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平均数
2013-03-30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平均数 总课时 2课时 学校 长江中学 教者 王亚凤 年班 八年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网络教参 教学时间 6月18~6月20 教





析 本节课通过常用的数据,让学生联系生活举例,从而说明教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并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养成。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











标 1.认识和理解数据的权及其作用;

2.通过实例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形成和发展统计观念;

.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数据的作用,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重

点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 对数据的权及其作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活动1

























活动2





























问题:

(1)农科院为了选出适合某地种植的甜玉米种子,对甲、乙两个品格各用10块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见下表),根据这些数据,应为农科院选择甜玉米种子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品种

各试验田每公顷产量

(单位:吨)





7.65

7.50

7.62

7.59

7.65





7.64

7.50

7.40

7.41

7.41





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2)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郊县人数/万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A150.15

B70.21

C100.18

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问题:

(1)小明同学求得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



=0.18(公顷)

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问题(1)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数学又指导生活实践;

(2)本章研究的基本知识内容;

(3)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通过讨论、分析、思考认识到用已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根本行不通的,使学生意识到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激发学生去探究.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活动3 (2)这个市的总耕地面积是多少?总人口是多少?你能算出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3)三个郊县的人数(单位:万)15、7、10在计算人均耕地面积时有何作用?你能正确理解数据的权和三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吗?(4)归纳: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多少?

问题1:教材P137例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听说读写

甲85837875

乙73808582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问题2:教材P138例2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个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请决出两人的名次。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独立的列出正确算式,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具体问题得出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比较三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与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区别,初步认识数据的权的作用.通过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归纳思想方法,理解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及其结构特征,认识数据的权的作用.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活动4













活动5











































问题:

(1)教科书P139练习1

(2)教科书P139练习2问题: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布置课外作业:

教科书P149页习题201,第1题、第2题(只计算这些运动员成绩的平均数)、第5题第1问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学生上台演排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教师强调解题的规范性,数学作答的严谨性.

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对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运用不当,对数据的权理解错误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其错误并给予纠正,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