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小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太空实验,计划在2020年捕捉一颗小行星,并把其带入近月轨道,来充当日后宇航员登陆火星时进行补给的中转站。美国宇航局凯克空间研究所于2012年4月份开始,就为这个项目做前期准备工作。捕捉计划总投资超过26.5亿美元。编辑摘要 NASA计划捕获500吨小行星,充当绕月空间站:2013年年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捕捉小行星”的方案,计划捕捉一颗重约500吨的,并把其带入近月轨道,来充当日后宇航员登陆火星时进行补给的中转站。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1日报道,这项史无前例的方案或许即将进入实操阶段,向国会申请1亿美元(约合6.2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已被列入NASA的预算请求案。 Newton-科学世界:NASA正筹划捕捉一颗500吨小行星,使其变成一空间站,为宇航员前往火星提供帮助。方法是:“小行星捕获太空舱”将被拴在一枚旧阿特拉斯5火箭上,用来引导位于地月之间的小行星。随后飞行器会开启推进器,用约300公斤推进物阻止目标小行星前进,并把它拖到一处引力平衡点。 ![]() 小行星将充当太空中转站 2013年年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捕捉小行星”的方案,计划捕捉一颗重约500吨的小行星,并把其带入近月轨道,来充当日后宇航员登陆火星时进行补给的中转站。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3年4月1日报道,这项史无前例的方案或许即将进入实操阶段,向国会申请1亿美元(约合6.2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已被列入NASA的预算请求案。 报道中称NASA字2012年4月份开始凯克空间研究所就开始这个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整个项目耗资26亿美元,建成之后围绕着月球轨道捕获重110万磅,宽7米以内的小行星。[1] ![]() 小行星捕捉舱 1、拟申请1亿美元启动资金 小行星捕捉舱:10.7m 太阳能帆板:35.7m 2、“小行星捕捉舱” 靠近目标小行星(耗时1.7年) 3、释放出一个10米×15米的大袋子,利用束带包裹目标小行星(耗时90天) 4、在太阳能的推进下,“小行星捕捉舱”慢速飞行到近月轨道(耗时2.2年) 5、“小行星捕捉舱”和火箭分离 6、发射“阿特拉斯5”火箭 7、开启助推器,将小行星拖到月球的引力平衡点(耗时2到6年) “捕捉小行星”方案是按照美国总统奥巴马为NASA载人航天计划制定的目标而提出的,即在2025年之前,将一队宇航员送到地球附近的一颗小行星上面。 “捕捉小行星”计划将耗时10年,总投资超过26.5亿美元。 理想的捕捉目标是一颗中等大小的小行星,直径7米左右、重约500吨,并且这颗小行星上需要有100吨水、100吨富碳化合物、90吨金属和200吨硅酸盐。 ![]() 捕捉小行星 NASA在一枚“阿特拉斯5”火箭上加装一个“小行星捕获舱”,和火箭分离后,一旦靠近目标小行星,该捕获舱在接近目标时会释放出一个直径50英尺(约合15.2米)的袋子,利用束带包裹住这块旋转着的小行星。[2] 随后,火箭将使用约300公斤燃料开启助推器,将小行星推离原有轨道、带入近月轨道。而未来进行太空探索的宇航员可以把这颗小行星当成一个中转站。 捕捉技术和电力推进 若要成功捕获小行星,需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能找到一个满足重量、大小等条件的近地小行星;其次还要准备一套足够强大的太阳能电动推进系统,能够将小行星带离原有轨道;最后要能在2020年安排相关人员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勘探和开采。 NASA有关负责人表示:与其让宇航员执行这样一项花费巨大又高风险的任务,不如把小行星捕捉回来。毕竟,最重要的是让人类踏上一颗近地小行星。 研究人员表示:开发小行星的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只不过直到现在相应的技术才成熟到足以令梦想变为现实。在近月轨道放置一颗近地小行星,将为人类的太空探索提供一种全新的独特体验,如此的成就有可能激发一个国家的潜能。如果成功,这将是人类第一次“移动”天体。[3] |
|
来自: 笑熬浆糊糊 > 《科学技术 知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