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实夹杂证类

 休閑 2013-04-05

5.1气虚夹实证

泛指气虚兼夹痰湿、水饮、瘀血等邪的证候。其症除有气虚表现外,并因实邪不同而各具特征。

5.1.1气虚发热证

正气亏虚,阳气浮动,以日久低热,劳累更显,食少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虚为常见症的证候。

5.1.2气虚痰结[阻]证

气虚而痰浊留结脏腑形体,以气短乏力,咳喘咯痰,神识昏蒙错乱,肌肤不仁,瘿瘤瘰疬,苔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各种证候。

5.1.3气虚湿困[阻]证

正气亏虚,湿邪困阻,以食少气短,神疲困倦,头身沉重,或腹胀腹泻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4气虚水停证

正气亏虚,水液停聚,以气短,神疲乏力,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5气虚寒凝证

气虚血行不畅,寒邪侵袭,以神疲气短,手足不温,肢体麻木冷痛,或挛急不舒,或妇女经行腹痛,经色紫暗,舌淡苔白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6气虚气滞证

正气亏虚,运行无力而气机阻滞,以神疲,气短乏力,胸腹胀闷窜痛,舌淡,脉弦缓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7气虚血瘀[凝]证

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面淡而晦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8气虚外感证

素体气虚,卫表不固,感受外邪,以恶寒发热,自汗,头痛鼻塞,语声低怯,气短倦怠,脉浮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2血虚夹实证

泛指血虚兼夹寒痰、风热、瘀血等邪的证候。其症除有血虚表现外,并因实邪不同而各具特征。

5.2.1血虚挟瘀证

血虚而又有瘀血内阻,以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刺痛固定,妇女月经量少色紫暗,或有血块、经痛经闭,舌淡紫或有斑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2.2血虚挟痰[痰阻]证

血虚而又有痰浊内阻,以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咳吐痰浊,或神识昏蒙错乱,或肌肤不仁、瘿瘤瘰疬,苔腻脉滑等为常见证的证候。

5.2.3血虚寒凝证

血虚而又有寒邪凝滞,血行不畅,以面色淡暗,头晕眼花,唇舌紫暗,手足不温,局部冷痛麻木,或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紫、经血夹块、经痛经闭,苔白脉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2.4血虚外感证

素体血虚而复感外邪,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心悸头晕,舌淡脉浮等为常见症的候。

5.2.5血虚风袭证

素体血虚,复受风袭,以面白无华,唇甲淡白,皮肤干燥、瘙痒、脱屑,颜面麻木不仁,口眼咽斜,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2.6血虚内热证

血虚而气无依附,浮动而发热,以面目无华,舌淡脉细,而又有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5.3阴虚夹实证 ,

泛指阴虚兼夹实热、水湿、痰浊、瘀血等邪的证候。其症除有阴虚表现外,并因实邪不同而各具特征。

5.3.1阴虚内热证

阴液亏虚,虚热内生,以低热不退,盗汗颧红,口干欲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同义词:虚热证

5.3.2阴虚火旺[炽][炎]证

阴液亏虚,虚火亢旺,以心烦失眠,口燥咽于,盗汗遗精,两颧潮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咳血、衄血,或舌体、口腔溃疡,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同义词:虚火证

5.3.3阴虚阳亢证

阴液亏虚,阳失制约而偏亢,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头晕目眩,烦躁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同义词:虚阳偏亢[旺]证

5.3.4阴虚血热证

阴液亏虚,热迫血分,以低热颧红,心烦口渴,咽干痒痛,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咳血、衄血、斑疹,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5阴虚外感证

阴液亏虚,又感外邪,以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五心烦热,脉浮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6阴虚热郁[郁热]证

阴液亏虚,兼挟郁热,以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口苦口干,胸胁胀闷灼痛,眩晕易怒,小便短黄,舌红苔少而干,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7阴虚气滞证

阴液亏虚,兼气机阻滞,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胸胁、脘腹、头目胀痛,肠鸣矢气,或嗳气太息,舌红,脉弦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8阴虚血瘀[瘀热]证

