腑的功能还不健全,这个时候很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从而产生疾病。但是,如果每位家长都能立即找到孩子身体里的跷跷板,那孩子就会轻轻松松拥有健康,远离疾病。 

第三节  小儿推拿术就是激发孩子内药的金钥匙 

    中医有两大药库,一个是大自然药库,那是中草药,是外药。二是人体经络学,那是人体药库,是内药。明确地提出“人体药库学”这个词,是我自学中医几十年来思想解放的结晶,可以说来之不易,来之艰辛。这个“人体药库学”的思想,是中医所独有的,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体内就拥有一个丰富的大药库,而且越用越丰富,直至死亡。

    药库就是经络,给小儿做推拿,就是为了激发小儿体内的药库,从而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治愈疾病。

    为什么说这个思想是中医所独有的呢?其实,现代医学也发现了,人体有一个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外界的细菌病毒入侵身体的时候,身体会有自我抵御能力、自我修复能力。比如说,当我们不小心擦伤的时候,即便不管它,很快也会长疤,几天后疤一脱落,皮肤又变得完好无损了。但是,这种免疫系统只能应对比较轻的疾病。另外,它是被动的。

而我所说的“人体药库学”,是指通过一些方法,主动调整身体的平衡,治愈那些自身免疫系统应付不了的疾病。

    另外,通过小儿推拿,我们就可以主动去应对疾病。就拿小儿发烧来讲吧,很多小孩子发烧的时候,不用吃药,几天后烧也可能会退下去。但是,小儿推拿可以让孩子迅速退烧,而且不会有药物的副作用。

    自序里我说过,我的大女儿两岁时,患上了病毒性肺炎,高烧41℃不降。用了一些药也不见效果,医生无奈之下只好下了病危通知单。看着原本活泼爱笑的女儿,因为生病而变得精神萎靡、双眼没神,我爱人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而医院与我女儿同室的还有一个小男孩,虽然得的病和我女儿一样,但是病情就要好得多。那时,我初学小儿推拿术,便偷偷按摩女儿的手指为其降热,最终奇迹出现了,女儿的高烧很快降了下来,转危为安,而邻床的男孩却因降热无功而夭折。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强大的活力、婴幼儿对生命的渴望,乃是人体内药中最珍贵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推拿正是激发小儿体内药库的钥匙。

    既然推拿是激发小儿内药的钥匙,那么推拿有什么原则吗?当然有,那就是运用“人体×形平衡法”来进行小儿推拿。通过小儿推拿,可以起到未病先防、防病传变的作用。

首先,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其次,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第四节 我为什么偏爱小儿手部推拿 

对于小儿推拿,我特别偏爱“照顾”孩子的双手。这里,我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双手是阳气之本,推双手可以助阳气。

大家看过小鸡崽吗?小鸡崽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天天都躲在母鸡的翅膀下面。还有山林里的小树苗,刚长出来的时候,总是长在大树根部。婴幼儿也是如此,得让全家人呵护着。为什么?小孩子的身体太娇嫩了,五脏还没有发育完全。五脏虚弱,外邪一入侵,就很容易生病。所以我说,“虚”是小儿生病的根本。即便是小儿出现食积、发烧等,也属于“虚中之实”,根本还是“虚”。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以及“邪布于四末”。四肢是阳气的根本,所以,通过小儿手部推拿,就可以激发阳气,使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也认为,四肢是人体的末梢,它是最敏感的,稍一受到刺激,全身就会有反应。所以,当身体生病的时候,四肢的末梢就会有反应。反过来讲,通过刺激四肢的末梢,就可以用来治病。

第二,小儿的高升点多集中在双手上。

当我们四肢伸展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形。另外,中医上讲,我们的双手、双脚、两耳等等,都是全身反射区。所以,当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某个部位会出现一个低沉点(病变点),那么,在双手上必定会出现一个高升点,只要通过手部推拿,就可以把这个高升点降下去,这样病就治好了。

另外,很多人都问过我一个问题,既然四肢都是反射区,为什么不给小儿推双足呢?其实,孩子的双足和双手一样,都可以治病。但是,两手的效果更好。为什么呢?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中医讲阴阳,如果从对应关系上讲,上为阳,下为阴;手为阳,足为阴;幼为阳,老为阴。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人老先老腿”,老年人要多泡脚。而小孩子,当然要多按摩手部的穴位了。

第三,小儿手部的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是点、线、面的结合。

大人身体上的穴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点就是一个穴位。但是,中医的先贤们发现,小孩子的手掌比较小,所以穴位不仅呈点状,也可能呈线状或面状。

另外,小孩子手上有很多特定的穴位,长大以后这些穴位就不敏感了。就拿常见的小儿腹泻、呕吐来说吧,只要在拇指掌面近节或大鱼际外侧缘直推200次,就可以很快把孩子的病治好,因为这条线属于胃的反射区。而当小孩子出现胸闷、咳喘的时候,可以旋推无名指的螺纹面300次,这个螺纹面就是肺的反射区了。

总的来说,作为父母,学好小儿双手的推拿,就可以提升小儿身体里的阳气,促进阴阳平衡,让小儿百病不生。 

第五节  我最为推崇的小儿捏脊疗法 

我的孙女早产,落地的时候体重不足4斤,吃奶皆吐。我这个当爷爷的,主动当起了孙女的保健医生,每天给她捏脊、摸指,一直持续了40天,她终于能正常吃奶了。现在,她的妈妈常说她是“铁胃肠”,因为她从未闹过胃肠病,身体也非常结实。

另外,我记得有一个叫杨家堂的人,儿子两岁,患白血病晚期,肝脾肿大,腹大如鼓,高烧40℃以上不退,我用小儿推拿术为其退热,再施用捏脊疗法,捏脊20天,出现了奇迹,非但他的体温恢复正常,肝脾大亦消失。足见“捏脊疗法”的威力无穷,竟可以与血癌一决雌雄(遗憾的是孩子五个月之后因肺炎而逝)。

这一节,我就要专门说一说我非常推崇的小儿捏脊疗法。其实,小儿捏脊疗法也是人体×形平衡法的一种。在《黄帝内经·缪刺论》中,我体会到“上下左右”这个纲,后来我加了个“中”字,我为这“上下左右中”五字诀,奋战一生,其中的“中”字我特别欣赏。而脊柱正是位于人体的中心线上。

每天给孩子捏脊一两次,一次捏5~10遍,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可使孩子全身气血通畅,百病不生,还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

我向每一位年轻的父母郑重推荐中医传统的捏脊疗法,即孩子俯卧床上,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直捏到颈项发际处为止。一天捏一两次,一次捏5~10遍,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给孩子捏脊的好处有很多,我简单给大家列举几条。

一是因为脊柱乃是大脑的外延与重要通道,大脑通过脊柱脊髓指挥内脏与四肢的活动,可谓人体的要塞与要害部位,坚持给小儿捏脊,可以疏通这些要塞,使孩子全身气血通畅。

二是儿童的脊柱两侧有17对穴位,即34个,医称有“华佗夹脊”穴。像脾俞、肺俞、肾俞、心俞、肝俞等等,都在夹脊穴上,以捏代针,可以提高小儿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减少小儿发病的概率。

三是从中医上讲,脊柱是人的奇经八脉中的督脉。督脉的作用就是“督一身之阳气”,我们身体上的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汇在大椎穴上,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所以督脉与人的神志、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脑是人的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所以,经常捏脊,可以让小儿阳气充足、精力充沛,还有助于智力发育。

四是依据我的“高低医疗学”中所说的“四边有病中间平”的原则,脊柱处于人体的中线,对头部、四肢、诸内脏均有调节作用。经常捏脊,可以使小儿全身的阴阳平衡,免于疾病。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个良好的保健措施、防病治病措施,但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坚持下去,做父母的定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有个健康强壮的孩子。 

第六节 按摩是与孩子交心的最好方法 

前面我说了很多,讲了我创立的人体×形平衡法,讲了小儿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身体里潜藏着的宝贵药库,然后又讲了在人体×形平衡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小儿手部推拿和捏脊疗法。以下我会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但是,我更想表达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给孩子进行推拿的过程,是父母爱心传递的过程,希望每位父母都积极地行动起来。

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我见到过很多年轻的父母,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束手无策,当爸爸的焦虑不安、徘徊不止,当妈妈的只知道抹眼泪。这种无为的表现,我觉得是不符合中医上讲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大家小时候都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来了,鸡妈妈会勇敢地伸出自己的翅膀,把鸡崽护在下面。这时候,母鸡传递给小鸡们的就是一种生活的信心。可是,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很多做父母的表现实在太软弱了,怎么能给孩子传递一种生活的勇气?

所以,我在这里强烈建议,每位父母都要多用些心,行动起来,学着多给孩子做一做推拿,有病治病,无病健体。

就像我上面讲的,小儿推拿术实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首先,它操作简单,易学好用,只要按照要求,不需要任何器械、药品及医疗设备,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而且节省费用。

此外,小儿推拿术非常安全,完全没有副作用。我见过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医院以后,医生用抗生素时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扎针时又害怕孩子受苦,同时又害怕治不好病。而小儿推拿术是一种自然疗法,没有毒副作用,治疗中避免了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同时也纠正了药物中因剂量不适而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方法,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再者,小儿推拿术安全稳当、不易反弹。孩子不会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种享受,在治疗过程中完全不会产生恐惧心理。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依照小儿推拿术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和不安全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是它见效快、疗效高。本书里所讲的方法,已有不计其数的人试过,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总之,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减少生病的机会,家庭也就会多一分欢乐! 

