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宜兴
梁山伯祝英台之乡
文/潜水
我在2月24日写的一篇题为《宜兴的书店》的博文中,曾提到了宜兴还是个“梁祝之乡”时,我的博友汪洋先生在点评中说:“宁波有个梁祝公园,他俩在杭州读书,怎么宜兴也是梁祝之乡?”由此可以知道,在博友中确有许多人对宜兴是“梁祝之乡”一事还是不清楚的。在本文中,我主要的是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宜兴是“梁祝之乡”的一些情况。
距宜兴近30公里处的善卷风景区内有一善卷洞,从洞口沿着山荫小道,下了山坡就有一村庄,名祝陵村,村内祝姓居多,传说中的梁祝民间故事就发生在此地。
在祝陵村的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亭中耸立着一块暗红色的石碑,镌刻着“碧鲜庵”三个北魏楷体大字,是唐朝太守、凤翔节度使李蠙的手书名迹,笔力入神,引人注目。相传晋代女子祝英台为反抗封建礼教曾女扮男装在此读书,“碧鲜庵”就是祝英台读书的地方。庵旁还有“晋祝英台琴剑之冢”的墓碑,是祝英台埋藏琴和剑的地方。在庵的附近,尚存“英台阁”、“蝶亭”等遗迹。循善卷洞的石山道,有黄泥墩、凤凰山、观音堂、土地庙、荷花池、双井、扶桥、茶亭、恶狗村、马家村等,这些地名至今犹存,是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地方。
在善卷洞的一带,蝴蝶很多,每年的阴历三月二十八被定为蝴蝶节。善卷风景区为了结合“梁祝化蝶”,专门开辟了蝴蝶生态园,就在这一天,整个山谷有成千上万双双对对的各色蝴蝶在明媚的阳光下飞舞,在青山花丛中比翼,营造出“梁祝之乡”的唯美意境,吸引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无锡等地的游客和以及结伴而来的当地的群众前来围坐在蝶园内的舞台驻足观蝶,此情此景,使人不由得想起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宜兴的这些丰富的梁祝文化,已经具备了向国家申请“梁祝之乡”的条件,可在全国同样拥有梁祝传说的城市也都在积极的参与争突这一称号。当时在全国争突“梁祝之乡”称号的主要城市有四个,除了宜兴外,还有浙江的宁波、山东的济宁和河南的汝南。
在争突“梁祝之乡”称号的城市中,宁波、济宁和汝南对本地的梁祝文化,只有传说,没有实证,而宜兴的梁祝文化记载最早,记述最丰。遗迹最多,文迹最足,鉴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后,于2006年5月22日,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最终决定授于宜兴市为“中国梁山伯祝英台之乡”的称号,使得宜兴再此在中国梁祝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中占得了先机,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历年来宜兴善卷风景区对梁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梁祝化蝶园

;碧鲜庵
祝英台读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