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在贵阳的传承脉络

 太极粉丝 2013-04-05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010-05-30 11:05

太极拳在贵阳的传承脉络

太极拳在贵阳的传承脉络
祖师杨露禅——宗师杨班侯、杨健侯——杨氏第三代宗师杨少侯——杨氏第四代传人顾丽生——杨氏第五代传人池庆升等
       根据现有文字记载和口碑资料,1937年,“贵州省国术馆”在贵阳成立时,贵阳尚无人传授太极拳,太极拳最初出现在贵阳的时间,是在1938年以后。关文伟(1914~1988),广东开平人,曾拜吴鉴泉传人赵寿邨(1901~1962),邓赞群(1901~1960))和杨澄甫传人卢子苓(1914~1996)为师,颇得吴、杨两家真传。1938年,关文伟到贵阳创业,同年8月,借用“基督教青年会”场地开办“文伟太极拳社”,免费教授太极拳。因直到1945年,“贵州省国术馆”仍无专业的太极拳教官,故笔者认为“文伟太极拳社”为贵阳太极拳群众运动之滥觞。其间,关文伟曾邀请卢子苓来贵阳,但卢到贵阳后一心经商,未教过关文伟之外的任何人。1944年,杨少侯传人顾丽生(1903~1978)到贵阳市,被关文伟聘为“文伟太极拳社”的教师。自此,杨氏太极拳成为贵阳领军的太极拳种。

        1949年11月15日,贵阳市解放。1951年,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政府同意恢复太极拳教学活动。1957年8月,顾丽生作为贵州省体育代表队成员,在首届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大会上,获太极拳演练第四名。

          贵阳还有梁汉勋、杨文祥(瑞甫)、杨奉雨、王之和等武术名家,也向部分学生传授杨式(一作“氏”,下同)或吴式、孙式太极拳。梁汉勋的太极拳,师承吴全佑的弟子刘采臣,其他人师承关系待查。上列拳师均以其他拳种和功夫著称,故太极拳的成就未引起注意。解放后,特别是“三线建设”启动后,有不少省外太极拳高手支援贵州建设进入贵阳,他们在企业所在地练习和传播各式太极拳,并逐步融入贵阳的太极圈子。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省武术运动的发展,在省、市体委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顾丽生的传人积极在本市和各地、州、县(市)推广太极拳,而地方上的太极拳家授徒则不够积极。如解放前夕到贵阳的拳师王景伯(后定居兴义市),精陈式太极拳,却无传人;上海杨式太极拳家余国文,1959年迁居都匀,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教拳。因此省内太极拳培训站点的辅导员中,属顾丽生一脉者占较大比例。

        陈式太极拳在贵阳传播面逐步扩大,最初是以陈万龄传习的套路为主。20世纪80年代,陈家沟陈式太极拳通过各种途径传入贵阳,影响较大的有李觉民等人。李觉民先后在政法系统、高校和市民中展开陈式太极拳普及活动,传授陈式太极拳老架及推手技术等,2009年5月,经省体育、民政部门批准,成立“贵州觉民陈式太极拳俱乐部”,培养出不同年龄段的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上百人。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影、赵祥麟等也到外地学习陈式太极拳,回贵阳授徒。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进步,近10多年来,孙、吴、武、赵堡等太极拳在贵阳也有发展,在国家规定(竞赛)套路的主导下,贵阳的太极拳运动进入多元化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