二章 给孩子治病,用手比用药更管用

--周氏小儿推拿术常用穴位及手法 

第一节  头部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本章会详细讲解周氏小儿推拿术的主要穴位与手法,按摩次数依年龄大小与病情轻重而定,未注明的一般一天一次,一岁以下的孩子100~200遍,一到两岁的孩子250~300遍,两到五岁的孩子300~500遍,五岁以上500遍,揉均为顺时针方向。为了避免重复,此后不再赘述。

头部按摩四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1)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2)推坎宫。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3)揉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4)揉高骨。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头部其他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1)揉百会。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每天揉一至两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压3~5分钟,用于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痫。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能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风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鱼际交合用;脱肛、遗尿、尿频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

 (2)掐承浆。承浆位于下唇靠下颚下方中部,用拇指或食指指甲掐3~5遍即可,用于止抽、利尿、嘴歪、口腔炎症等。

 (3)揉迎香。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用食、中二指分按两穴揉20~30遍。用于鼻塞流涕,口眼歪斜,也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

 (4)揉颊车。颊车位于下颌角前上方肌肉隆起处(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用中指或拇指揉20~30遍或按5~10遍,用于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宜用按法,口眼歪斜宜用揉法。

 (5)揉风府。风府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用于头痛、感冒。

结合揉风池二穴,常揉三穴可预防感冒。

 (6)推天柱。后发际正中自上而下至大椎穴成一直线,用拇指罗纹面或食中指腹着力,直推100~500遍。用于呕吐、发热、项强、惊风、咽痛。推天柱能降逆止呕,风散寒。治疗呕吐多与从大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合用;治疗外感发热、项强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合用。

 (7)按耳门。耳门即耳屏上切迹前方张口凹陷处,此穴也称风门穴,用双手拇食指分别掐住孩子两耳廓,拇指屈曲以指间关节背面为着力点,揉20~30遍或按5~10遍,用于惊风、耳疾。多与掐人中、揉颊车合用。

 (8)拿桥弓。桥弓即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一线,拿桥弓就是拿住患部颈肌后作交替的提捏与放松,操作5~10次,用于斜颈治疗(注意不可捏拿颈动脉)。 

第二节  左手按摩穴位及手法

推五经

五经即五指上的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脾经位于拇指罗纹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沿顺时针方向旋揉拇指罗纹面,或循拇指屈曲的桡侧指面向掌根方向直推,称补脾土;从桡侧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脾土。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在一般情况下,脾经宜补不宜清。很多普通读者不明白桡侧是哪里,在这里我说一下,手掌上靠拇指一侧即为桡侧,靠小指一侧则为尺侧。补脾土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腹泻痢疾等症;清脾土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便秘、黄疸等症。

肝经位于食指罗纹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在食指罗纹面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补,称为补肝木;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木。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清肝木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一般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均用清法,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心经位于中指罗纹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补,称补心火;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火。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高热、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均用清法,清心火能清热退心火,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合用;心经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者,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土代之。

肺经位于无名指罗纹面(或桡侧指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补,称补肺金;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金。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肺经可补可清,补肺金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遗、咳嗽、胸闷、气喘、虚汗怕冷、脱肛等肺经虚寒证;清肺金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胸闷、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肾经位于小指罗纹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从指尖向指面方向直推或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沥刺痛。补肾水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水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

肾经宜补不宜清,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

七脑穴

七个脑穴即神门、前头点(额)、头顶点(皮质下)、偏头点(太阳)、后头点(枕)、脑点、脑干。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压或揉穴3~5分钟。明目增智,主治一切脑部疾病。

神门位于腕部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我之所以将神门穴定为脑穴,因神门穴有镇静、消炎、镇痛、清热、止痉挛的作用,顾名思义此穴为神之门户,应当为脑穴;也用于治疗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等。

前头点(额)位于食指近节与中节之间桡侧中点,或手背上。拇指、食指掌骨之间为前头相应区,相当于合谷穴的位置,可棒压、指压。脾通于额,额与消化、精神系统关系密切,用于治疗消化系统与脑病。

头顶点(皮质下)位于中指近节与中节之间尺侧中点。食指、中指掌骨之间为头顶相应区,可棒压、指压。头顶点(皮质下)代表大脑皮层,乃是人体的总指挥部,心帝在其中指挥全身,在治疗各种瘫痪与慢性疾病方面,作用显著而神奇;心肺通于皮质下,可治心肺之症,也治头顶痛。

偏头点(太阳)位于无名指近节与中节之间尺侧中点。中指、无名指掌骨之间为偏头相应区,可棒压、指压。肝通于太阳,太阳与肝胆密切联系,可治疗肝胆病,以及偏头痛等类脑病。

后头点(枕)位于小指近节与中节之间尺侧中点。无名指、小指掌骨之间为后头相应区,可棒压、指压。肾通于枕,枕与分管泌尿生殖的肾关系密切,可治疗泌尿生殖诸病与脑病。

脑点位于拇指指腹上端中点。脑点是人体脑垂体代表区,分管人体发育,与内分泌关系密切,不仅可以治疗发育异常诸病,亦可以治疗各种器质性病变与各种伤害性疾病,有再发育,使其得到复健的奇妙作用,可探索用之于长寿与健康,既是长寿的重点穴,也是治疗各种脑病与大脑发育不全的重点穴。

脑干位于拇指尺侧指腹上,脑干是延脑、脑干代表区,有指挥全身运动与镇痉之作用,对于治疗瘫痪与癫痫效果好,也可治疗大脑发育不全与各种脑病。

头病脚治,头部疾病脚上按摩效果较佳,脚上取穴可参照手穴的相应部位。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拇指间关节和其他四指远端关节处,称掐五指节;用拇指揉动,称揉五指节。掐3~5遍,揉则要30~50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惊惕不安、惊风等,多与清肝经、掐老龙合用;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咳嗽等,多与运内八卦、推揉膻中合用。

四横纹(四缝)

四横纹(四缝)即食、中、无名、小指掌侧近端指关节处。将孩子左手四指并拢,以拇指端桡侧面着力,从食指横纹滑向小指横纹,反复操作100~300次,称推四横纹;或以拇指指甲分别掐揉各5次,称掐四横纹。主治疳积、腹胀腹痛、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本穴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掐之能退热除烦,散淤结。多与补脾经、揉中脘合用。也可点刺本穴出血以治疗疳积。

内外劳宫

内劳宫位于掌中心,握拳时中指端所在之处即是此穴。用中指或拇指端揉50~100次或掐3~5次。揉内劳宫多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将揉小天心、揉内劳宫、推掌小横纹联合起来操作,称运内劳宫,能清虚热;对心肾两经虚热最为适宜。

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用中指或拇指端揉100~300次,掐3~5次。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的要穴,有清热、镇痛、安神作用。操作上多为揉法,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

内外八卦

八卦为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名称,是环绕掌心周围8个穴位的总称。

内八卦在内劳宫四周,以掌心为圆心,掌心至中指根的2/3长度为半径画圆,八卦穴即在此圆周上。桡侧为东,尺侧为西,指根为南,掌根为北。坎与离相对,震与兑相对,乾与巽相对,坤与艮相对。震为东方,属肝木;兑为西方,属肺金;坎为北方,属肾水;离为南方,属心火。分别代表八个方位: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以拇指端桡侧或中指端着力,从坤卦开始向兑卦方向按卦位顺序旋运者,为顺八卦;从兑卦开始向坤卦方向按卦位顺序旋运者,为逆运八卦。一般30~50次。此外,还有部分运转,如自乾经坎、艮至震等运转。顺运内八卦有宽胸理气、解胸闷、止咳化痰、行滞消食作用;逆运内八卦有降逆平喘、止腹胀呕吐作用。多与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合用。

不论患儿是男是女,大多数取左手八卦穴进行推拿。推拿八卦穴常用运法,称之为“运八卦”。运内八卦时,将患儿的左掌心向上,施者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患儿的左手背,以大指桡侧面作为接触面进行运法;也可用一手托持患儿的左手,另一手以食指或中指指端作为接触面推运。推运至离宫时,要轻轻带过,或以大指掩盖于离宫上,使“运内八卦”时,施者推运之指不接触离宫。因为离宫属心火,推运离宫,恐动心火。

半运内八卦: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

施术者用拇指端桡侧缘着力,沿孩子掌根缘运行,从大鱼际运向小鱼际,称运土入水,若反向运行,称运水入土。每天一至两次,每次50~100遍。大鱼际即大拇指根部的肌肉群,小鱼际即小拇指根部至掌根处的肌肉群。运土入水有滋肾作用,主治小便赤涩,频数。运水入土有健脾助运、润燥通便的作用,主治腹泻,二便闭结。

