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汗碼頭

 休閑 2013-04-02

過去從沒有踏進過貨櫃碼頭半步,這幾天卻不時在那邊逗留。

過去也從不知道貨櫃碼頭工作是如何。我們只知那裡是24小時不夜天,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高效率高質素物流業基地,偶爾在新聞看到颱風把貨櫃吹塌壓死人的消息。這些就是我們對貨櫃碼頭工作認知的全部。直到這幾天的工業行動,在場工友跟聲援朋友訴說他們的故事,我們才知道碼頭的辛酸和血淚。

罷工至今聽過的故事有多少?1997年至今人工不升反跌、龍機駕駛室只有不足五方尺、駕駛室有攝影機而且會收音、工人長時間維持彎腰俯瞰睇位吊貨櫃工作而勞損、超時工作問題嚴重、食飯時間只有15分鐘、食飯一般都只能在駕駛室吃飯盒、八號風球橫風橫雨仍要開工幾小時吊貨櫃、大小二便要在駕駛室完成、工業意外被封鎖消息、工人工傷被要求不報工傷等等。

如果富士康是血汗工廠,貨櫃碼頭也絕對稱得上是血汗碼頭。

香港市民,我們還真的要繼續迷信「自由市場」這回事的社會貢獻嗎?在自由市場,工人接受這樣的低工資、惡劣工作環境,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的工資和工作條件,是供求均衡點,只是工人沒有議價力,不是剝削、更不是血汗碼頭。你能同意、接受這些類似的分析嗎?圖片:羅健熙

我支持工人罷工、支持工業行動,因為我相信,勞動本身便有價值。勞動的價值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會因甚麼供求不衡而被掠奪。這是出了半斤力,自然應拿回八両的道理。這是對勞動最基本的尊重。

再說,不論是和黃還是香港國際碼頭有限公司都年年賺大錢,若沒有工人勞動、付出勞力,單靠李嘉誠一個人有可能賺到這些收益嗎?錢,財團賺了;股息,股東分享了;工人,卻沒法分享到他們辛苦付出而得來的勞動成果,反被壓逼、欺負、剝削。工業行動,難道不是理所當然嗎?

我們沒有多少人憎厭別人賺錢,只是發財也要立品,這是很簡單的倫理。當資本家發財卻沒品、肆意剝削工人,而工人勇敢地發起工業行動來爭取應有權益時,我們要堅實站在工人那邊。因為今天是碼頭工友,明天可能是我們每一個打工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