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的启示之三:创造机遇成大事

 hllzx68 2013-04-05

曹操的启示之三:创造机遇成大事

 

经常听人说机遇这俩字,机灵的人才会遇到,我们把抓机遇的人分成三种类型:1、知道等机遇的人是常人,2、知道抢机遇的人是能人,3、善于创造机遇的人是高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会等待的人会等成奴隶,懂得创造的人才会成为主人。  
  曹操是如何创造机遇的,要从196年的夏天说起,东汉的政府临时所在地洛阳,草木萌发,鲜花盛开,经过战火洗礼的洛阳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在洛阳城的东门有个草草修葺过的小院,在朝阳的窗户底下,坐着一个人,正在奋笔疾书,这个人长得像曹操,字写的像曹操,信的落款也是曹操,这个人就是董昭,是定陶人,他本来是袁绍的地方官,怀着雄心,本想做点事,后来发现袁绍这个人志大才疏,有平台没能力,所以董昭就辞职了。  
  就到了中央政府,这里的人才多如牛毛,董昭被任命为议郎,这是一个闲散的有职无权的职务,他要模仿曹操在中央政府联络高官,搭建人脉,为曹操入住洛阳做准备。这件事我们要从当时的政治形势说起,董卓死了以后,董卓的手下两员大将,李傕、郭汜在长安就把持了政权,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远亲而近敬,小人远诽而近斗。李傕郭汜就是小人,有敌人跟敌人掐,没敌人自己掐,两个人为了争夺权力和资源就打起来了,好端端的一个长安城,就变成了战场。  
  汉献帝发现,长安不能呆了,几经周折之后就回到了洛阳。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宫殿都已经被烧毁了,人烟也没有了,百僚饥乏,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没有饭吃,饿的只能到野地里去找野生谷子和麦子,当兵的手里有刀枪就随便杀人,中央政府很悲惨,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但是诸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坐观成败。在这种情况下,董昭就动心思了,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控制中央政权的杨奉,写了封信。  
  杨奉是个军人,比较粗野,没有什么智谋。拿到这封伪造的信很高兴,他以为是曹操写的,信里说你为内主,我为外援,你有精兵,我有粮草,咱们合作就能纵横天下,在结尾还说死生契阔,相与共之。一般发誓的事都不要相信,相信了说明你比较单纯。杨奉相信了,他很单纯,就和汉献帝说,我们现在又个外援曹操,有资源有实力有忠诚,但是人微言轻地位不高,请陛下给予重用。曹操就这样被提拔为镇东将军,封了费亭侯,这样就开辟了日后曹操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这些事如果从根儿上算,全都是董昭的功劳,而董昭当时还没见过曹操呢。  