与内八卦相对的手背位为外八卦。操作以顺时针方向为主,一般也为30~50次。主治胸闷、腹胀、便结。运外八卦能宽胸理气,通滞散结,多与摩腹、推揉膻中等合用。

揉小天心(鱼际交)

小天心又名鱼际交,位于小儿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在孩子小天心穴上轻轻按揉100~300次或捣5~20次。具有清热疏风、利尿、通经达络之功效。

揉小天心能清热、镇惊、明目、利尿,主要用于心经有热而引起的病症,对新生儿硬皮症、黄疸、水肿、疮疖亦有效;掐、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主要用于夜啼、斜视、惊风抽搐、惊惕不安等症。配合揉上马、揉掌小横纹等治疗口疮、目赤痛、夜啼、小便短赤等。

揉一窝风

一窝风位于手背腕横纹中凹陷处。用拇指或中指端揉100~300遍,掐3~5遍。用于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治疗寒性或伤食腹痛,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合用。

掐揉外间使

外间使位于外关穴上1寸,又名膊阳池。用拇指指甲掐3~5遍,指端揉100~300遍。用于感冒头痛、便秘、小便赤涩、溲赤、头痛、吐泻。 

第三节 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捏脊

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从尾椎骨捏到颈椎为补法,从颈椎向下捏到尾椎穴为清法,每天可捏一到两次,每次捏5~10遍。

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推七节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用拇指着力,自下而上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各100~300遍。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若与按揉百会、揉丹田合用,可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症。

揉尾尖(龟尾)

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缘。每天一至两次,用拇指或中指揉100~300遍。龟尾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揉尾尖(龟尾)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揉大椎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每天用中指或食指或拇指揉30~50遍。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发热、项强。此外,用拇食指或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此穴位上作拧法至皮肤轻度充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大椎穴为人体气血的总开关,每天揉一次如同打开气血的总阀门。

拿肩井

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用拇食中三指提拿肩井,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拿3~5遍,按揉30遍。主治感冒、惊厥、上肢活动受限。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第四节  胸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按揉天突

天突穴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用中指或拇指按揉20~30遍。主治痰喘、呕吐、呃逆。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合用。

揉乳根、乳旁

乳下二分为乳根,乳外旁开二分为乳旁。以食、中二指分按两穴,同时揉20~50遍,也可用中指揉单穴。主治喘嗽、胸闷、呕吐。

搓摩胁肋

用两手从两腋下搓摩至天枢穴处,往返操作50~100遍。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

推揉中脘

中脘位于脐上四寸。用指端或掌根按穴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旋摩称摩中脘;用食指和中指自喉下直推至中脘称推中脘,又称推胃脘。揉100~300遍,摩5分钟,推100~300遍。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多与按摩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主治胃气上逆,嗳气呕恶。

分推腹阴阳

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或上腹部两侧。用双拇指自剑突下分别沿肋弓下缘分推100~200遍;或自肋弓下缘分推至脐部两侧5~10遍。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

摩腹

用四指指腹或全掌着力作顺时针旋摩腹前腹壁,每次5分钟。主治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疳积。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为常用小儿保健手法。

揉脐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肚脐或脐周部,称揉脐;自脐直推至小腹或反之操作,称推脐;用拇食中三指抓住肚脐抖动,称抖脐。揉100~300遍,推100遍,抖5~10遍。

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操作上常将揉脐、摩腹、上推七节骨、揉龟尾配合应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腹泻效果较好。推脐常用于腹胀、尿潴留。抖脐常用于肠梗阻、肠套叠、腹痛。

揉天枢

天枢位于脐旁两寸,揉天枢就是用食指和中指分揉两穴50~100遍。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揉丹田

丹田位于小腹部,或脐下2寸与3寸之间。用掌根揉50~100遍,摩5分钟。揉摩丹田能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脱肛、遗尿等,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合用。揉丹田对尿潴留有效果,常与推箕门、清小肠合用。

推箕门

箕门穴位于大腿前内侧,髌骨内上缘至腹股沟之间。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或拇指罗纹面着力,自髌骨内上缘直线推至腹股沟,反复操作100~300遍。推箕门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潴留多与揉丹田、按揉三阴交配合;用于小便赤涩不利多与清小肠配合。

拿足膀胱

足膀胱,位于血海穴上6寸处。有左为膀胱,右为命门之说。用拇指罗纹面着力拿捏3~5遍。主治尿闭。

拿百虫

百虫,髌骨内上缘2.5寸处。用拇指按揉30~50遍,拿3~5遍。主治四肢抽搐,下肢痿软。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常与拿委中、按揉足三里合用;用于惊风、抽搐,手法刺激宜重。

按膝眼

膝眼也称鬼眼,屈膝90度,见内外膝眼凹陷处。用双拇指或拇食指按揉30~50遍,掐3~5遍。主治惊风抽搐、下肢痿软。

掐揉前承山

前承山,即膝下8寸,胫骨外旁与后承山相对处。用拇指或中指掐5遍,揉30遍,用于惊风、下肢抽搐。常与拿委中、拿百虫、掐解溪合用,治疗角弓反张、下肢抽搐。

掐揉解溪

解溪,即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之间凹陷处。用拇指掐3~5次,揉50~100遍。主治吐泻、惊风、踝关节屈伸不利。

掐大敦

大敦,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用拇指掐5遍,主治惊风。

拿委中

委中,屈膝,窝横纹中点,两筋凹陷处。用食中指端缓力提拿与勾拨该处筋腱3~5遍。主治惊风、下肢痿软、腰部功能受限。

拿后承山

小腿绷紧时,小腿后面有一大块肌肉,肌肉下面凹陷处就是后承山。用食中指或拇指着力穴位拿5遍;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向上或向下直推100~300遍。主治腿痛转筋、下肢痿软、腹痛、腹泻、便秘。常与拿委中配合,治疗惊风抽搐、腿痛转筋、下肢痿软;此穴上推可止腹泻,下推可通大便。

揉涌泉

涌泉,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中央凹陷处。用拇指端揉50~100遍,捏3~5遍,自涌泉向大趾方向直推50~100遍。揉涌泉能治吐泻,一般认为向左揉止吐,向右揉止泻;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主要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等,常与揉二马、运内劳宫合用,若配合退六腑、清天河水可加强退实热之功效。 

第五节  小儿常见病按摩手法 

健肺理气,止咳化痰

(1)掐推小横纹。小横纹即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推小横纹对治疗肺部干性罗音有一定疗效,对脾胃热结、烦躁、口唇溃烂、唇裂、腹胀也有一定的疗效。

(2)揉掌小横纹。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遍。主治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本法能清热散结,宽胸宣肺,止咳化痰,是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治疗肺部湿性罗音有一定疗效。

(3)分推肩胛骨。用双手拇指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分推100~300遍,分推肩胛骨有宣肺镇咳的作用,可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4)揉各俞穴和风门穴。风门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腰背痛。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肩胛骨中上部贴近脊椎处,揉此穴有健肺镇咳作用,亦适用于急救,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吐血、骨蒸潮热、盗汗。其他俞穴介绍省略。

(5)推揉膻中。膻中,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在胸骨上。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自穴中向两边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指和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直推至剑突称为推膻中。揉、推、分推各50~100遍。主治胸闷、呕吐、痰喘。膻中为气之会穴,推揉能宽中理气、化痰止咳,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治疗呕吐、噎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合用。

(6)压揉内外肺四穴。一般运用于5岁以上的小儿。肺穴位于拇指远节掌面横纹中心,咳喘点位于食指与中指掌面指根中缝,气管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掌面指根中缝,哮喘点位于无名指与小指掌面指根中缝。掌面为内肺四穴,掌背相对的位置为外肺四穴,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压或揉穴3~5分钟。宽胸宣肺,主治一切肺部疾病。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1)压揉胃肠点。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的中点,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压或揉穴3~5分钟,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胆道蛔虫。

(2)推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指尖至虎口(合谷)成一直线。从食指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属温性;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属凉性。补、清大肠统称推大肠,各100~300遍。主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身热腹痛、痢下赤白、便秘与食积等。

(3)推胃经。胃经在拇指指腹近端指节面上。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旋揉为补,称补胃经。二者统称推胃经,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各100~500遍。主治呕恶嗳气、烦渴善饥、食欲不振、吐血鼻衄。清胃经多与清脾经、推天柱骨、大横纹推向板门合用,治疗脾胃实热,或胃气不和引起的上逆呕恶等症;若胃肠实热、脘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多与清大肠、退六腑、揉天枢、下推七节骨合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压揉足三里合用。

(4)揉板门。板门在手掌大鱼际中部。用拇指或中指端旋推为揉板门或运板门,平补平泻,偏温性;用指推法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腕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各100~300遍。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及嗳气。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运化不良、腹胀、腹泻、呕吐等症。板门推向横纹,属温性,可以用于止泻、脱肛治疗;横纹推向板门,属凉性,可以用于退热、止吐、便秘与食积。

(5)按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用拇指罗纹面着力按揉30~50遍。主治腹胀、便秘、吐泻、下肢痿症。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推天柱、分推腹阴阳配合治疗呕吐;与上推七节骨、补大肠配合治疗脾虚腹三阴交泻;与捏脊、摩腹配合作为小儿常用保健手法。

