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感悟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3-04-03

清明感悟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南宋诗人高翥《清明》诗的上半阙,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清明祭扫亲人墓地的基本情况,时光悠悠然过去了八百年,那时清明祭扫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伴随着这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转眼又要到清明节了。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是清明节的传统。不过目前一些豪华祭拜,却让追忆添加了许多拜金主义的成分。还有的焚烧祭品,特别与时俱进”,有豪车洋房、还有美女保安,连当下最流行的数码产品,也包含其中。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商家做不到的。有的网友无奈的调侃道“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铁路都断魂!抗包挤车回家去,上坟烧纸祭先人!现金购买冥王币,一币千万大比率!购房买车太不易,都想现金换冥币,下去能过快活日”表达了人们对于目前有些变了味的清明祭扫活动的些许无奈!

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兴的无烟祭祀方式——“网上祭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且被不少人接纳。网上祭祀是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转移至电脑网页上的新兴祭扫方式。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又文明又环保!

我们人类的发展,据考证已经有百万年的历史了,人类从猿进化到人,从树丛到地面,从佝偻匍匐到直立挺拔;从咿呀学语,到著书立说;从茹毛饮血,到美酒佳肴;从以物易物,到金钱货币……期间不知经过了几多寒暑,几度春秋!我们人的生命又是极其短暂的,经过了无数代人的传承,繁衍,我们的祖先,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燕子啄泥筑巢般的努力,经过了无数代人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才进化到我们如今兴旺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的远古祖先,曾经筑巢安身,曾经穴居洞窟,曾经以石为器,曾经遍尝百草,曾经结绳记事......,把星星火种,传给了后代子孙。我们的华夏祖先,曾经以刀代笔,在龟壳上记述历史,开创文明之先河!曾经金戈铁马,开疆拓土,抵御外侮,定鼎我中华大国的辽阔疆域,确保了我后世子孙的生存空间。我在电脑上“写”文章敲出的方块字,那里面其实包含着多少祖先的智慧!我们的先辈英烈,为了后世子孙的福趾,为了民族的兴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盛世昌明!我们的祖先,故去的先人,给了我们无价生命的同时,给予了后世子孙的大爱无疆!一代代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儿女长大,一代代父亲用那如山的臂膀支撑着温暖的家庭!我们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缅怀先贤、感恩故人!

清明时节天明气清,林间、溪畔、向阳坡地、坟丘荒冢,是我们先人的长眠之所。山路弯弯,坎坎坷坷,漫漫无涯!好似我们人生的旅途,在一代代的传承和延续!清明时节的丝丝细雨,唤起了田野里新生命的复苏,也抚平了人们对祖先和故人的思念感伤。

在荒野间,泥路旁,在芳草萋萋的坟头、墓前,一注馨香、一杯水酒、一叠纸钱、一缕烟火,就在活人和逝者中间,搭起了一座虚无缥缈的桥梁,烧化纸钱,捎给阴间的故人;抛洒祭酒,期许他们飨用!让今人和故人在心灵感知,让现在与过去对话!

“一年好景在清明,”清明四月,阳光明媚!北方大地,冰雪初融;南方山野,柳绿桃红!人们一边盘桓往事旧人,一边欣赏着春意美景,抚今追思,净化心灵!看天地间,天蓝草碧,念故人事,哀思如潮!

年年清明祭扫,是一次次生与死的对话,是后辈与先人的邂逅。蓦然回首,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死是为活人埋下值得追忆的故事,活是为生命的历史续写新的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