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动教育

 hua儿 2013-04-02

互动教育


孩子成长的土壤,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冶炼。惟其如此,“互动教育”以其时代的优势和彰显的成效,成为当代世界教育的主流。让我们走进互动教育的课堂,熟谙家校沟通的渠道,明察社区与家庭联结的纽带,为了孩子,全身心地投入“互动”!

1、为什么互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主流?

       当代社会的多元化,正在改变孩子们在“家门—校门”间机械往返的单一轨迹。现代社区的迅速崛起,家庭教育日益显要的战略地位,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新的大教育环境。每一个孩子时刻都在这个大环境中领略时代的气息。

2、为什么“校讯通”成了家教的重要载体 ?

       新世纪面世的“校讯通”以互联网与短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开辟了校讯通的畅达通道,家长只需打开手机或上网,查询老师的留言短信,即可知晓孩子的在校信息,洞察孩子举手投足的表现,使家长免去了无暇探访的烦恼。

3、为什么“校讯通”倍受老师青睐? 

       家校之间的沟通,由于老师工作的繁杂,家长事业的忙碌,加之孩子一些“谎言”,往往横着一条鸿沟。而“校讯通”免除了老师家访的劳顿,一条短信与家长互通信息,全面了解家长的希望和疑惑,诚恳总结教育孩子的得失,使家校沟通再无障碍。

4、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校讯通”? 

       孩子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信任。但有的家长对孩子在校的表现,往往不相信孩子的汇报,久而久之,亲子关系有了隔阂。“校讯通”还是以其客观、公正的“证言”,为诚实的孩子提供了被信任的保证。同时,它也成为孩子了解学校与家庭教育动态的窗口。 

 5、为什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出生后最初接触到的影响,最容易印刻在脑子里。经过了发育的持续教育和影响,孩子已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而家长对孩子“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6、为什么片面强调家庭“管养”对孩子不利? 

       有的家长自动放弃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常以工作太忙,身体太累为由,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片面强调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是管吃管穿管生活,这样就使孩子容易陷进读死书的泥潭,而放弃品德、习惯的培养,也容易疏远亲子关系。

7、为什么不要片面强调学校“管教”?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个观念误区:学校只管教孩子的文化知识,家庭只管养孩子的衣食住行。这样就出现了教育的真空: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身体健康谁管?学校和家庭要既管学习,又管思想,还管身体。“三管齐下”,孩子的成长就有立体的保证。

 8、为什么家庭教育更具有优势?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并且将伴随一个人一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因此,家长要肩负起责任,发挥“第一场所”的优势。

9、为什么家校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           

       学校和家庭都 有育人成才的共同目标,为此,学校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战略伙伴的同盟关系;相互沟通的朋友关系;共同任务的同事关系;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这方面,家长应有更多的主动性,因为一个老师所管的学生是家长的几十倍。

10、为什么家校的合力可以避免“1+1=5”?

       所谓“1+1=5“,是指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五天的成效,被周末两天的校外影响完全抵消了。这就要求家长与老师形成合力,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孩子。同时,这也给家长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孩子周末的两天,加大家庭教育的角色力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