滋阴补肾

(1)推小肠。小肠经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清小肠统称推小肠,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各100~300遍。主治小便赤涩、水泻、遗尿、尿闭。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以本法配合清河水,能加强清热利尿的作用。若属下焦虚寒,多尿、遗尿,则宜用补小肠。

(2)掐推后溪。轻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外侧横纹尽头就是后溪。每天一至两次,每次掐3~5遍;或以穴位为中心作上下直推小肠经50~100遍。主治小便赤涩不利,兼治腰背疼痛。

(3)揉二马。二马位于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之间后陷中。又名上马,二人上马。用中指或无名指端揉100~500遍,掐3~5遍。主治体虚、虚热喘咳、小便赤涩、脱肛、遗尿、牙痛、腹痛、惊风。多用揉法,能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滋补要穴。对体质虚弱,肺部感染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性罗音配揉掌小横纹。

(4)揉掐肾顶。肾顶位于小指顶端。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遍或掐3~5遍。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揉肾顶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对自汗、盗汗和大汗淋漓不止等有一定疗效。

(5)揉肾纹。肾纹位于小指腹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遍。主治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揉肾纹能祛风明目,散淤结。主要用于目赤肿痛或热毒内陷、淤结不散所致的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症。

(6)按揉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处。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100~200遍。主治遗尿、惊风、小便不利、消化不良。本法能通血脉、活经络、疏下焦、利湿热、助运化。若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常与揉丹田、推箕门合用。

急救数穴

(1)掐人中。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即水沟穴。用于急救。对人事不省、窒息、惊厥时,掐之有效,以拇指指甲掐人中3~5次或醒后即止。主治惊风、昏厥、抽搐、初生儿窒息。掐时可与掐山根、掐十宣、掐老龙合用。

(2)掐山根。山根位于两目内眦之十宣中,用于惊风、抽搐、昏迷等症,用拇指和食指指甲掐3~5次即可,掐时可与掐人中、掐老龙合用。本穴可望诊,见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

(3)掐十宣。十宣位于十指尖端,左右手共10穴。用拇食指指甲对掐每一手指该穴3~5次。主治惊风、发热。掐十宣主要用于急救,退实热,有醒神开窍作用,常与掐老龙、掐人中、掐小天心合用。

(4)掐老龙。老龙位于中指指甲后0.1寸处。用拇指指甲掐5次,或醒后即止。主治急惊风。

(5)掐揉端正。中指指甲根两侧赤白肉际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用拇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掐揉,称掐揉端正。主治鼻衄、惊风、呕吐、泄泻、痢疾。揉右端正能提升,主要用于水泻、痢疾;掐端正多用于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合用。同时本穴对鼻衄有效,方法用细绳由中指远节横纹起扎至指端,不可太紧,扎好后让患儿静卧,血止即可松绳。

(6)掐精宁、威灵二穴。精宁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平外劳宫。适用于休克、急救,用拇指指甲掐5~10次或醒后即止,也可以加少府穴双掐。也主治痰喘、哮鸣、恶心、疳积、口眼歪斜。掐精宁能行气、破结、化痰,体虚者慎用,若必须应用时则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同用,以免克削元气。威灵穴位于手指第二、三掌骨间隙,平合谷穴。用拇指指甲掐5~10次或醒后即止。主要用于惊风、急惊暴死、昏迷不醒的急救。

(7)掐昆仑、太溪二穴或掐仆参、昆仑二穴。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仆参跟腱之中点凹陷处,用拇指掐3~5次,主治惊风。仆参穴位于足跟部,外踝后下凹陷中,用拇指掐拿3~5次,主治昏厥、惊风。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掐足跟两侧昆仑穴、太溪穴3~5次,适用于休克、急救。

发汗退热

(1)组合一(属于常用退热四穴)

 ①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称大推三关。每次推100~300遍。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治疗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脊、摩腹合用。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多与清肺经、推坎宫、掐揉二扇门合用。

②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中线,总筋至洪池(曲泽)。用食、中二指罗纹面着力,自腕推向肘,反复操作100~300遍,或推至该处皮肤发凉为度。适用于外感发热微出汗、头痛、恶风、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咽喉痛等一切热症。清河水性微凉,较平和,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治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分,有退一般性热度作用。

③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用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着力,自肘部下推到腕部,反复操作100~300遍。治一切实热病症。适用于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退六腑性寒凉,能清热、凉血、解毒。与补脾经合用,有止汗作用。若患儿平时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发热不到40度,本法慎用。

④推脊柱。用食中二指罗纹面着力,在后背正中线上由颈部大椎向下直推到尾椎长强处,自上而下反复直推100~300遍。主治发热、惊风、夜啼、呕吐。推脊清热效果较好,常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揉大椎合用,有退除高热作用。

(2)组合二(中度发汗退热法)

①掐心经或掐揉小天心5~20次。

②揉外劳宫100~300次。

③揉二扇门或掐揉二扇门。二扇门不是一个穴位,而是中指的掌指关节两侧前陷中,共两穴。以食中二指端分别按于患儿中指根或无名指根两侧,揉100~500次;以拇指或食中指指甲掐各5次。主治惊风抽心经搐、身热无汗。

④推上三关100~300次,再做黄蜂入洞。黄蜂入洞为施者左手扶患儿头部固定,右手食指和中指轻揉两鼻孔下方30~50次,此法能发汗,主治发热无汗,鼻塞。

(3)组合三(此法性大热,主治发热无汗)

①揉内劳宫50~10 0遍。

②揉总筋。总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中点。用拇指或中指端揉100~300次或掐3~5次。主治惊风、夜啼、潮热、吐泻。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多与清河水、清心经合用。治疗惊风抽搐多加用掐法。

③分推手阴阳(大横纹)10~20次。大横纹即腕部掌根横纹。然后以双手拇、食指捏起总筋两旁的皮肤从总筋捏向内关,5~10次。其桡侧端为阳池,尺侧端为阴池。用双拇指自横纹中点(总筋)向两边分推,称分推手阴阳;自阴池、阳池向总筋合推,称合阴阳。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实热症阴池宜重分,虚寒症阳池宜重分。合阴阳能行痰散结,配揉肾纹、清天河水更能加强疗效。

④掐内八卦的坎、离两穴3~5次结束。

(4)两种特殊的清热方法

①打马过河。形似推天河水,改之为叩打法,并用冷水为介质,施者先运内劳宫10~20次,再用食、中两指蘸冷水从总筋起,一起一落地叩打至洪池(尺泽)5~10遍或凉水滴入掌心用两指取水,边打边吹凉气至洪池(尺泽)5~10遍。此法通经行气,性温凉,泻火清热,兼治失音。

②水底捞月。用冷水滴入患儿掌中,施者左手托住小儿左手,并固定手指,右手拇指桡侧从小指边缘经小鱼际、鱼际交钩形推至掌心内劳宫,边推边吹凉气,30~50次。此法性大凉,可以做发后清热穴,兼治惊惕不安。

(5)六个月以内乳儿发热可用推五经纹

五经纹即五指掌面远端指间关节横纹。用拇指端桡侧着力,对五经纹作横向来回推之,约500次。主治腹胀,寒热往来。常用于6个月以内婴儿发热。

(6)其他退热穴

发汗清热手法还有拿肩井,掐外间使,掐十王,揉涌泉、大椎、曲池、外关、合谷、承山、冲阳等,还有耳尖放血,耳穴疗法(取皮质下和肺两穴)。小儿清五经也能起到退热的作用。 

第三章  周氏小儿推拿术穴位详细解说 

《捏捏小手百病消》节选(一):一双神奇的手(图)

 
第一节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清补脾土 

中医常说,脾为人的后天之本。脾是人体消化之脏,主运化,在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上,脾脏合土,所以中医常常把“脾土”放在一起讲。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脾脏还非常娇嫩,功能发育也不完善,所以脾脏很容易因为不平衡而出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养护孩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孩子吃东西非常挑,这不喜欢,那不爱吃,真是伤透了脑筋。其实这就是脾胃不好--吃得多了容易食积;吃得少了,孩子瘦得让人心疼;吃下稍凉一点的东西,又容易拉肚子。

所以中医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意思是说,脾脏的功能如果强盛的话,一年四季都不会得病,孩子就能健健康康的。就像大自然里,只要土地肥沃,就能长出好的庄稼。因此,如果当父母的能把孩子的脾脏调养好了,孩子生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捏捏小手百病消

但是脾该怎么补呢?很简单,在孩子的拇指偏桡侧指腹上,做顺时针旋推,每天300次就可以了。顺时针推的时候为补,名叫“补脾土”,如果是逆时针或离心直推的话,那就是“清脾土”了。

捏捏小手百病消

补脾土

但是,小孩子的脾脏太过娇嫩,所以多用补法,而很少用清法。

小儿脾脏虚弱的时候,多会表现为消瘦或者过胖、脸色发青或土黄色、厌食、大便次数多、拉肚子等等。这时候,做父母的就可以为孩子用“补脾土”的方法进行推拿。当然,如果孩子出现食积、脾气暴躁等症状,这时候也可以适当清一清脾土。

