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性早熟有中成药治疗吗?

 成为亨特 2013-04-05
儿童性早熟有中成药治疗吗?
仲景健康网
2010/12/22
来源:仲景健康网
浏览:55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每个家庭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是家长们的“掌上明珠”。这些“公主”、“皇帝”可谓是要啥给啥,想干啥干啥,家长一切都顺着,宠着,因此也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带来潜在的健康威胁-------儿童性早熟。

    2010年12月7日,卫生部专门下发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将早前由婴幼儿奶粉事件引起的“儿童性早熟”话题重新挑起。这个文件明确了儿童性早熟的年龄和症状,但是更多的家长可能更困惑于性早熟的预防和治疗,治疗药物会不会有副作用,担心孩子以后的成长造成影响等等。尽管网络上针对这些问题已有不少专业的解答,但是我们仍愿就此话题从传统中医药治疗的角度与大家一起探讨,也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帮助。

    儿童性早熟的原因何在?

    很多性早熟是无法检查出真正病因的,性早熟的形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原因主要有:

    ⑴营养过盛。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变得优越,营养问题得到改善,疾病减少,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和性成熟者增多。

    ⑵环境污染。现在社会的工业污染增多,而且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农药污染或激素污染,这些污染残留通过皮肤或直接食用,是造成儿童性早熟的一个诱因。

    ⑶含激素食物。现在的很多蔬菜和禽肉类当中,都含有大量的激素,一些性激素间接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⑷盲目进补。“补品是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元凶之一。”

    ⑸ 性信息。现在的社会是个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孩子不但可以从电视中获取到大量具有性暗示的画面,而且可以从网络上接触到性信息。

    儿童性早熟有哪些症状?

    儿童在10周岁之前就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即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9岁前阴毛腋毛长出,10岁前月经来潮和阴蒂增大,超出正常发育水平;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睾丸突然增大,阴茎突增,喉结突出,声音低沉,腋毛生长,汗腺和皮脂腺增大,并可能出现第一次射精现象。 

仲景牌知柏地黄丸 阴清热。用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

    中医角度分析儿童性早熟

    中医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在病理上多出现肾阴亏损,相火偏旺,阴阳平衡失调,表现为青春期提前,月经过早来潮。肾为先天之本,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

    ⑴当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则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从而破坏正常的生理状态而发病。若随意给正常儿童进补,或恣食肥甘厚腻,可助气化火,暗耗阴液,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则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早出现。肾上通于脑,下连冲任二脉而系胞宫,肾对生殖功能的调节有密切关系。

    ⑵当肾阳虚时,对生殖功能的衰退进行调节;当肾阴虚而相火旺时,对生殖功能的亢进进行调节。故肾的阴阳失衡为病之本,性早熟的发病机制为肾阴虚相火旺。

    ⑶“肾气”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足和太过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⑷若后天滋补太过,肾气过早充盈,过于亢盛,使肾的阴阳失去平衡,会导致过早出现性发育。

    常用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中成药

    小孩性早熟除了上述发育提前症状外,还会伴有阴虚火旺的症状,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渴、怕热、便秘、舌质红、少苔等。依据此病发病机理主要是有肾阴亏损,相火偏旺导致,治疗时需要滋阴补肾, 清退虚热。药物的选择上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调理。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知母-----滋阴降火,黄柏-----清热除蒸,熟地黄-----补肾填精养血,山茱萸(制)------滋补肝肾,牡丹皮-----凉血清热,山药------健脾补肾,茯苓-----健脾除湿,泽泻-----利水泻热。整个配方吻合小孩性早熟发病机制。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

    另外,小孩因真阴不足引起的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还可以考虑服用左归丸治疗。细心的家长平时察觉小孩有早熟倾向可以考虑六味地黄丸作为预防首选产品,这样能够避免小孩深受性早熟的侵害。

    宛西制药在线专家温馨提示:家长朋友尽量不让小孩多接触膨化、煎炸食品,不要购买外形和颜色很奇异的水果、蔬菜,在反季节时更要注意;远离电视、网络传递的色情片段,尽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朋友们的“掌上明珠”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