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MACD(五):MACD定式三—山外山

 用一生学会思考 2013-03-31

[转载]十二生肖属相婚配秘笈

实战MACD(五):MACD定式三—山外山
今天重温了百年先生讲解的均线系统讲义,颇受启发。百年先生从98年10月开始深入研究均线系统,并由此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数学模式和操作体系。缠论最先提出的技术分析也是均线系统。可见均线系统对于建立操作体系非常重要。MACD指标是由周期为12和26的双均线系统发展而来的,也可以理解为就是一个经过改良的双均线系统。
百年先生提及的均线研究的四个要素:周期、大小、方向和拐点,同样适用于对MACD指标的研究,特别是对多周期的应用,MACD指标较单纯的双均线系统更为简单。
这两天的期指走势很典型,辅助MACD系统已经总结提炼出了MACD定式一(今天把它命名为山下山)和MACD定式二—双回试。我们把大周期中的MACD定式一+MACD定式二构成的走势(见图一),转换成更大周期中就可以看到是两个紧密相连的MACD定式一走势(见图二),可见MACD定式一是一种基本的形态结构。这里已经运用到了小、中、大三个级别走势之间的联动。在我的期指操作实践中对应的是1F、5F和15F,当然股票操作级别更大对应的是15F、60F和日线。
再回到图一,MACD定式一—山下山,看A点有从高峰下来还要经过低峰的意思,高峰与低峰紧密相连这是同级别的。看B点从高峰下来直接就跳海了,其实切换到图二也是能看到从高峰下来还要经过低峰的形态,缠论中讲到的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图一中,站在MACD定式一走势形成的A峰,可以确定是能够望到其后的走势必定有B峰,当然B峰有高低区别,对应MACD定式一中第五段走势创不创新高的两种分类。可以排除的是2处和3处的小山包与A峰和B峰不是同级别的。
现在,可以把A峰望B峰的形态整理为MACD定式三—山外山,对应的是某级别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走势,具体应用就比较简单了。若B峰低于A峰,呵呵,就真的下山了;若B峰高于A峰,再登高望远,无限风光在险峰!
实例一下,如图一站在B峰望C峰,C峰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你就此下山了,C峰就和你没关系了。这里其实已经发生了小转大,图一1F走势图的3段走势,在图二15F走势图中对应的是一段走势,见图二看得比较清楚,又是一个MACD定式一—山下山走势(A、B可以看成是两个紧密相连的山下山走势)。现在,我对“历史往往重复发生”又有了新的理解,你呢?
[转载]实战MACD(五):MACD定式三鈥斏酵馍
图一

[转载]实战MACD(五):MACD定式三鈥斏酵馍
图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