记得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找我,他们向我抱怨说:“每天给孩子吃的营养品也不少,但是看别人家的孩子脸蛋都是红扑扑的,而自己的孩子脸色却枯黄枯黄的,鼻梁上有青筋,还经常腹泻,真是让人着急啊。”

我就坚持让他们给孩子补脾土,两个月后,孩子的父亲打电话过来,说小家伙现在已经吃得香睡得好,脸色也非常红润了。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脾”这个字左边是“月”字,属阴;右边是“卑”字,是“小”的意思。因为脾脏的地位比较低下,所以脾土常常不被很多父母重视,他们总是认为,鸡蛋、牛奶、肉,啥好就让孩子吃啥,结果孩子的脾脏反而受到了伤害。其实,相对于父母来讲,孩子的属性也和脾脏差不多,幼小,娇嫩。这时候,只有父母多努力,多给孩子做推拿,多给孩子真正的呵护,孩子才能健康地长大。 

第二节  孩子腹泻怎么办-清补大肠 

几乎每个小宝宝都发生过腹泻,年龄越小,腹泻发作得越频繁。小儿腹泻很常见,在我国,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拉肚子不止的情况都心急火燎,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止泻药就赶紧给孩子吃,有时反而起到了不好的效果。

其实,婴幼儿发生腹泻的时候,有外部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外部原因多是由于吃凉东西,睡觉时腹部受寒,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等等。而从自身的原因上讲,由于一至两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但是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也有些父母反映,当给孩子换奶粉或者添加辅食的时候,孩子容易拉肚子。这主要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致。

孩子出现腹泻的时候,做家长的,可以给孩子“推大肠”,取补法。方法很简单,也就是在孩子食指的外缘,自指尖至虎口的那条直线上,从食指指端直推到虎口即可,每天300次。

推大肠调治小儿腹泻效果非常好,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清代徐谦光在《推拿三字经》中就有“若泻痢,推大肠,一穴愈,来往忙”的说法。

为什么推食指外缘就可以调治腹泻呢?主要是因为这个部位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之处。推这个部位,可以疏通大肠经的经脉,当经脉通畅的时候,气血运行也会比较顺畅,大肠的功能自然就会正常了,腹泻就好了。

当然,如果孩子有便秘的话,也可以反过来,从虎口推到食指的指端,这叫“清大肠”。

我有一次接到了一个读者的来信。信上说,自己今年64岁了,小孙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是拉肚子。

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了信,还专门画了一张图,详细地说明了推大肠的方法。后来这位读者又给我回了信,说自己坚持给小孙子推大肠三周时间,孩子后来就很少拉肚子了。就是这样,小推拿里包含着大平衡,小方法却是大智慧。 

第三节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日揉板门300下 

在第一章里我就说过,我非常喜欢给小孩子揉手掌上的穴位。原因很简单,小孩子手掌上的穴位非常敏感,并且有一些穴位是成人所没有的。今天我要讲的板门穴,就是一个例子。

记得当年我下乡的时候,村里有户人家,孩子一岁半了,平常总是不好好吃饭,抱过来让我瞧的时候,我一摸宝宝的肚子,心里就想:这小肚子,鼓得跟打了气的球似的,怎么能吃得下去东西呢?我摸的时候,孩子烦躁得很,身体扭来扭去,不想让人碰。

知道原因后,我就一边逗他一边拉着他的小手,在他的板门穴上用中指指尖揉了300遍,大约5分钟。小宝宝似乎很享受这种按摩方法,几分钟里也不怎么动。

揉完之后,孩子的父亲就抱着孩子走了。下午的时候,他又来了,说那孩子似乎有胃口了,喝小米粥也比往常多了。我就详细地把“揉板门”的方法教给他,让他坚持每天给孩子按摩。10天以后,那个农民见到我的时候,说孩子已经正常吃喝了。

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又叮嘱他:“俗话说:'要想小儿安,耐得三分饥和寒。’别给孩子吃太饱了,要不然脾胃就会受伤,又要不思进食了。”那个农民听了连连点头。

上面我用的按摩法名叫“揉板门”,板门穴是小儿特有的穴位,在手掌大鱼际的平面,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孩子也比较容易配合。板门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板门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椭圆形的面状,所以又好找又容易操作。揉的时候,用中指或拇指指尖揉上300~500遍即可,每天一遍。

揉板门

揉板门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揉这个穴位没有副作用,如果孩子有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的时候,可以坚持揉上数日,这比吃药打针可是强百倍。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揉板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当然,揉的时候手法不要太重。另外,我还要说的是,孩子年龄越小,对这个穴位的刺激越敏感,一般情况下大于6岁,效果就比较差了。 

第四节  孩子肝火旺怎么办-清肝木 

以下是皖西一位读者的来信。

老师:

您好!我家的女儿已经3岁了,过完年后我就感觉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好带,经常闹人,晚上要很晚才睡着,但是睡眠的质量也好像不高,经常半夜不停地变换姿势,然后再折腾上好大会儿才入睡。我和爱人都担心她会因此而着凉感冒,就轮流看着她,结果我们两口子现在也睡不好了。也曾经去中医院看过,大夫发现孩子大便干,眼睛里眼屎还有点多,说是肝火旺,但是开了点药,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请问有什么可以解决的方法吗?

我读完信,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春天到了,万物生长、发芽、开花。中医认为,肝脏对应着五行中的木,春天的时候肝脏也像树木一样,容易旺盛过度。于是,我就快速回了信:请在小儿的食指远节指腹进行直推,每天300次为宜。大约20天后,我收到了回信,信上说他的女儿已经变乖,睡眠也非常好。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上面讲的那个推拿术名字叫“清肝木”。肝脏可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小儿肝火旺盛,其实算不上什么毛病,我感觉就好像成年人得上“亚健康”一样,用药实在大可不必,但也绝对不能置之不理。孩子肝火旺盛,说明孩子身体里阴阳不平衡,这时候稍受外邪,就容易生病。春天多风,很多传染病,比如说肺炎、麻疹等就会侵犯小儿的身体。 “清肝木”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我还要再多说一点。很多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如果孩子肝火旺盛的时候,食欲似乎也不太好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医上有“肝木克脾土”之说,当肝脏的代谢功能过分旺盛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孩,可以适当多给孩子吃一些甜味的食物,如大枣、山药等,尽量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清肝木”的推拿之法虽然好,但是如果每位父母都能有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的话,那我宁愿这种方法束之高阁! 

第五节  孩子心火旺怎么办-清心火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孩子每次生病都仿佛揪了父母一把心头肉。但是有些小孩尚且年幼不能说话,不舒服的时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知道哭闹,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瞎着急。其实小宝宝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父母了解一些保健常识,去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有一次,一对年轻的父母找到我,说自己的孩子两岁了,最近晚上睡觉爱出汗,老是蹬被子,手心、脚心都比较热。

我一看那个小宝宝,嘴唇发干,舌尖发红,然后我问孩子的父母:“宝宝小便是不是比较黄?”两口子听了连连点头。

我就告诉那对父母,孩子这种情况是由于心火旺盛造成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心火清一清。

孩子的妈妈问我:“是不是得给孩子吃点清热解毒的药?”

我说:“别动不动就想着给孩子吃药,小孩子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对药物比较敏感,再说吃药会麻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我们老祖宗留下来清心火的物理疗法那么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我给那对年轻的父母推荐清心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坚持在孩子的中指指腹上直推300遍。我当场给他们示范了一下,直推了300遍后,宝宝的手心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热了,情绪也得到了缓解。

其实心火在中医学中指的就是人体的内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状。在五脏和五行的对应关系里,心脏对应的是火。另外,“心主全身之血脉”,所以心火旺盛的时候会感觉孩子手脚、五心发热。再者,“舌为心之根,舌为心之苗”,舌与心互为表里,所以心火旺盛的时候舌尖会发红。

《灵枢》中还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所以天气太热的时候人的精神会比较烦躁。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不仅是小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会感觉到入睡困难、心烦气躁等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时候,就可以给孩子清清心火,也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清心火的食物,如绿豆粥、西瓜、莲子汤等等,让他心情舒畅。火下去了,身体阴阳平衡了,宝宝自然就乖了。 

第六节  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清补肺金 

婴幼儿最常见的病就是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等,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肺脏上。并且,小儿的肺脏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冬春两季发病率相对高一些,主要跟季节交换、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有关。很多家长跟我说,天气稍一变化,自己的孩子就感冒、咳嗽,晚上能咳很久,让人心疼得不得了。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尤其是小儿的肺。古代人给肺脏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肺为华盖”。什么是华盖呢?华盖就是古代帝王外出时的车盖。车盖的作用就是遮风挡雨,太阳毒了,车盖晒着;下雨了,车盖淋着。我们的肺脏也是如此,在我们的五脏六腑里,只有肺脏能跟外界相通,其他脏器都不能。所以,《灵枢·九针论》里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素问·痿论》中说:“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

中医还认为,“肺主皮毛”,意思是说,皮肤、毛孔都赖于肺脏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由于小儿的肺脏本身就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一旦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孩子增减衣服不及时着了凉,或夜间开窗睡着后被吹伤风,邪气都会随风侵袭机体而发病。无论邪气通过哪种途径进入小儿机体,肺总是首当其冲。