阴液亏虚,兼挟瘀血,以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午后低热,局部刺痛,或出血挟块、色紫暗,或舌有斑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9阴虚水停证

阴液亏虚,水饮内停,以肢体或局部水肿,小便短少,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10阴虚湿阻[困]证

阴液亏虚,湿浊阻滞,以低热盗汗,肢体困重,口腻食少,胸脘痞闷,舌红苔腻,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11阴虚湿热证

阴液亏虚,湿热内阻,以低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小便淋涩灼痛,口苦口腻,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12阴虚痰热证

阴液亏虚,痰热内阻,以低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咳嗽,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闷或痛,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13阴虚痰湿[浊][阻]证

阴液亏虚,痰湿内阻,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胸闷,痰多质粘稠,肢体困重,口腻苔腻,或生瘰疬,舌质红,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 14阴虚热盛证

阴液亏虚,邪热内盛,以发热烦躁,口干欲饮,午后热甚,两颧潮红,小便短黄,大便于结,或干咳咯血,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3.15阴虚毒盛证

阴液亏虚,而热毒、火毒、水毒等毒邪壅盛,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并有邪毒内蕴症状的证候。

5.4阳虚夹实证

泛指阳虚兼夹痰浊、水湿、瘀血、风寒等邪的证候。其症除有阳虚表现外,并因实邪不同而各具特征。

5.4.1阳虚气滞证

阳虚失温,气机阻滞,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胸胁、脘腹胀痛,肠鸣,大便溏,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4.2阳虚湿困[阻]证

阳气亏损,气化失常,水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肢体浮肿、困重,小便不利,大便溏泻,食少腹胀,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沉迟而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4.3阳虚饮停证

阳气亏损,饮邪停聚,以畏冷肢凉,或咳嗽吐稀白痰,或眩晕,胸闷心悸,或脘痞,呕吐清水,或胁肋饱胀,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同义词:寒饮内停证

5.4.4阳虚水泛[停〕证

阳气亏损,不能温运、气化水液,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心悸喘促,腹胀濡泄,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为常见症的证候。

5.4.5阳虚血瘀证

阳气亏损,瘀血阻滞,以畏寒肢凉,肢体麻木,或痰废不用,或局部固定刺痛,肢体紫斑,出血紫暗夹块,舌淡胖或有斑点,脉沉迟而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4.6阳虚痰凝[阻]证

阳气亏损,痰浊凝滞,以形寒肢冷,眩晕嗜睡,胸闷痰多,体胖身重,或瘿瘤、瘰疬、乳核不散,关节漫肿、僵硬、不热,苔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4.7阳虚寒凝证

阳虚失温,阴寒凝滞,以形寒肢冷,胸胁、脘腹、腰膝冷痛喜温,妇女月经后期、痛经、经色紫暗夹块,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4.8阳虚外感证

阳气亏损,复感外邪,以恶寒重,微发热,汗出恶寒更甚,面色huang(恍)白,骨节酸冷疼痛,四肢不温,声低,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5津亏热结证

津液亏虚,热邪内结,以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6正虚邪恋[留]证

泛指正气亏虚,痰饮、湿热、寒湿、余热等病邪留滞所反映的证候。因正虚与病邪性质的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

5.6.1气虚邪恋[留]证

泛指气虚而又有病邪留滞的证候。除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见症外,由于留滞的病邪不同而又兼有各自的特征。

5.6.2气虚毒滞[恋]证

泛指气虚而又有火毒、热毒、湿毒、虫毒等毒邪留滞的证候。除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见症外,由于留滞的毒邪不同而又兼有各自的特征。

5.6.3气虚余热证

正气亏虚而又有余热留滞,以低热不退,或夜热早凉,心烦懊憹,神疲体瘦,气短自汗,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6.4正虚毒恋证

泛指正气亏虚而又有火毒、热毒、湿毒、虫毒等毒邪留滞的证候。因毒邪的性质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

5.6.5正虚毒陷证

泛指正气亏虚,正不胜邪而致毒邪内陷,以神昏、谵语、动风、动血、气息微弱、二便失禁等为常见症的危重证候。

5.6.6阴虚邪[毒]恋证

泛指阴液亏虚而又有邪毒留滞的证候。除有低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等阴虚见症外,因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

