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 移动电源的秘密

 北极苍松 2013-04-02

经常看到论坛上的朋友反映,在淘宝网购了一些标称高达上万毫安的大容量移动电源,但给1000mah的手机充电不到三次就没电了。对于这种情况说明其实际续航时间很短,明显存在容量虚标的嫌疑。还有就是明明手上用的是大品牌的4800mah的移动电源,为什么给爱疯4充两次又没电了,这到底又是怎么一个情况。

简单说明一下移动电源的充电原理,目前移动电源采用的内置电芯一般为18650与锂聚合物电芯,标称电压为3.7V与3.6V两种。而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标准输入电压为5V。那么移动电源需要通过升压或者降压供电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才输出5V给手机等设备充电。

升压主流技术基本采用DC to DC 的升压方式,对于技术要求比较低,当然了转换效也比较低,大约在70%-85%左右。而对于降压方案的转换效率比较高,一般可以达到85%—95%以上,但对电芯的一致性、技术要求及成本都很高。

以爱唯克思RV-12580移动电源为例,从其背面电源规格标签上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产品的额定容量及输出电压、电流等各项重要的参数。



其中有一项是实续输出:8100CP。那么这个实续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的大小对数码产品的充电次数有什么影响呢?带着种种的疑问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悉探讨一下关于移动电源实续及转换效率的问题。

实续:全称“实际续航容量”。所谓实际续航容量即移动电源实际可以对外持续充电的最大容量。



从爱唯克思RV-12580移动电源的拆解图可以得知,其采用的是3块3.6V 4000mAh的锂聚合物电芯串联组成12000mAh电池组,采用的是10.8V降压供电管理系统。


RV—12580采用的是多电芯串联降压输出的高效供电管理解决方案



要把电芯的供电转化为5V给数码产品充电的话必须要经过电路板上的升、降压以及稳压电路才能够实现,所以移动电源内部的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也会相应的损耗掉一部分电能并且转换成热量,即电能在转换过程中的浪费。这里就涉及到了转换效率的问题。

转换效率测试

在目前的移动电源行业中还没有对转换效率有一个公认的规范及标准,总体上来讲一款移动电源的转换效率达到或者超过80%,那么这款移动电源就是一款较为高效的产品。具体公式为:

(实际放电容量×平均放电电压)/(电芯容量×电芯电压)=转换效率



根据上面移动电源的放电曲线图可以了解到RV—12580的实际放电容量为8159mAh,意思就是这8159mAh的容量就是实际能够供给数码产品充电的电量。

代入工式那么它的转换效率就为:(8159mAh × 4717mV) / (12000mAh × 3600mV)=0.89 (89%)从上面的测试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爱唯克思用锂聚合物电芯作为内部储电单元,使用三块电芯串联连接方式的降压输出解决方案保证了较高的转换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