再者,从五行的角度来讲,肺属金,金是不能掺杂的。它既怕火热,又怕水寒;热邪能伤肺的阴津,寒邪能伤肺的阳气,因而产生肺的多种病变。

有一位家长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见到我的时候,哭着跟我说:“我的孩子虽然才10个多月,但是因肺炎住了好几次院了。每次都是住到小儿重症监护室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孩子住院期间,医院一周只让家人探视两次,孩子是我心头的肉,我一天见不着他就跟丢了魂似的。真是太难受了。”

我跟这位女士讲:“如果您懂得'清补肺金’,那孩子得肺炎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了。”“清补肺金”的方法很简单,在小儿左手的无名指指腹上进行推揉。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如果孩子怕冷、流清水鼻涕、咳嗽、吐痰的时候多为白色泡沫、舌苔发白等等,这时候肯定是受风寒了,就要用“补肺金”之法,每天旋推无名指指腹300遍。如果孩子有发热、咳嗽、痰黄并且黏稠难以咯出、嗓子红肿疼、流黄鼻涕、大便干结、小便黄等不适的时候,那肯定是热症了,这时候就要用“清肺金”之法把肺热清一清,每天直推无名指指腹300次即可。

当然,平时的保健按摩还是以“补肺金”为主,因为小儿的肺脏还是以虚为主,即便有实热之症,也属“虚中有实”。

那位女士听了连连点头,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给孩子做按摩。后来,那位女士的孩子果然很少再出现肺炎之类的肺脏疾病。她再次见我的时候跟我说:“过去一年了,孩子再也没有因肺炎而住院,我的心里真是舒坦多了。”

中医认为,肺属金,我想,当家长的如果把小儿的肺脏养好了,会比得到金子更高兴。 

第七节 孩子经常生病怎么办-补肾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聪明,今天我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给孩子“补肾水”。

什么是“肾水”?中医上所谓肾水是指所有体内不容易流失的体液,像骨髓、精液、胰岛素、荷尔蒙等等,大家看,这些东西无一不对人体起着关键作用。补肾水其实就是滋补肾阴,肾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那如何给孩子补肾水呢?每天在孩子小指指腹上直推300次即可,这样就会起到补肾水的作用了。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多给孩子补肾水,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

另外,多给孩子补补肾水,可以让孩子的肾精充足。肾与心、肺、肝、脾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多补肾水,可以让五脏之精充足。当脏腑之精充盛时,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

打个比方说,肾精充足,就好比我们的手机有块备用电池一样,当手机没电的时候,可以马上用备用电池替换上去,手机就可以继续使用了。所以说,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五脏六腑均需肾精的滋养,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也许很多家长还是没明白,给孩子补肾水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好处。

说白了,补肾水就好比是给孩子吊盐水或葡萄糖一样,可以让小儿的身体更强健,免疫力更强,更不容易生病。但是,吊盐水或葡萄糖虽好,扎针却很难让孩子接受。

另外,补肾水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聪明伶俐。因为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当肾精充足的时候,大脑的发育就会比较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人从小体质就不好,有手脚冰冷的毛病。这其实就是“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的表现。我有一次跟一个读者聊天的时候,那个读者说,自己从小体质就不好,手脚冰冷,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冻肿冻裂,正读高中的时候又患上了鼻炎,工作的时候还经常感觉自己精力不足等等,可以说,先天体质不好影响到人的一生。

像这样的孩子,我建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多给宝宝补一补肾水,就用我刚才提到过的方法--坚持每天在孩子小指的指腹上直推300次。这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受用终生的好处。 

第八节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办-揉外劳宫 

有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肚子里咕噜噜乱叫,好像胃肠不太好一样。没错,这是五谷不化后引起的肠鸣音。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有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隔三差五就有溏水便的话,那就给孩子揉揉外劳宫穴吧!

外劳宫穴很好找,就在手第三掌骨的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上。也可以先找内劳宫,内劳宫手背的对应点就是外劳宫。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指端给孩子揉300次,可以起到健脾胃、祛寒邪的作用。

在明代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曾经提到:“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肠胃这个问题不存在什么先天不足,很多宝宝肠胃出问题,虽然是因孩子不像大人一样懂得节制,遇见好吃的就大吃特吃,根本不顾肚子的承受能力,但主要还是由于家长没有照料好孩子的日常饮食的缘故。

现在这些80后以及90后的年轻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照料不好,更别说什么孩子了,很多父母给孩子喂奶喂食的时候,不按规律去做,随心所欲。可能前几天连着都是肉,这几天就换成杂粮了,给孩子添辅食的时候也是乱七八糟。有的家长还觉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结果造成孩子胃肠道不能很好地消化。所以,我常跟一些家长说,孩子的胃口如果有问题,家长得好好反思反思。

孩子肠胃不好不能说是病,但确实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像我以前说的一样,身体确实出现了不平衡,但是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这时候给孩子灌药实在不值,我行医这么多年,一向坚持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像这种消化不良,做父母的只要坚持给孩子揉外劳宫穴,并且有规律地哺乳,循序渐进地增加辅食,避免突然地改换饮食,就可以使孩子的肠胃功能恢复正常。要注意的是,吃奶的孩子在刚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在短时期内会出现大便中带有不消化食物的情况,但很快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我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家长,不要孩子一不舒服就想着给孩子吃药,一定要想办法,充分利用人体内部这个大药库,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无价的财富,用好了它,所有孩子都可以幸福一生。 

第九节   孩子发热怎么办-推上三关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病,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先崩溃了,不敢等到第二天。有一次,我听一个当医生的朋友说,有个年轻女性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医院看病,因为医生没有给孩子开退烧药,结果那个年轻女性当场就质问医生:“为什么不给孩子退烧?”还说了很多“你这个医生到底是怎么当的”之类的难听话。

其实,小儿发烧当家长的不用太着急。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它有助于白细胞抵抗细菌毒素。我曾遇见这样一个病人,他就是小时候每次发烧的时候,医生就给他开抗生素吃,现在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很容易就会发烧,且不容易痊愈。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夏天却不敢冲凉水澡,晚上睡觉不敢吹空调。同学们都笑话他像姑娘一样娇嫩,他有苦说不出。如果他小时候发烧的时候能够不吃药熬过去的话,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烧了。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小儿受寒引起的发烧。中医上讲,小儿为“纯阳之体”。另外,现在的小孩子,吃的东西太好了,牛奶、肉、海鲜等等都是高蛋白的东西,小孩子体内本身就有热。这时候稍一受寒,就会引起风寒感冒而发烧。这在民间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寒包火”或者“寒包热”。

出现寒包火,这时候要让孩子发汗解表,这样既可以把体表的寒邪驱赶出去,也可以让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来,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小儿推拿术中的“推上三关”就有这种功效。

在孩子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就是上三关了。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就是“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每天给孩子推100~300遍,具有发汗降热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在学员交流会上,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让我给他两岁的孩子调治发热,我当时给孩子推三关150遍后,孩子的身体就微微发汗,原本烦躁不安的小宝宝竟然很快睡着了。

那对父母在感激我的同时,也讲了以前给孩子治发烧的情况。他们说,孩子有一次发烧,他们就给孩子用了一些退烧药,但孩子的烧依然没有退下来。他们就怀疑药效不够,又给孩子加了量。结果,当天晚上,孩子是出汗了,但很快就脸色苍白、神志不清,迅速送往医院后,孩子竟然还休克了。

我当时听了很替这两口子捏了一把汗,药哪能乱吃呢,一定要遵照医嘱才行。而且发汗解热原本有“推上三关”这样简单易行的办法,如果当父母的都知道的话,又怎么会发生上面这么危险的事呢。 

第十节 孩子有胃火怎么办-清天河水 

如果不注意小孩的饮食,过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就容易引发胃热,这在中医上叫做“食积内生热”,也就是胃内有火了。有了胃火就会出现像牙龈肿痛、牙龈出血、便秘这样的症状,而且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口臭。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喜欢喝白开水,只喜欢喝酸的、甜的、冷的,这时家长就应该注意了,你的孩子可能胃内有火了。

有了胃火不要紧,家长们可以跟我学“清天河水”,孩子胃内有热的时候,按我说的推拿术清一清就可以,犯不着去打针吃药。

我一直强调,人生病的时候,是身体不平衡了,肯定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低沉点”,而像胃火引起的一些症状,高升点就在手厥阴心包经上。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是胸中,终点在手上。大家想一下,既然手厥阴心包经的一头出现了“高升点”,那在这条经络的另一头肯定出现了“低沉点”。这时候,只要把这个“低沉点”调治上去就可以了。

在手厥阴心包经接近手的一端,也就是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的地方,中医上叫“天河水”,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就叫“清天河水”,是给小儿退热的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的作用。

当孩子发热时,每天给孩子清天河水300遍,就可以让心包经通畅,从而起到泻火的作用。另外,中医讲,心包经与三焦经互为表里。三焦经协调着五脏六腑,可以调通水道、运化水谷,它就像是一部电影的总导演、一场联欢会的主持人,可以让五脏六腑的功能更加协调,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也就是说,三焦经畅通,小孩子的机体抵抗力也会增强。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共同努力,去钻研,去思考,充分利用好小儿双手上的亿万财富,使孩子健康成长,免遭病魔的侵害。 

第十一节 孩子发高烧怎么办-退六腑 

前面我说过,孩子发烧是身体在对抗病菌的一种正常反应,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高烧要除外。一般情况下,37~38℃之间,属于低热的范畴;38~39℃之间算是中热,而39℃以上的就属于高烧了。如果孩子高烧到39℃以上的话,那就要及时进行处理。有很多孩子因为高烧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处理,结果造成孩子抽搐,表现为不自主抽动、意识不清等等。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自己3岁半的小孙子出现了高烧。我问他怎么处理的,朋友说,本来孩子体温是38.6℃,他用了“捂汗法”,下午的时候把孩子用被子裹好,想着让孩子睡觉的时候出出汗,体温就降下来了。没想到晚上一量,孩子的体温已经到了39.3℃了。

我当时一听就明白了,这种错误太常见了。很多人认为,孩子发烧的时候打寒战、怕冷,得用被子盖好,以免再受风着凉。实际上,当孩子的体温升到高峰值的时候,全身的毛细血管就会扩张,毛孔张开,汗腺分泌开始旺盛。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散热,如果一味地给孩子捂汗,而不让其散热,体温不持续升高才怪呢!