5.6.7血虚邪[毒〕恋证

泛指血液亏虚而又有邪毒留滞所反映的证候。除有面、脸、唇、舌、甲色淡,肢体麻木,脉细等血虚见症外,由于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

5.6.8阳虚邪[毒]恋证

泛指阳气亏虚而又有邪毒留滞所反映的证候。除有畏寒肢冷喜暖,尿清便溏,舌淡胖,苔白滑等阳虚见症外,由于留滞的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

5.6.9阴虚余热证

阴液亏虚,余热未尽,以形体消瘦,低热或夜热早凉,颧红盗汗,心烦懊依,皮肤干燥,咽干口渴,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6. 10正虚脓毒证

正气亏虚,脓毒壅滞,以患处肿痛,脓液清稀,疮口久不收敛,神疲气短,烦渴,舌红苔腐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7风热血[化]燥证

风热之邪损伤阴血而化燥,形体失其濡养,以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目赤干涩痒痛,咽喉红肿干痛,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7.1寒凝阳虚证

阴寒凝滞,损伤阳气,以形寒肢冷,畏寒喜温,神疲,小便清长,大便清冷,局部冷痛,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同义词:阴盛阳虚[衰]证

5.7.2寒凝血虚证

寒邪凝滞,血液亏虚,以面色苍白紫暗,局部冷痛,形寒肢冷,或挛急不舒,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色暗,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8暑伤津气证

暑热侵袭,耗气伤津,以身热汗出,口渴多饮,心烦面赤,神疲气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脉浮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9邪热伤阴证

泛指火热、痰热等邪耗损阴津的证候。除有烦热,口渴欲饮,舌红,便于尿黄等阴津亏虚见症外,因病邪不同而又兼有各自的特征。

5.9.1血热伤阴[阴虚]证

温热病邪深入血分,耗伤阴液,以身热面红,口舌干燥,耳鸣耳聋,神疲不寐,五心烦热,脉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9.2火热[热盛]伤阴证

火热炽盛,损伤阴液,以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干,苔黄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9.3热盛伤津[耗液]证

火热炽盛,损伤津液,以发热,口渴吝饮,皮肤干瘪,眼眶凹陷,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干,苔黄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侯。

5.9.4热伤营阴证

热邪深入营血,损伤营阴,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渴欲饮,斑疹隐隐,便结尿黄,舌绛,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0痰热阴虚[伤阴]证

痰热内盛,阴液亏虚,以胸闷咳喘,吐痰黄稠,或痰粘难咯,发热口渴,五心烦热,便结尿黄,舌红苔黄厚,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1血瘀风燥[盛]证

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化燥生风,以肌肤甲错,皮肤干涩脱屑、瘙痒,或眩晕,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2余毒未清证

泛指毒邪未尽,以低热不退为主症,并因不同毒邪而症状有别。

5.12.1热毒伤血证

火热毒邪壅盛,损伤血液,以壮热口渴,便血尿血,或斑疹显露,或衄血、崩漏,便结尿黄,舌红绛,苔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2.2热[火]毒伤阴证

火热毒邪壅盛,耗伤阴液,以壮热口渴,烦燥不宁,面赤唇焦,少汗或无汗,便结尿黄,舌红绛而干,苔黄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2.3余热未清证

邪热未能彻底清除,以低热不退,或夜热早凉,心烦口渴,便结尿黄,体瘦疲乏,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2.4余毒攻窜证

泛指毒邪未尽,走散流窜,以低热不退为主症,并因毒邪及其攻窜部位的不同而症状有别。

5.12.5余毒凝滞证

泛指毒邪未尽,凝滞不散,以低热不退为主症,并因毒邪及其和凝滞部位的不同而症状有别。

5.13实中挟虚证

泛指实证中兼挟有某些虚弱的症状。

5.14邪陷正脱证

泛指邪毒内陷,而正虚欲脱,以发热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15内闭外脱证

泛指实邪内闭,而正虚欲脱,以发热,咳嗽气喘,或腹痛、里急后重,或二便不通,或心胸、脘腹绞痛,面白肢厥,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