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按摩功法

 喜民 2013-03-30
clip_image001_副本1.jpg

clip_image003_副本3.jpg

clip_image005_副本5.jpg

clip_image006_副本6.jpg

clip_image007_副本7.jpg

clip_image008_副本8.jpg

clip_image0010_副本10.jpg

clip_image0011_副本11.jpg

我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同学,在春节前开始发现患有高血压病,她知道我喜欢探讨养生保健的知识,曾多次向我咨询这方面的知识。期间,我经常关注教室的相关帖子,也曾在网上收集过不少资料(我这位同学不会玩电脑),并多次将这些资料给她提供过去,也许是“不对症”的缘故吧,也许是按摩时间较短的原因,她的答复总是“收效甚微”。

春节期间,我在学习中里巴人老师的《求医不如求己②》时,也专门关注了涉及到高血压病方面的介绍,尤其是针对我的这位老同学心脏与肝、肾功能都不是太好的这一现实,我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思路,认为不仅要学会治表,更应该懂得治本,要想治好她的高血压病,增强她的心脏及肝肾功能是很有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收集了一部分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详细地给她打印出来,让她按照我说的方法坚持练一练,看看如何(当然了,那个资料内容比这个帖子要多许多了)。

其实,我所提供的资料也是将许多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出来的,有许多也是从中里老师那里搬来的,只是在我同学身上灵活运用而已。简单地说,这个资料讲的就是以下一些功法(其中有些功法,我已经在本人所发过的帖子中详细讲过,这里不再详述)。之所以在这里发出来,就是想与朋友们一起交流一下,看是否有不妥或不到之处。

一、激活经脉,引导气血畅通,改善心肾肝功能。

1、转动脚腕,即“双脚同时写马字”的功法:就是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双脚同时写“马”字,右脚写正字“马”,左脚写反字“马”,然后再写个“氏”字,也是一正一反。据中里老师讲:“每日转脚至酸,引血下行,这自然就是最好的降压之法。”“转关节能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是很好的降压之药!”

2、转动双手手腕【步行时就可以做】:中里老师讲了个最简便、最通俗的办法:即拧紧阀门的动作。即面对圆盘状阀门,直立,两臂向两侧平伸,两只手各自握住一个阀门,开始同时做拧紧阀门的动作。手腕在转,肩膀也在转,正转几十下,再反转几十下(中里老师讲15下,反转15下)。在谈到转动关节时,中里老师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祖传秘方。小小的功法却能调动全身十二条经络的原穴。原穴本来就是各条经络相通的接口这一转堵塞不通的经络瞬间被接通。有许多人的表里经、子母经交接不畅如肝胆为表里胆经是肝经排浊气的出口若交接不畅浊气就会堵在肝经里肝必会受到损害。他说:若两经交接受阻必然会形成木不生火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心脏供血不足。我想,这一招对于我这位心脏、肝脏不太好的老同学来讲,肯定是很适用的。

3、“还阳卧”:就是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地使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因此补肾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这一招也很实用于我的这位老同学的体质。

4、跪膝法:中里老师讲到,中医称膝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补肝脏的方法,相当于每天喝几支杞菊地黄丸口服液,还不花一分钱,更不分什么体质,效果还如此好。所以,我就建议我的老同学,有时间看电视时,不妨跪上一二十分钟看,这样子会对她的肝脏起到大补的作用。同时,因为练跪膝法养了肝,肝又主筋,而膝盖是筋之会,肝开窍于目,所以通着眼睛,这样对我老同学的散光带近视的眼睛也是有好处的。

5、练习“平甩功”:“平甩功”能让气血到达四肢末梢,排出不洁之气。而且基于十指连心的道理,气血会回流循环到五脏六腑,使全身气脉畅通,筋骨松开,使全身灵活、有弹性。这个功法学起来很简单,而且经过持恒锻炼,可以改善各种身心病症。而且,许多的甩手功有练习的禁忌,而且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练习。但是“平甩功”不同,它是经过梅门多年的体证,属细水长流型。在动作上讲究宁可慢不要快,练的时候全身放松,手自然摆动;但虽说是放松,又松中有动,而非完全的静止;动中又有松,也非用力的动态,所以是一种很细致的运动,而且阴阳调和、刚柔并济。

