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需要在单元格里填写代码,许多人都是一个一个地将数字填写到里面,如果单元格区域太多,那可真是累死人。实际在工作中并不需要这样的麻烦。我教大家使用函数一次性填写,速度很快还不容易出错。
在函数里有这样一个函数MID(),这个函数在帮助里是这样解释的:
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
1. Text 是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字符串。
2.Start_num 是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文本中第一个字符的 start_num 为 1,以此类推。
3.Num_chars 指定希望 MID 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
看见这个解释你应该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吧。比如我们的身份证里有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比如某人的身份证号是:62010119870209008X 我们需要提取出生日期。你就可以这样写:
现在是我们看“2.Start_num 是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文本中第一个字符的 start_num 为 1,以此类推。 ”的解释,我们需要的是从第一个数字依次提取数字填写到每个单元格,如果一个一个写公式也可以动态提取,这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的本意是写一个简短的公式一次性在每个单元格自动获取每一个数字,这就需要一个嵌套函数来实现。那个函数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呢?COLUMN 函数能实现。
COLUMN(reference)
COLUMN 函数语法:
将公式作为数组公式输入 从公式单元格开始,选择要包含数组公式的区域。按 F2,然后按 Ctrl+Shift+Enter。
- 如果参数 reference 为一个单元格区域,并且 COLUMN 函数不是以水平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的,则 COLUMN 函数将返回最左侧列的列号。
- 如果省略参数 reference,则假定该参数为对 COLUMN 函数所在单元格的引用。
- 参数 reference 不能引用多个区域。
咋看起来不好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去做分析。在 Excel里·,最早微软使用的Excel样式是R1C1引用样式,就是列标是以数字表示的,而不是以大写字母A、B、C ... ...表示。
那么COLUMN()函数在单元格A1列里就是表示1,写法也可以这样写=COLUMN(A1) ;COLUMN()函数在单元格B1列里就是表示2,写法也可以这样写=COLUMN(B1) ,如果要在B1列里表示1,一般就这样表示=COLUMN(A1),你也可以B1=COLUMN()-1。我说到这,你应该就会写这个嵌套函数了吧。公式如下:
B1=MID($A2,COLUMN(A$1),1)向右拉即可。
注意$(念Dollar)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方法,在函数里会经常应用到,不妨你试试F4键的操作就知道了。
示例文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