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邢台清河坝营镇“村财乡管”初见成效

 老梧桐 2013-04-05


专门设立的会计室、高标准的村财务档案室、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建立的资产处置中心……8月15日,笔者在清河县坝营镇采访“村财乡管”工作时,许多村民都说:“把村级财产交给镇里管理,我们心里踏实。”

过去,由于制度不完善,坝营镇各村的财务管理问题挺多,有的村干部以买办公用品的名义为吃喝报账,有的村在处置集体资产时存在“卖多报少”现象,还经常出现村民因“村财”上访事件。为把“村财”管好,从2010年起,该镇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实行“村财乡管”机制。

该镇建立了村级财产管理中心,将49个村的余存现金、村集体积累资金、补助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合法集资、处置固定资产收入、集体资产承包费等12项村级收入全部纳入集中管理,并逐村建立财务管理台账,实行一个中心集中代管“村财、村账”。同时,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对村级财务审批权限进行了明确规定:100元以下开支,由村党支部书记批准,并与村委会主任联签;100元至500元开支,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和村民主理财小组长三人联签;500元至2000元开支,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和一名群众代表四个人会签;2000元以上开支,经村两委联席会研究同意,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在提出支出申请上加盖村民主理财小组印章及村委会公章,再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超过5000元的基本建设支出,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报镇政府审批后方可予以实施。

在实施中,他们规范了村级的收支行为:村级支出事项必须取得原始发票,不准白条入账;对集体资产承包或处理等重大事项,必须实行公开招标,杜绝暗箱操作。这类收入必须使用镇里统一印制的“农村收款专用收据”,在收到资金的三日内,必须全部上缴镇管理中心专户。

此外,该镇还建立完善了群众监督机制。各村成立了3至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职责就是对本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村务决策、财务开支等事项进行民主监督。同时,统一制定了“村级财务明白卡”,每季度将村财务收支情况填入卡中,发放到村民手中,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镇管理中心每季度还对各村财务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在全镇通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质询。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

坝营镇“村财乡管”的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公款吃喝现象大大减少。现在,村干部到镇里、县里开会,下饭店一般都是自掏腰包;县、乡干部来村里办事,村干部不用公款招待,而是领到自己家里吃饭。杜绝了集体资产的流失。集体资产承包或处置等重大事项实行公开招投标后,杜绝了一些干部暗箱操作和私情交易行为。实行“村财乡管”以来,全镇累计盘活集体资产7600多万元。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近3年来,全镇49个村未发生一起因村财务问题上访事件,实现了基层的和谐稳定。(记者 张永利 通讯员 许金亭 闫秀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