二、选择穴位,适时进行按摩,逐步解除高血压病痛。

1、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太冲(俞木穴),是肝经的原穴,它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跖骨结合部的凹陷中(见上图),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不过在初次揉太冲穴,并从太冲穴揉(我是按照杨奕老师的办法推过来)到行间穴时,手劲一定要适中,我第一次做时,就将自己的这一条线上的肉皮给推烂了。中里老师讲到: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觉得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足气血;我想,按摩这个穴位针对我这位肝脏不好,气血较亏的老同学更是非常适用的。

2、按摩心包经的曲泽穴:心包经在经络图上显示为从胸走向手,起于乳头外一寸天池穴,止于中指指甲旁的中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详见上图)。心包经主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屈伸不利”。现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与心脏、心血管有关的疾患。曲泽穴在肘横纹上,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合属水,水能养木,又可去火,可用来以水灭火,以水涵木,以缓解木旺强直、肝火过盛,所以,最善治痉挛性肌肉收缩、手足抽搐以及心胸烦热、头昏脑涨等“肝风内动”之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冠心病、高血压等。

3、按摩尺泽穴补肾。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处取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此穴更是补肾的要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补到肾上去。因为尺泽是合穴,“合穴属水,内应于肾”,而这条经是肺经,属金,金能收水,所以这个穴有补肾的作用,这个补肾方法就叫“泻肺补肾法”。通过按摩这个穴位,我们就能够令身体的能量在自身转化。如果患有哮喘、高血压、上实下虚等证,都可以使用这个穴位。(但如果肺气自己也虚,则按摩此穴就会不见得是补肾,因为它的能量须先跑去滋阴润肺,待肺气也足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金生水”的方式补肾。)

4、按摩曲泉穴。曲泉(合水穴):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曲指肝木(木曰曲直),泉指肾水。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为肝之母,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肝之虚症,可用曲泉补之。肝虚则易倦乏力,肝虚则阳痿早泄,肝虚则心恐善惊,肝虚则血亏不孕,肝虚则头胀眩晕,肝虚则眼花目涩。另外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曲泉正位于膝关节部位,最善治膝关节疼痛。膝痛曲泉穴必痛,所以此穴为护膝要穴,平日可多加按摩。另外曲泉穴也是降血压的要穴,还能治疗各种湿症,不论湿寒、湿热、风湿、湿毒均可选用此穴。

5、按摩阳陵泉。该穴位在膝盖下外侧,腓骨下头前下方凹陷中。此穴为胆经之合穴,善治胆囊之病,对嘴苦之症有特效;该穴还为筋之会穴,凡与人体的筋有关的病症,皆可通过刺激阳陵泉来改善,如小儿抽动症、肋间神经痛、肩肘关节痛、急性腰扭伤等。而且此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调和肝脾。阳陵泉为胆经合穴,胆经属木,气通于肝,合穴属土,血贯于脾,此穴正为调节肝脾功能之枢纽。对于妇女月经不顺,内分泌失调,甚至更年期综合症,拨动刺激阳陵泉,总能解纷扰于乱世,化干戈为玉帛。此穴最善舒肝解郁,常与著名的“消气穴”太冲合用,功效更为明显。

6、劳宫穴、涌泉穴相通,两者结合按摩治高血压效果好。劳宫穴是养气血的大补穴,是人劳累以后去休息的宫殿。当您感到虚弱的时候,通常都想吃点儿好的或者补点营养品,揉劳宫穴当时就能补上。爬楼梯、爬山时半截喘上了,这不是哮喘,一般是心脏供血不足,是虚喘,这时揉1分钟劳宫穴就能见效。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火穴,就是老给您生着火,给您补足能量。中暑、晕车时,赶紧揉劳宫穴就会有效果。该穴位与脚底的涌泉穴相通,两者结合按摩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按摩涌泉穴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压、眩晕、头目胀痛、哮喘、更年期障碍等气血上逆的症状。

7、按摩“高血压点”:位于脚大拇指根部横纹中央。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高血压点”6秒钟,一天10次,对降血压有显著疗效

8、人体有3个天然的降压穴位,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无论哪种证型的高血压都可以用这3个穴位。据说: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200次以上,2个月后可以看到效果。另外,高血压头痛、眩晕,按摩昆仑穴、解溪穴、太冲穴都有助于降压。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起到梳理肝气,平肝降逆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痛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滋补肾阴的穴位,相当于给肾浇水灌溉。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曲池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用来扑灭火气,也是降压效果最好的穴位,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与太溪穴里外相对应),即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头痛、高血压等。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

clip_image002.jpg

clip_image004_副本4.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