于是我跟朋友说,赶紧把孩子的被子撤掉,把孩子衣服领口松开,最好用温水给孩子擦一擦腋窝等部位。另外,在孩子左手小臂的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的地方,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直推300遍。

朋友一个多小时以后给我打电话,说烧已经降了一些了,孩子现在睡得很稳。

我上面说的方法叫“退六腑”。六腑在中医上就是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具有受纳,传化、排泄功能,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满了就容易生热)。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所以六腑以和降通畅为顺。六腑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

《灵枢·本脏》:“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从阴阳对应的关系上讲,六腑属阳。“退六腑”,意思很明显,就是清退六腑的热毒,它还有助于把体内的糟粕排出体外。

 “退六腑”相当于中药里的犀角、羚羊角等,是大寒之品,如果不是高烧的话,最好不要给孩子用。 

第十二节 孩子风热感冒怎么办-推脊柱 

不要以为感冒只会天凉的时候发生,夏秋时节,小孩子更容易感受风热之邪而出现感冒,伴随着的症状就是发热、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头痛、咽干、口渴、流黄鼻涕、便秘等等。

小孩子患上风热感冒的时候,怕冷怕热的表现不太明显,主要表现就是发烧重,这个时候可以用“推脊柱”的手法,为孩子退烧减热。具体的做法是,沿着孩子的脊柱,从大椎穴开始,往下到尾骨之间的那条直线,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每天推100~300遍。

其实,脊柱穴是小儿推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它是大椎背部督脉的所行之处,贯穿了整个脊柱,而且又与胸腹部的五脏六腑联系密切。所以,脊柱穴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培元气等强健身体的功能。脊柱穴联络诸经,贯通上、中、下三焦,可用治三焦各部位疾病,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起到温煦、协调、推动之作用。所以,推拿小儿脊柱穴,具有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行及疏通经络的作用。

古代医书《诸病源候论·风热候》中记载:“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因此可以看出小儿患上风热之症,多与肺、脾、肾脏功能失调有关,脊柱穴这条线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以及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在这个穴位上进行推拿,可以起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具体一点说就是,它可以宣肺利窍,固表通阳,预防感冒、咳嗽、哮喘、咽喉炎等外感病症。当小儿感受风热发烧时,它又有退热的功效。并且,更为难得的是,按摩脊柱穴可以调五脏六腑,因此它是标本兼治的一种方法。

当然,当孩子因感受风热之邪而感冒时,家长的护理也要做到位。风热感冒会使人体失去很多水分,因此患者会有口渴欲饮的症状。我建议家长可以熬点梨汁给孩子喝,以免因发热出汗过多而导致身体失水。

容易感冒的孩子,平常家长可以多让他吃点梨。梨甘酸而平、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和医师把梨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全科医生”。多吃梨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再坚持每天推脊柱100~300遍,保证感冒远离你的孩子。 

第十三节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分推肩胛骨 

《捏捏小手百病消》节选二十五:分推肩胛骨,治咳嗽

一年四季,除了夏天外,春、秋、冬都可算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这三个季节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感冒、咳嗽等等,说来就来。有些孩子体质好些,可能两三天就好了。但是有些孩子,一两个月都好不了。特别是咳嗽,拖得特别久。我经常见到一些小宝宝,咳个不停,隔上一阵子就会咳两三声,很明显是病根儿没有除去。

这时候家长大多会分成对立的两派:一派会着急得要命,立马到医院,输液,打抗生素,生怕孩子再落个哮喘什么的就麻烦了。还有一派消极一些,觉得这不算什么,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两者都比较极端,如果能中和一下就好了。

曾经有个家长见到我的时候跟我唠叨,这医生也看了,吊针也打了,止咳糖浆也喝了,咳嗽还是止不住,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孩子其实是典型的肺炎,幸好家长比较细心,病情发现得早,不是多么严重,但是却久咳不愈。

我把“分推肩胛骨”的方法告诉了那位家长,用双手拇指沿孩子的双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作弯月形分推100~300遍。我让他坚持给孩子推了两周。他当初还觉得我是在骗他,感觉不吃药就能把病治好是不可能的事。没想到,两周之后他却高兴地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已经不咳了,实在是不可思议。我告诉他,不要孩子一生病,就去依赖外药的治疗,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大药库,你为什么放着自己的不用呢?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久咳一定与肺气不充、肺阴不足有关,这时候一定要宣肺才行。肺气充足了,到喉咙这个关口时,肺气一冲就过去了,就不会咳了。宣肺止咳的话,分推肩胛骨的效果最好,对久咳气急的患儿尤其适用。

那么,推肩胛骨为什么可以宣肺呢?其实,大家想一想,人的两片肩胛骨对应的是左右两个肺脏,这就跟腰与肾的关系差不多。中医讲“腰为肾之府,壮腰可护肾”,那么,肩胛骨也可以说是肺脏的“府”,从上往下像弯月一样推肩胛骨的缝,就可以起到宣肺的作用。

我要特别提醒父母们,两岁以下是小儿肺炎的多发期,但是肺炎的症状并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者完全没有咳嗽病已经很重了,所以家长要特别留心。 

第十四节 怎样预防孩子感冒-揉肺俞 

史书记载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一个问题:“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我大哥的医术最好。”

魏文王不解。

扁鹊解释说:“我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虽然他的医术难以被大家认可,也没有太大的名气,但在家里却很受推崇。二哥治病,是治病初起之时,病人没觉得痛苦病就好了,在乡里小有名气,但医术次之。而我治病总是在病情十分危急之时,病人痛苦万分,见我把病治好对我万分感激,使我名闻天下,但我的医术确实是最不好的。”

这就是良医治未病的故事。“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其实家长也应该掌握这门学问,对孩子及早做好疾病的预防,而不是等到孩子真的生病了,再病急乱投医。

拿感冒来说吧,小孩子精力旺盛,稍一活动就浑身发热,这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感冒。如果想给孩子加一道预防感冒、咳嗽的保护网的话,揉肺俞就可以了。

在小儿背部的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个穴位,叫肺俞穴。此穴主治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冲击此穴,可以震动心肺。父母坚持每天用双手拇指指尖在此处作揉法(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300遍,就可以很好地润肺阴、祛痰湿、清除肺部的湿热之气,从而起到治疗感冒的脊作用。另外,中医说“肺主皮毛”,肺的精气对皮毛有滋养和温煦的作用,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揉肺俞,可以调理肺部功能,预防感冒。

但是家长也要注意,虽然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风寒之邪大部分是通过鼻腔侵入体内的,但风寒之邪也是可以从皮毛进入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空调、电风扇不要对着孩子直吹或吹时间太久。夏天如果淋了雨,受了冻,家长可以给孩子熬一碗姜汤放点红糖让孩子喝,及早驱散寒气。 

第十五节 孩子呕吐怎么办-揉内关 

前几天有个亲戚打电话问我,自己6个月的孩子这几天嘴角总会溢出如奶样的物质,是不是该去医院看看。

我告诉他,小孩的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健全,出现呕吐是正常的现象。食物对于人体来讲,也属于异物,需要胃肠进行消化吸收。胃肠消化不了的或者对人体有害的,就可以通过呕吐排出体外,以缓解胃的压力,对人体实际上起着保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学会辨别呕吐物,像我家亲戚说的溢出清淡、灰白色的物质就是都来自食道稍带黏性的分泌物和咽下的奶水,是人体肠胃正常的排斥反应。但是如果小孩的呕吐物有臭味或带血的话就不正常了,家长要马上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出现小儿呕吐的情况,家长先不要忙着给孩子喂药,我教大家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揉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吐、降逆止呕、宽胸理气、疏通经脉的作用。

给小儿“揉内关”的具体方法是:让小儿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的两筋之间,就是内关穴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家长一下,中医讲的每一寸都是以中指中节为准的,这里更要以小儿的指节为准。

