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旧事

 灵魂出窍KKK 2013-04-03

冬已深,但总不见落雪。又想起你,是昨天的傍晚,我翻开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从书中滑落三张白色的信笺,我弯腰从地上捡起,铺到书桌上皱眉查看。

这才记起,四年前我借给你这本小说,一年以后,你才还我,并附在里面两张读后感,和一张摘抄的文字——是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德的散文《青春》。那年,我们刚走出高中校园,所谓的似锦年华骤然失措,空虚中弥散的只有难割舍,与空旷的梦想追逐。继而,留在那个暑假的,是啤酒、香烟和KTV里刺耳的声线。

然而,毕业那年你送我这段《青春》,再回首,像毛糙的玻璃窗外下起小雨,看不清细密的雨线,唯有泥土的清新喷鼻入腑。

时隔三年,我们没再见面。像张爱玲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到头来仍要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如今看着你留下的字迹,又情不自禁的心生内疚。这三年,从未想起你,自从步入大学,仿佛过往的青春就被打上死结。而你我之间,早已被一条莫名的沟壑所疏离,背对而行,渐行渐远。

大三结束的暑假,我背上行囊,随一些陌生的同级生,来到这座干燥的小城。我成为一名实习医生,在一所不景气的县级医院打杂。从那时起,孤独仿佛成为我人生的伴侣,偶尔忆起往年的疯狂,眼泪就止不住在眼眶内打转。

这次想起你,也不由得眼眶一热,可男儿有泪不轻弹,望望窗外落尽枯叶的老树,牙关一紧,便将那股暖热的液体咽回喉咙。

一次插班,一次转校,我们待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半年而已。我走后,总是忘不掉你,所以,趁周末的空档,跑到你们学校送给你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我说,这书给你,算是相识的信物,来日再相见,不要忘记我。

你笑而不语,彼此都深知,我们之间可做知己,而不能做情侣。于是,我们默契的建立起这份纯粹的友谊,没有顾虑,也没有顾忌。就像毕业那年的暑假,我们一群人喝醉酒,晚上跑到饭馆附近的宾馆开房。记忆里的那晚,我们两个住在一间房里,两个人一张床,背对而睡,聊人生,谈未来,最后也不记得谁先睡着,如何睡着。第二天酒醒,两人相视而笑。仿佛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美好。

回忆间,你执拗的脸庞又浮现于我的脑海,如若不是你天生固执,就不会在离别那天硬是塞还给我《海边的卡夫卡》。之后,我们以不同的时间各自踏入轰鸣而来的火车,在车上,我收到你的短信。你说,书里有信。我才艰难的踩着座椅,翻出行李包里的小说,找出这封只有“读后感”和“美文摘抄”的信。

而后,我来到大学,把这本夹着你的信的小说,塞进床下的书橱里,三年来,从未翻阅。直到那天,得知自己要去一座陌生的小城实习,慌忙中收拾行李,才无意间发现这本小说。怕是孤身在外寂寞,方才把小说放进背包。于是,昨天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尚未散尽之时,我读到了你三年前写给我的信。

青春的故事,有时就像被抹掉的磁带,再倒带,已是空白无声。执信无言,三年间,我藏着我曾给你的信物,几乎忘记我们之间曾有的约定。刹那间,感慨颇多,但又无从说起,无人倾听。

岁月匆忙,人各有命,我们在不能交集的时光里,恣意的奔跑,到头来还是回首盼望。这孤独是一份寂寞的晚餐,就像青春里的一场旧事,再回忆,已找不到入戏的路口。

而今,我仍旧读你的信,也如三年前的你那般,摘抄下这段《青春》里的文字——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或许,于那个有梦的年纪隐含过太多美妙的往事,我想,我依然会再见到你,并双手递上我们的青春信物。等梦想照进现实,青春永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