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挑战预测

 未来刚刚发生…… 2013-04-01

美国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挑战预测

上一期: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

                                      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12期 p71-p72

吴秉健  

在顺应未来教育技术应用趋势的过程中,挑战和机遇总会如影相随。把握好趋势无疑将增强师生对技术应用的信心;而及时发现技术应用中的普遍问题,找到克服困难的思路也显得迫在眉睫。美国新媒体联盟(NMC)组织了联盟内46位专家根据近期三份《地平线报告》对教育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做出了相应的预测。

地平线项目对技术融入当代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调研了各领域应用的实际状况。经深入反思后他们梳理出了下表,而且做出了相关的十大挑战预测。根据今年稍早的三份《地平线报告》内容,技术应用挑战层级归纳如下:

《四大主干课程 + 教育》地平线挑战预测 (2012-2017)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2高等教育版)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2基础教育版)

经济压力和新教育模式共同迫使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

经济压力和新教育模式共同迫使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

数字媒体素养成为各学科专业的主要技能,而且越来越重要

提升数字媒体素养,对各学科专业的主要技能培养越来越重要

合适的评价指标落后于新型署名、发行和研究形势

中小学需要面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

个性化学习需求尚未得到当今技术和实践的足够支持

提升数字媒体素养,对各学科专业的主要技能培养越来越重要

个性化学习需求尚未得到当今技术和实践的足够支持

新媒体联盟(NMC)的46位专家根据对教育技术应用的系列活动、文章等对某些教育技术引领者的角色,及其个人经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四大主干课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教育研究,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大家所面临的十大挑战如下。

一、经济压力和新教育模式变革,迫使传统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

教育部门在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同时,他们也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比如,给学生提供高效学习的技术服务,同时又能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其结果是要求技术研发机 构和教师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模式。追求技术进步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如果这些压力持续存在的话,将迫使新的学习模式与传统学习模式之间出现明显差异的态 势。简单地将新技术转化为资本显然并不足够,新的学习模式需要使用这些工具并服务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数字媒体素养在各学科专业领域倍受重视,作为主要技能的重要性在持续升温

虽然大家对数字媒体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但是我们面临首当其冲的挑战仍然是数字媒体素养,因为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有关的技能和技巧培训相当 少。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广大一线教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普遍缺少开发和使用数字媒体的素养和技能,缺少正规的培训,这足以 抵消专业发展或非正式的学习。这与我们所期盼的数字媒体素养作为标准相比仍然相距甚远。”由于数字素养在现实中较少涉及工具而更多涉及思维,所以基于技能 和标准的工具与平台总被认为是短暂的。

三、个性化学习需求尚未得到当今技术和实践的足够支持

由于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在与日俱增,所以可定制的独特学习需求一直在驱动学习者去选择和掌握涉及差异性教学的新技术。以往那种“一刀切”的教学策略显然不是 有效的方法,而且也难以被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技术应该支持学生自主选择资源、教育内容、知识容量以及教学方法,从而获得专门知识和技能。

四、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方面,跨部门的认证和教学策略的分享都需要在线体验

即使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足以胜任进行在线教学的时候,可是他们的创造性也难以被测量出来,因为太多的研发机构在重复开发相同类型的教学实验工具和平台。质量 标准或许能再次提升团队的设计和实验,但是研发机构也需要考虑让学生在安全范围内,指导教师去存取相关的数据和使用相应的工具。

五、目前合适的评价标准也难以适应将来新型学术署名、出版和研究的形势

传统方法对学术的评价,比如基于引用的度量标准难以通过社会媒体去传播和引导,以及促进相关的研究。同伴评论和赞许的新方式,比如读者的分级是根据对有影 响力的人物博客、分类标记、导入链接和转发(或回推)给全球教师社区,通常以正常行为的出现和与日俱增的兴趣作为结果。这些学术上尚待进一步证实的形式, 其实并未被主流教师和学术决策者们所理解,极易导致在什么是可能的与什么是可接受的之间产生了分歧。

六、教育体制上的障碍凸显,给建构主义应用新技术进行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

由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运行常态和实践对新技术广泛应用会进行频繁地干预,所以许多变革受到劝阻或维持现状。然而,在其他层面上,比如在晋升、聘期考核、技术在实验或革新技术应用方面,通常将研究者和科学家看作是外部的角色。

七、传统的学习评价难以在技术支持的学习情境中得到较好的诠释

要在技术支持的四大主干课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 学)的设计中融入新的技术,其实评价过程也应该将技术纳入其中。协作也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策略。比如,班级学生数量超过好几十人的情况下,评价操作变 得不太符合实际。而以技术支持的环境来衡量,评价模式也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应该能找到确保学生充分展示他们运用知识的方法。

八、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不平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出现应该给众多的师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开放通道。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仅有那些已经获得互联网连接的人能存取资源和利用新的工具。在缩小数字化鸿沟方面,教育部门在做有关学习项目和政策有关的工作。技术进步在给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只有着力解决数字化鸿沟问题才能确保我们将技术的选择变成机会的拓展。

九、在线教育资源应该更具友好的移动界面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教育环境中得到更多的青睐,在线学习内容和需求应该要体现充实、下载要迅速、资源要高品质,而且要做到易用。在线教育资源应该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十、新技术可产生更多选择——如何驾驭这些选择——成为一种持续的挑战

师生在使用技术方面有太多的选择,极易导致他们失去对教学过程影响的观察。在线学习环境更为特别,因为有极其多种可靠的通信、协作和信息管理平台。从单一 层面分析,每种工具和应用程序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都一起使用的话,它们会产生复杂的用户界面,关注的焦点将从学习方面转向技术方面。既要学会驾驭新技术, 又要解决概念性、非操作性、认知水平等紧迫问题,师生在教学互动中所处的环境应该是简单和易用的。

(作者单位:广东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期: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

2012-2017_美国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挑战预测(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