亲戚按我教的方法,1个小时后给我打电话说宝宝好多了,对我非常感谢。我让他照此下去再坚持一段,几个星期后,他告诉我,孩子这一段再也没有呕吐过。

上一节我提到良药治未病,小儿很容易出现呕吐症状,所以作为家长应做好预防保健。小儿呕吐,与家庭护理也有很大关系,家长要注意,正在哺乳期的婴儿,喂食不宜太快,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喂饱后,把小儿抱正,然后用手拍小儿背部,直到听见打嗝的声音就可以了。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孩子一哭就拿奶瓶哄,这样并不好。把吃饭的时间固定下来,其他的时间饿一饿,大一点的孩子也要这样。另外,不要过食煎炸肥腻食品及冷饮。呕吐较轻者可少量多次地进食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再者,如果孩子出现呕吐的话,最好让孩子侧着睡。

如果每个家长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你的孩子就不会出现呕吐了。我希望每个家长通过学习,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良医,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第十六节  孩子体质不好怎么办-揉压足三里 

民间有句俗话,叫“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就是说,拍打足三里穴,比吃老母鸡还有营养。

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灵枢》中就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这句话的大意是,当脾胃有问题、阳气或阴气不足、有腹疼肠鸣等的时候,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用小儿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我问过很多人,大部分都听说过足三里这个穴位,这其中还有百分之三四十的人都能准确地指出位置,还知道足三里可以抗衰老。但是,这个穴位不光对中老年人有效,对小儿效果同样非常好。

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早产了两个月,体质一直不好,从生下来到一岁多,隔三差五就生病。用朋友的话说,市里大医院的儿科大夫我都认识。我见到那个小宝宝的第一眼,就知道孩子身体不够健康。看别人家的小孩子,脸蛋儿红扑扑的,圆圆的,大都是双下巴,头发油黑发亮,眼睛也有神。再看看那个小宝宝,面黄肌瘦,头发稀少无光泽。朋友说,孩子老是不好好进食,真愁人。

我就让他给孩子揉足三里穴。三个月后,孩子整个身体都调治过来了。朋友每次见我,都说我是“一语道破天机”。

揉足三里的具体做法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才行,如果没有感觉说明你并没有找对穴位。家长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先试一试,找准穴位后再对孩子进行按压。照这样的方法坚持2~3个月,就会使孩子的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孩子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在这里我也要强调一下,足三里穴也是宜补不宜清。在我的这本书里,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足三里穴,但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儿一例,用的是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 

第十七节  孩子遗尿怎么办-推七节 

有很多家长问过我关于婴幼儿大小便的问题,今天我一并说一说。孩子的小便问题,大多集中在遗尿上。小儿遗尿就是不自觉地排尿,三岁以前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到了五六岁还尿床,那就是疾病了。而孩子大便的问题,无非就是便秘和腹泻。大便是排除毒素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小儿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反射。

如果小儿有遗尿或者腹泻的话,家长都可以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推孩子自第四腰椎到尾骨之间的那条直线。如果孩子有便秘的话,那就反过来,向下推即可,每天都是100~300次。

第四腰椎到骶骨尖的直线,俗称“七节骨”,它的作用就是调节大小便的神经。正是由于这条神经不敏感,才会造成大小便出问题。向上直推七节骨,我把它起名叫“推七节”或“补七节”,因为它的作用是以补为主。而向下直推七节骨,就要“清七节”了。

肾虚可能遗尿,脾虚可能遗尿,肺虚可能遗尿,肝经湿热也可能遗尿,我跟大家说这些估计当家长的没几个能听明白。总的来说,遗尿这个问题就是跟我们的脏腑功能有关。而推拿七节骨可以治疗内脏功能紊乱,现代解剖学已经证明,尾骨前面有起于颅底沿着脊椎两侧排列下行的交感干所集合的神经节,叫奇神经节,刺激它可以调理内脏功能紊乱。

推七节骨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手法要轻快柔和,不要用蛮力,否则就会弄伤或者弄破孩子的皮肤,孩子也不愿意配合。另外,推拿最好在两餐中间进行,不要在宝宝刚进过食的时候就给他推拿。

我向许多父母介绍过这种方法,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引起了巨大的反应,很多患者给我写信致谢,说这个方法让他的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再也不用被别的同学嘲笑了。这个方法简单易学,希望更多的父母来了解这个推拿术,帮助更多的孩子走上健康之路。 

第十八节 孩子拉肚子怎么办-揉长强 

小孩的肛门与尾骨之间,有一个穴位叫长强穴,这个穴位是一个点。按摩此穴具有“有形”和“无形”两种效果,有形的效果是止泻,无形的作用是强身。具体做法是让孩子趴在床上,双腿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或按压此穴,双手交替按摩,每天100~300遍。

拉肚子即腹泻,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很多家长对小孩拉肚子起初表现不太注意,直到拉得稀里哗啦了才手忙脚乱。为什么不在疾病初期就及早干预呢?只要揉揉长强穴就可以了,我希望每一位父母看过我的这篇文章,都能掌握这个方法,做一个有心的父母。

记得我被下放到定远县仓镇公社的时候,有一位农民的小女儿,经常拉肚子,家里穷也吃不起药,就这样每天痛苦着,给人的印象就是她无时无刻不在上厕所,身体非常虚弱。后来,他们家人还去找了当地的阴阳师。阴阳师说什么必须给孩子找一个姓刘的人认做干爹,孩子才不会“流(拉肚子)”。结果那个农民真的那么做了,可他女儿拉肚子的毛病还是没有止住。后来得知我看过些医书,懂得医术,也治好过公社里的几个病人,就来向我请教。我就把揉长强穴这个方法教给那个老乡,让他坚持给孩子推拿,20多天后,孩子就好了,又坚持推拿了一段时间,孩子就很少出现腹泻了。

为什么长强穴有止泻和强身的双重功效呢?这主要是因为长强是督脉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起始穴,而督脉是“诸阳之会”,统领着人体的阳气,所以,揉长强穴,就好像是给一颗种子不停地浇水一样,阳气在此渐渐生发,很快就会生根发芽。所以,长强穴对脾胃虚弱、拉肚子效果都比较好。

另外,中医先贤们在给长强穴起名字的时候,就已经道出了它的作用。长者,生长也,旺盛也,循环无端谓之长。强者,强壮也,充实也,健行不息谓之强。长强两字合而为一,就可以强健气血,就是让人体的气血运行正常。

  第十九节 孩子消化不良怎么办-捏脊

 在第一章里,我已经详细地讲了捏脊疗法的好处。由于捏脊疗法是我的小儿推拿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法,所以在这一章里,我还是要再详细地说一说。

操作:双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医理: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自主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从中医上讲,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起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而捏脊的部位是夹脊穴,位于腰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特别说明: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滞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的作用。

一个老街坊的小孙子就是消化不良,天天吃健胃消食的药物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体质很差,小脸又瘦又黄,一看就营养不良。前一段他把孙子带到我这儿,我每天坚持给他捏脊,连捏三个月,孩子吃饭香了,睡觉好了,人也活泼了。孩子的爸妈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消化不良就是由于胃功能紊乱引起的,中医认为跟脾胃脏腑有关,治疗时应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而通过捏脊疗法,就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目的。

家长们要特别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俗话说“小儿不知饥饱”,小孩子遇见好吃的就吃得没够,自己吃撑了都不知道,不好吃的一口也不尝。这种情况就需要大人来帮他控制,即使他再怎么喜欢某种食物,也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吃,无论是饭菜、点心还是水果,都要适量。让孩子从小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放任孩子享乐是一种溺爱,最后只会害了他,懂得约束才是真爱,疾病预防上如此,人生之路上亦是如此。 

第二十节 孩子不够强壮怎么办-揉三阴交 

经常见到很多父母给自家的孩子买什么补锌的、补钙的、补铁的营养品,我就为他们感到惋惜,其实这些元素每天吃的饭里就有,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好我们身体内的大药库,还偏要花钱从外面找呢?

如果你嫌自己的孩子不够强壮,那么试一下三阴交这个穴位吧,它就是身体里一个可以让人变强壮的大药库。

三阴交,顾名思义,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处,经理脾胃就可以让小孩变强壮吗,这个问题大家要长远地看,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试想一下,你的孩子脾胃调好了,胃口就打开了,饭量也大了,慢慢地不就健壮了?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孩子的精神头好,活力就大,喜跑喜跳。这有饭量有运动量,孩子怎么能不变强壮呢。

常揉这个穴位,对于调理肝、脾、肾都很有好处。另外,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揉了这个三阴交穴位,就相当于调理了人体五太溪脏六腑里的三脏三腑。

         

也许你会问,难道调理调三阴交这个穴位很好找,就在小儿脚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稍后处。从治病的角度讲,每天揉300下三阴交穴,有强壮、消炎作用,对治肠炎、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从保健的角度上讲,肝管理人体的气机,具有疏泄的功能,揉三阴交可以起到疏肝的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揉三阴交可以增强小儿的脾胃功能,吃得好,睡得安,营养跟得上;肾为先天之本,藏有先天的精气,主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强壮等功能,另外,肾还主骨生髓,而脑为髓之海,因此揉这个穴位还有促进小儿大脑发育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