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防工资卡是信用卡

 昵称6791042 2013-03-31
事件:信用卡当工资卡 透支4年才被催款
 
三千员工集体换工资卡
因不知取现手续费致透支
多取了67元要还3233元
多名当年的员工有欠款
 

  近日,网友徐先生向大粤财经报料,他太太李小姐最近每天都接到工商银行的催款电话,让她还款3233.50元,这竟然是李小姐五年前在一家东莞的工厂工作时所办理的工资卡所产生的。经调查发现,原来这是一张信用卡,而李小姐一直以来并不知情,把这张卡当成储蓄卡使用,从而不小心多取了67.44元,再加上她最后一次异地跨行取现的手续费共48元,最终造成账户透支115.44元。

 当事人李女士和她的几位同事表示,该工厂当年有近三千名员工,全部被要求更换工资卡,但没有被告知新的工资卡就是信用卡,而目前,她们查帐后均发现自己当年的工商银行工资卡有“欠款”……[详细]

 疑点:办卡过程银行员工从来未出现?
 
统一上交身份证给工厂
由车间拉长分发资料填写
从来都不知取现要手续费
工行称亲眼看到客户签名
 

  2007年5月,工厂突然通知集体更换工资卡,因为“没有这张卡就不能发工资”。据当事人回忆,工厂要求员工统一上交身份证,然后人事部让各车间的拉长给流水线各员工发一份资料要求填写,并强调必须填写家里固定电话。员工也没有认真看,匆匆填完上交就继续工作了。

  多位员工反应,在整个办卡过程中,并没有工商银行的职员出现过,她们连办理业务的是哪个支行都不清楚,并一直以为自己所办理的就是一张普通的储蓄卡。

  李女士表示,她一直把这张卡当成储蓄卡使用,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收入,所以就按自己的工资额取款,根本不知取现需要手续费。

 对此,工商银行解释到,当年负责办理该工资卡的员工表示有亲眼看到客户在申请单上签名,是合规办理信用卡业务的……[详细]

 银行回应:客户变更了信息无法催款
 
四年多后才接到催款电话
家里的固话号码从未更换
有员工从未接到催款通知
员工从来没有收过对帐单
 

  李女士很无奈,四年多她一直没有接到过任何关于工商银行的催款通知,即使手机号码因工作地点改变而更换,但家里的固话是没有变的,为什么要从一百多元的欠款滚到现在三千多元时才不断收到催款电话呢。

   工商银行告诉大粤财经,工厂搬迁以后,李女士没有变更信息,一直没法联系得上,只好委托律师事务所代理催收。但卡主李女士说,四年多以来家里就没有接过工行或者工行委托的催款公司打来的电话。另外,有员工表示她查到卡里有“欠款”,但从来没有接过催收电话。

  陆女士反映,她们当年基本都是从外地到东莞打工的,再去其他地方工作的时候,很自然也会换成当地的手机号码。她们一直不知道那张卡的规则,同样也不知道变更了信息要通知银行。而且,即使是她在工厂工作期间,也同样没有收到过银行的对帐单……[详细]

 律师说法:有责任告知客户各项规则
 
银行办卡过程有过失可能
若银行责任不应客户承担
持卡人应该告知信息变更
银行应通过其他途径通知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蔡若波表示,发卡银行有义务将银行卡章程、使用规则、收费标准等清楚告知使用人,而且应该由银行自己的专业人士亲自告知使用人,而不是由工厂代为告知。如果银行没有做到这一步,那银行的办卡过程有存在过失的可能。

   此外,有贷记性质的卡,只要有款项发生变动,发卡行都应该通知使用人。如果银行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通知的话,那这部分的责任就属于银行,而因此产生的利息等费用,不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

  蔡若波认为,如果当年使用人有签署过卡的使用章程,当持卡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发生变更时,有责任告知银行。但当银行按原来的联系方式联系不上持卡人的时候,应该尝试通过其它的途径联系,如紧急联系人。如果银行没有做这项工作,银行可能也负有责任……[详细]

 专业人士:信用卡并不适合代发工资
 
存款无息取款要手续费
并非存款有息的准贷记卡
信用卡当工资卡不优惠
有为发卡行冲业绩的嫌疑
 

  网友“千年的等待”曾提出疑问,这张工商银行的工资卡会不会是准贷记卡?信用卡一般不会拿去代发工资,因为取款要手续费,存款没有利息,而准贷记卡兼具贷记卡和借记卡的部分功能,存款计付利息,还可以进行小额透支。但大粤财经证实这张确实是普通信用卡。

  工商银行表示,在实际生活中,因信用卡具有借记卡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持卡异地存款不需收取手续费、可享受各类刷卡优惠折扣等,故一些公司会选择信用卡作为员工代发工资。

  作为工资卡,人们最常使用的功能是取款,而信用卡在这一点上并不优惠,而且卡中的自有资金不会产生任何利息。

  广州某股份公司财务总监表示,信用卡作为资卡不利于员工对现金的使用,此事件中的厂方有帮信用卡发行方冲业绩的嫌疑……[详细]

结语
  我们离不开信用卡,但我们需要一个规范、健康的用卡环境。不顾持卡人利益的行为持续下去,损害的只能是信用卡市场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