  一个成就事业,一要有能力,二要有机遇,如果机遇迟迟不来,就需要主动出击,创造机遇,曹操就有这种能力,在他的积极进取之下,一个绝佳的机遇出现了。有了董昭的推荐,曹操顺利进入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中心,这简直是天大的幸运之事。在中国的价值观里,我们认为喜欢弱者是善良,所以有人说董昭这个人趋炎附势,这背后有个规律,是两句话,相关喜欢强者,无关喜欢弱者。  
  我们现在生活在同情狼,而不是同情羊的年代,灰太狼和喜洋洋的故事,狼变成了弱者,根据无关爱弱原则,人们会天然的同情和喜爱弱者,因此我们断言很多人是同情和怜爱灰太狼的,灰太狼太不容易了,这样的受蹂躏也算是极品了。怜爱怜爱,因怜生爱,会示弱才有人爱你,人的心里是有很多,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我们就是不知不觉的受这个规律的影响。董昭也是,当年中央政府在长安的时候,曹操远在东海岸边,欺负陶谦,董昭还觉得陶谦好可怜,被打成那个样子。后来东汉中央政府到了洛阳,山东的实力派会成为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者甚至是领导者,在这种厉害相关的情况下,董昭自然就会喜欢强者。  
  所以在价值观不占主导的情况下,人们会根据有关或者无关,去选择喜欢弱者还是强者,这很正常,围绕这个规律,董昭才为曹操做贡献,帮曹操提前做工作,在董昭和杨奉等人的支持下,曹操就来到了洛阳,曹操就和董昭见了面,进行了亲切交谈,曹操就跟董昭说:今孤来此,当施何计?,大家记得,当有人给你指第一招的时候,一定还有后招,不问就耽误了。董昭就说,明公你需要迁都许昌。这里董昭提了一个观点,洛阳这个地方叫人殊意异,如果你留下来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曹操说出担心来了,他说,久闻杨奉兵精,近在梁城,就是现在开封,我要迁都许昌,他会不会从中作梗。董昭很高明的说,你的镇东将军是杨奉任命的,费亭侯也是杨奉给的。董昭说过去帮助过我们的人,将来会继续帮助我们。  
  根据这个原理,我要给大家提供一种获得别人帮助的方法,来自一个故事。说有家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政府银根紧缩借不到贷款,迫切需要有人出资金进行支持,偏偏祸不单行,关键时刻企业家病倒了,弥留之间把三个儿子叫到病床前,交代后事,说能帮助我们的贵人有三个,第一个,过去在贫苦的时候我帮助过他,有恩于他。第二个,过去给过我们好几次帮助。第三个,我们一起做过慈善事业,帮助过天下人。企业家问他们怎么办?大儿子说,第一个我们帮助过他,他一定会报恩。二儿子说,第二个帮助过我们的人会继续帮助我们。三儿子说,第三个做慈善的应该有慈善之心,应该找他。  
  企业家说按你们说的,去办吧,谁能把人请来谁接班。结果二儿子把人请来了,天使的特点就是比我们强大,而且过去一直帮我们。如果你遇到困难,去找你施过恩的人,他比你弱小,那是蚂蚁性的恩人,他不能给你提供什么帮助。所以董昭就告诉曹操,过去帮助过我们的人,将来会继续帮助我们,要找关键时刻的贵人,在董昭的策划之下,曹操终于完成了,从兖州到洛阳,又到许昌,这个人生事业的跨越。  
  我们身边不乏有本事的人,对于机遇他们一般持两种态度,一是顺其自然的等,一是积极地争取,事实证明一个有能力,并善于争取机遇的人,他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用借夫人方法,可以给自己创造很多的机遇,我们把曹操的方法总结一下,重点介绍三个:

1、借马拉车,充分利用关键人员。我们的团队有远大目标,可是没有骨干人员的时候,去借别的团队的人员。在这一点上,曹操做的很好,要入主洛阳迁都许昌,问鼎核心权力,中央政府没有一个自己的人,只有借人了,曹操借了四个人。第一个是董昭,说服杨奉任命曹操为镇东将军,使得曹操有个正式的身份,名正言顺到洛阳参与朝政。第二个是钟繇,在关键时刻提曹操说话了,李傕郭汜本来是拒绝曹操,变成厚达曹操,使得曹操始终有机会,跟皇帝进行信息沟通,跟三公九卿沟通。第三个是董承,他开始时怀疑曹操的,开始董承是不合作的拒绝态度,后来因为内部的斗争,董承也需要找一个外援,就转弯180度支持曹操了。是董承亲自签发的文件,潜召曹操入洛阳。第四个是杨奉,他把握重兵,是他同意点头,曹操才当上了镇东将军,还有来中央政府的名分。  
  这四个人当中,钟繇董承对曹操入主洛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个人的作用,我们引入经济学的规律,这个规律叫羊群效应。一旦有一只羊选定了前进的方向,坚定的往前走,所有的羊都会跟着。人一多了,就会有凑热闹的,就会有盲从的。就会有跟风的。当时中央政府的好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好多人对曹操有敌意,在这种情况就迫切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展示坚定不移的,支持曹操这种行为,才能引导大家,超这个方向扭转,当时就缺少这么一个人,董昭就主动的扮演了这个人,他的价值是无穷的,曹操就靠这四个人把他拉到了洛阳,又拉进了许昌。  
  群效应也是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2、借力打力,充分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曹操巩固兖州之后,就带着部队进驻许昌,就准备到洛阳迎接皇帝。但没想到的是,当以救世主后勤部长的身份入主东汉政府的时候,获得的居然是兵戎相见,董承就联合袁绍手下人,据险防守,不让曹操进入洛阳,现在曹操是进退两难,曹操就做了一个设计,管理学叫牛羊争草,说有只羊在吃草,牛来了也要吃草,如果羊拼命抵抗是下次,地方本来是自己,赢输都是自己受损失,如果牛威胁不到羊的生命,就让他吃点也可以。现在董承就是这只羊,东汉政府的权力,就是这块草地,董承的形势是,只要曹操不要你的命,最后损失时自己,董承没看清楚这事,但是曹操看清楚了。  
  曹操采取的第一个策略是示好,表示友善,我绝不和你玩命,绝不威胁你的利益,假如一个弱者攥着我们的宝贝,一定要面带微笑去夺这个宝贝,我不会伤害你。第二个策略是缓兵之计,董承这只羊后面。还有好几只羊,等他们自己内乱了,我就好下手了,所以曹操按住部队,向董承表示友善。没过几天董承就跟韩暹就斗起来了,董承为了找外援,就潜召曹操进洛阳,策略是有节奏的,有些事该快,有些事该慢,一个对手难斗,好几个对手好斗,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  
  3、借树开花,充分发展自己的队伍。入主洛阳以后,曹操就面临挑战了,当时东汉政府的形势是暗流涌动,山雨欲来风满楼,也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曹操下决心,在各个职位安排自己的人,这些分三类,第一类,就是从兖州带来的心腹人,代表人是荀彧和夏侯惇,这类人的特点是顺理成章,十分吃香,毫无疑问,走马上任。第二类,就是迎纳曹操的有功人员,代表人董昭和钟繇,这类人的特点是有过贡献,受过考验,初次见面,打成一片。第三类,就是主动来投靠曹操的人才,代表人荀攸和郭嘉,这类人特点是年轻力壮,培养对象,表现及时,担任要职。经过一个多月的人事变动,曹操心里开始有底了,人事变动的头绪很多,我们提醒大家注意两个人就可以了。  
  一个叫毛玠,一个叫钟繇,让毛玠掌管典选,就是选人用人,毛玠这个人以清公著称,清廉公正,这个人态度比较平和,为人比较公正,生活作风十分清廉,让他来管干部,这在人事安排上有个规律叫狗猛酒酸。在管理学上,解读就是掌管人员进出,干部选聘的岗位级别不高,但是非常重要,我们一定不能选心数不正,性格不好的人担当,如果心数不正,就会使官场藏污纳垢,如果性格不好,就会有人才流失,曹操选毛玠也是这个道理。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教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回答:人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著钱提着壶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不出去的原因啊。  
  当时给曹操做重大贡献的人是很多的,钟繇只不过是在关键时刻,替曹操说了一句好话,就为一句话曹操给了他一个重要职位,有人说过量了,其实这可以引出另一个重要规律,叫庭僚求贤,  
  齐恒公公布求贤令后,让人在宫殿面前燃起火炬,准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整整一年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应聘。这时,有一个自称精通九九算法的人,大胆拜见齐恒公,面对侍者嘲讽的口吻,他说:我用九九算法这种微小的技术见君王,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贤士们不来齐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恒公是贤明的国君,并非他们所能比拟,如果听说君连掌握九九算法的人都肯接见,那么他们必定蜂拥而至。恒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到一个月,各地贤才便云集齐国都城。高才吓人,七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屋之内必有俊士,人才是招来的,不是找来的。回报眼前人,吸引天下人;善待庸人,吸引能人。  
  招人不是找人,曹操之所以厚待钟繇,就是要以招人的模式,告诉天下人,我曹操重感情,讲信誉,珍惜人才,知道感恩。展示政策和态度,造就人员吸引力,借助以上三个策略,曹操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掌握东汉政府的权力,为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础,但是当时天下是强敌林立,诸侯众多,这些人不能坐看曹操掌握这个权力,曹操已经走上不归路,要么被人吃掉,要么吃掉别人,曹操制定了一个战略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他选的第一个对手张绣,没想到被张绣蹦掉了两颗门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次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